五彩繽紛是大自然的本色。推動社會發展的人們也是絢麗多姿的。
義務教育與標準化考試構築了目前社會發展的堅實基礎,而高質量發展和創新驅動對人才的多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着眼於公平而設立的各類標準化考試無法實現多樣人才的篩選,而各類學科競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偏才怪才的脱穎而出。
學科競賽,往往由學會主辦,關注參賽者在某方面的特長,考察他們的學科能力。有些學科競賽,採用閉卷筆試的形式,所考察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過中考或高考,這些筆試通常採用高難度、高挑戰度的題目,篩選並獎勵對某方面知識掌握出眾的選手。有些學科競賽,圍繞項目展開,選手通過記錄項目開展的過程並展示項目的成果,反映其在某學科深入發展的潛力。而體育類、藝術類的學科競賽,對標成人的比賽,層層篩選今後參賽的苗子。然而不得不説的是,不論是哪種形式,目前本土的學科競賽大多侷限於學科之內,並不關注選手的社會責任感。在筆者參與的科學類競賽中,部分競賽的評審流於形式,變成了數論文、數專利、數獎項,不僅沒有形成選手和評委的互動,無助於培養選手的科學精神,反而助長了拜物主義,與科學的社會責任相悖。
其實,科學類競賽最需要重視選手的社會責任感。
面向高中生的科學天才獎(Science Talent Search),每年有超過1800名提交獨立研究的選手,已舉辦79年,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科學競賽。它吸引了無數的出類拔萃的年輕人,鼓勵他們探討具有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培養他們解決社會難題的必備技能。獲得2020年大獎的選手,或者基於衞星圖片成功預測了地區的穀物產量,或者優化了人工智能學習的算法,或者嘗試降低了工業氣體燃燒器的廢氣排放。
主要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國際基因工程機器大賽 (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iGEM),源自2004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合成生物學競賽,規模從當年的5支隊伍,發展到了每年超過40個國家、300支隊伍、接近6000人蔘賽。它鼓勵參賽隊伍使用生物學和工程學的理論和方法,在世界各地,解決當地的問題(Local people solving local problems all around the world)。在其官網給出的例子中,有隊伍致力於病原菌的檢測,有隊伍關注重金屬污染的檢測,還有隊伍幫助優良作物的培育,或者監控每日飲水的質量。
復旦大學自2011年開始參加iGEM,隊員主要是三年級本科生,分屬生命科學學院、基礎醫學院、數學學院等。2020年的項目關注了老年人和絕經後婦女羣體由於鈣流失導致的骨質疏鬆,提出可用在腸道定植後分泌鈣結合肽的益生菌促進人體的鈣吸收。今年,復旦大學的本科生團隊能從眾多歐美隊伍中爭得Be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act獎項、並被提名Best Education和Best Inclusivity等獎項,正體現了學校全面育人的措施,切實提升了在校生的家國情懷,使得科學項目不再侷限於實驗室內,而逐漸開始關注弱勢羣體、面向社會需求、助力可持續發展。
在指導參賽的過程中,筆者意識到,在學科競賽中,關注選手的社會責任感是切實可行的,選手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可以被評審的。
科學研究鼓勵自由探索,科學類的學科競賽勢必會鼓勵選手的探索與創新。但是,選手做什麼項目、選手為什麼做這個項目,是不能脱離其生活環境的。即使是要解決卡脖子問題的科研人員,有待解決的問題也源自國家發展的瓶頸,而非空中樓閣。在學科競賽中,首先需要建立否決性評審指標,對於明顯超出選手認知範圍、明顯超出選手所在學校可調動的資源的項目,一票否決。
其次,在學科競賽中,需要細化對項目應用前景的評審,鼓勵對選手所在環境產生正面影響的項目參賽。
在操作中,其一可以將產生影響的可能性列為指標,鼓勵已經切實應用的項目參賽;其二將預計產生影響的範圍列為指標;其三將目標對象因此獲益的程度列為指標,鼓勵切實提高目標對象幸福感的項目參賽。
再次,在學科競賽中,需要將選手與其所在環境的互動程度列為評審指標。一方面,參加競賽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記錄與項目導師互動從而推動項目的過程有助於選手對所學內容的消化吸收,也有助於選手在賽後的學習和生活。另一方面,源自選手生活環境的項目,通過選手與環境的互動,被檢驗、被改進、被充實。關於後者,2020年新南威爾士大學iGEM隊提出的使用耐熱共生藻緩解海水温度升高對珊瑚的影響的項目對筆者很有啓發。該項目的提出源自去年2月選手所在的大堡礁區域發生的五年內的第三次大範圍的珊瑚白化。團隊在項目進行中,與島礁原住民、生物多樣性保護者、海島勘探、海岸巡邏、觀光旅遊、商業捕魚等多方人士保持密切聯繫,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確保了在開放海域內引入耐熱共生藻是切實可行的,並在解決不同人士的擔心的過程不斷完善優化了項目。而且該團隊記錄的互動過程的文字、圖片及反思,為該項目及其他項目後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有助於選手長遠發展的學科競賽不僅僅應該講科學,也要關注科學的應用。選手的項目不應該侷限在實驗室內。筆者認為,在學科競賽中,關注選手的社會責任感不僅切實可行,而且是必須的;尤其是已經被納入了高校自主招生打分指標的學科競賽。社會發展不僅僅需要多樣的人才,更需要心懷社會的人。
作者:蔡亮(復旦大學教授)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丨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