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
朝鮮戰爭最終以三八線為休止符,那麼——為什麼是三八線?有人會説,這是因為志願軍和美軍經過艱難的較量,最後在三八線一帶形成勢均力敵的相持局面,可是——為什麼在這裏就勢均力敵了?
首先,三八線是志願軍的極限。
論攻擊的犀利,志願軍是朝鮮戰場當之無愧的第一。第五次戰役時,志願軍前鋒都斷糧三天了,還能一路高歌猛進,一直打到漢城以東,之前四次戰役,更是一回比一回艱苦,可是每次志願軍都能保持高昂的士氣,但是——
後勤是硬傷。志願軍越向南,補給線越長,美軍往往只需要一邊收縮防線,一邊利用空軍重點轟炸志願軍補給線,不用多久,就能讓志願軍被迫停止進攻,比如入朝的第一個月,志願軍僅有的200輛汽車就在一個月內被全部炸燬,晝伏夜出成了志願軍避免損失的唯一辦法,直到戰爭結束。
美軍有這樣的底氣,除了空軍實力雄厚以外,還因為北朝鮮的所有公路,基本上都是日據時期修的,日本投降後,美軍在日本找到了有關朝鮮公路和鐵路的全部詳細資料,這就等於志願軍不管在哪條路上運物資,對於美軍來説,都不是秘密,儘管北朝鮮山地眾多,地形複雜,美軍飛機仍然可以準確定位,最高可以把75%的志願軍軍需物資炸燬在半路上。這種窘迫的現實直到朝鮮戰爭結束,也沒有明顯改善,只能通過螞蟻搬家一樣的積累,積蓄一定數量的物資供前線消耗,而這種後勤補給方式,無疑只適合防守,不適合進攻,經過幾年的試探,三八線是志願軍後勤補給的極限,再向南發展,就算能贏,也只是“創業容易守業難”的尷尬現狀。其次,美軍的無奈。很多美軍老兵回憶起北朝鮮時,都會不約而同地説,那是個糟糕的地方,山很多,公路有不少是忽上忽下,一邊是懸崖,一邊是深淵,稍不注意就會發生災難,平地很少……
這種地形無疑十分不適合機械化部隊行軍作戰。假如李奇微敢於像德軍一樣,把裝甲部隊和空軍結合,不計成本地穿插於志願軍的後方和前線之間,很快就可以把志願軍撕成碎片,甚至還可以設一個大包圍圈,把幾十萬志願軍都裝在裏面,他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資本,可他不敢這麼做。
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傷亡數字。美國不管在哪一次戰爭中,傷亡數字都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話題,這種大規模的穿插作戰無疑會導致傷亡數字直線上升,物資的損失也將是天文數字,到了1951年,美國國內反戰的浪潮就已經讓白宮壓力倍增了,如果傷亡數字再刺激到美國民眾的神經,再輝煌的勝利也會給李奇微帶來滅頂之災,白宮也不會同意他這麼做。所以,在第五次戰役時,李奇微沒有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使用這樣的戰術,而是使出了美軍最擅長的平行推進戰術,始終咬着志願軍的後衞,不停地與其進行小規模接觸,卻又不死打硬拼,結果造成志願軍老兵錯誤地認為美軍不能打,怕死,殊不知在這樣的小規模接觸中,志願軍的彈藥和有生力量都在急劇消耗,而美軍空軍正加緊轟炸志願軍後勤補給線,可以説,有戰果,又減少傷亡,還可以讓志願軍的撤退狀態始終保持混亂,很難在行進中恢復建制。在這樣的打擊下,志願軍退到三八線時,不少部隊的官兵連子彈都打光了,火炮都不得不炸燬,丟棄,要不是在鐵原,63軍以傷亡過三分之二的代價頂住了美軍繼續逼近,為兄弟部隊留下了修整的時間,美軍沒準真的就平推到鴨綠江了。可是,一旦越過三八線,志願軍的後勤補給線縮短,志願軍得到補給也會更加及時,美軍不敢打穿插,志願軍敢,一旦得到了足夠的物資補充,對美軍的打擊力度也會增加,更主要的是,越接近鴨綠江,志願軍空軍就越能發揮自己的戰鬥力,當天空不再只屬於美軍,那裝甲部隊的噩夢就來了。
與此同時,美軍的補給線變長,也給了志願軍更多的發揮餘地,在游擊戰中打熬出來的部隊幹這個可是拿手戲。其實三八線並不是志願軍理想的防守地帶,它也不是美軍希望的極限,但雙方都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結果,算是戰爭的無奈吧,你可以以自己所想的方式進行近乎完美的開局,但是結果會怎樣,沒人能預料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