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凡是都講究名正言順,做事情呢也喜歡圖個吉利,起名字如此,給國家取名字更是如此,所以歷代帝王或者英雄豪傑對於自己建立的政權的國號非常重視,取得好就能流芳百世,取得不好會短命而夭(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些都是封建迷信了),取得好的不少,不如周、漢、唐、明、清,都是國祚超過上百年的大一統王朝。
當然,取得不好的例子也不少,比如這個漢字,以這個字為國號的政權真的不少,但是這些國家要麼不能享受較長的國祚,要麼即使長久卻不能成為一個一統的王朝,總之這個字好像被下了詛咒,這個字就是——吳。
周朝吳國
最早以“吳”為國號的國家是西周時期的吳國,當時還是商朝末年,那個時候周王室還只是西部的一個部落,部落的頭領古公檀父(周太王)有三個兒子,泰伯、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季歷有個兒子特別聰明,叫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泰伯和仲雍知道自己的父親特別喜歡這個聰明的孫子,所以他們二人為了讓姬昌能夠順利的繼位主動選擇了離開,他們二人離開周部落的領地,來到了東南部的蠻荒之地——就是今天的蘇州、無錫一帶,二人在此地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以“吳”為國號,被稱為句吳。
後來,在周武王打敗商紂王建立西周之後,尋找到了泰伯和仲雍的後人,依然將此地封為吳國,由他們的後人周章繼續統治,還將另一支分封到中原的土地上,這就是虞國。
在之後的春秋戰國中,吳國在闔閭與夫差的時期達到了鼎盛,成了春秋一霸,將旁邊的鄰居越國湊得夠嗆,只可惜最後吳國被卧薪嚐膽的勾踐用西施美人計滅了國。一代霸主,落得個悽慘收場。
三國東吳(公元229年到280年)
説到東吳,恐怕看文章的人無人不曉了,誰不知道老少皆知的《三國演義》中的三國之一——東吳?
東吳,又稱孫吳,是孫權在父兄的基業基礎上建立的政權,孫權之前受封吳王,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吳國正式建立,與之前建立的曹魏和蜀漢政權正式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
孫吳佔據江南一帶,之後又向南發展,將疆域擴大到東南和兩廣一帶,還將越南北部納入國土之中,也與台灣產生過交流,東吳對江南一帶的經濟發展和思想開化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為中國經濟中心難移做了一定的準備。
然而,吳國最終也逃脱不了被消滅的命運,司馬氏篡魏之後,消滅了蜀漢政權,吳國獨木難支,最終被晉朝消滅,三家歸晉,東吳立國52年,不僅沒有統一中國,甚至連國祚都不足百年。
五代十國南吳(公元902年-937年)
五代十國時期的吳國是由唐末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由藩鎮割據而演變成的國家,唐末藩鎮割據,楊行密割據江淮一代,被拜為淮南節度使,之後又不斷攻取周邊土地,最終建立了一個橫跨長江的國家,領土包括今天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是僅次於北方政權的第二大國家。
但是,南吳雖然地盤比較大,但是國家政權一直掌握在權臣徐温家族的手上,楊氏不過是傀儡而已,之後楊氏被徐温的義子徐知誥廢掉,徐知誥自己做了皇帝,他就是李昇,建立的國家叫做南唐。
南吳命更短,只有短短的36年。
張吳(公元1363到1367年)
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在蘇州建立了一個國家,起初他自稱周王,後來又稱吳王,史稱張吳或者東吳(區別於明朝的前身,朱元璋在南京建立的西吳)。
張士誠是鹽工出身,一説是販私鹽出身,不堪元朝暴政,發動起義,據有泰州、高郵等江北重鎮,成了亂世中割據的梟雄,但是張士誠為人不思進取,小富即安,在朱元璋和陳友諒纏鬥時無所作為,最終被取勝的朱元璋回師消滅了。
張士誠為自己的國家取了“吳”的國號,最終國家之堅持了五年,張士誠想守一隅之地而不得。
西吳(明朝前身)(公元1364年-1368年)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前,採納了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元末亂世中朱元璋默默的積攢着自己的實力,擴大着自己的地盤,在陳友諒和張士誠等人先後稱帝之後也不着急稱王,避免自己成為元朝政府打擊的對象。
事實證明,這個策略十分成功,朱元璋在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夾擊之中也能夠生存下來,而且最終消滅了統一天下的這兩個最大對手,笑到了最後,建立了明朝。
在建立明朝之前,朱元璋於1364年在南京稱王,因為南京是孫吳的故都,所以朱元璋自稱吳王,史稱西吳,雖然朱元璋最終統一了天下,但是卻將國號從“吳”改成“明”,最終吳並沒有成為一統天下並享有幾百年國祚的國號,也許“吳”真的沒有這個命。
縱觀歷史,以吳為國號的國家從來沒有統一過全國,而且絕大部分命都比較短,只是割據一方的諸侯罷了,也許“吳”真的是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