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阿力米熱
上一代人在年輕的時候,夢想是購置冰箱彩電洗衣機,好讓自己從繁重的日常勞作中解放出來。這一屆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他們有着完全不同的時代色彩。
2020年6月,陳陶大學畢業,扣除五險一金之後,月薪還剩6000多塊,這筆錢要包裹她一個月的開支,包括衣食住行和必要的社交。
於是,6000多元就成了她慾望的對手。
上學的時候,陳陶買東西極其講究,衣服和包包是門面,所以不能是雜牌,即便不是大牌,至少也得跟獨立設計師掛鈎;保健品、彩妝、這類物品要用在臉上,所以更沒有含糊的理由,貴或許不安全,但國際知名品牌至少靠譜。
精緻的實體店,極易勾引出人的消費慾望 圖源:時代週報 黎廣
比如,一支愛馬仕的潤唇膏五百元起步,一套保健品,綜合維生素、魚油、葡萄籽、纖體丸、睡眠軟糖,一樣不落算下來也要上千元。雖然知名品牌的護膚品、保健品不是靈丹妙藥,也沒有宣傳的效果那麼好,但有效的心理安慰劑,對陳陶的執念有着中和作用。
6000真的變成一個掣肘。工作以後,陳陶的消費慾望被拉扯進了現實,她不得不和自己的過去告別,和那些大牌告別,如今,她開始用性價比來衡量自己對一件商品的需求。
比如她會認為,倘若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打折降價,即便是知名品牌,買回去也難以真心喜歡,而喜歡的東西越來越注重功能性和所屬的文化圈層,比如她不再用大牌標榜自己過着無憂無慮的大學生活,而是用款式,找到自己的品味特性。
這不是個案,而是當下年輕人消費的時代特性。
從“野性”到“理性”
不同於普遍盛行的消費主義,近年來,從身處象牙塔的學生到自行支配財務的上班族,紛紛開始奉行“極簡主義”。
今年雙11大促,面對各種打折、滿減、秒殺的誘惑,曾經不惜一擲千金,購物後“剁手”的王敏,如今更多地是開始無動於衷,每天三問自己:真的需要嗎?適合我嗎?有替代品嗎?
過去每年大促必買的護膚品、衣服,鞋子,包包,以及買了落灰的豆漿機、榨汁機、尤克里裏等今年幾乎都被她踢出了購物清單。
王敏坦言,與往年美妝、衣服、日用、家電等各個品類能買盡買,一共花出去一兩萬相比,今年她要收斂得多,“辦了一張健身房年卡,買了金融投資學課程,在1688上買了幾件舒適的毛衣,只有這些”。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在她的記憶裏,以前購物的時候,會覺得無論是衣服、鞋子還是日常的生活用品,一定要買所謂的大牌,要儘可能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才能凸顯出自己的品味。“比如,我以前做飯的時候,很注重烹飪用的鍋具、餐具是否上檔次,就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選擇最高價格,將近兩千元的意大利原裝不粘鍋,買起來鎮定自若,反而不在意烹飪出來的味道如何。”
但久而久之,這種情況越來越甚,王敏發現這樣的舉動偏離了生活的本質,比如那口不粘鍋,除了在使用時給她帶來一點滿足感以外,並沒有讓她開始頻繁地做菜,甚至對廚藝也沒有半點提升。“我就不信那些大排檔的師傅,是用這樣的鍋炒出人間美味的,所以提升自己才是根本。”
王敏逐漸意識到,不斷地消費,會刺激自己即時滿足的慾望,當這種慾望越來越容易得到和膨脹,就會用更大的消費來滿足,但這反而會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感到空虛,因為消費帶來的滿足感是即時和短暫的。“要逃離那樣的魔咒,就需要回歸自己內心,看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想要什麼,究竟是為了慾望而消費,還是為了生活而消費。”
因此,王敏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從服裝、出行等生活消費上縮減支出,點外賣時精挑細選、勾選小份菜;買化妝品就尋找平替和小樣;寧願花兩千塊錢買網課學烹飪,也不會把錢用在買鍋具。
王敏只是萬千年輕人中的一個縮影,這種通過自我增值、重新認知自我,以獲得更高回報和羣體認同的生活方式,正在中國新一代消費者心裏慢慢發酵。
曾經人們用消費標榜自己的價值,如今的年輕人用消費找到自己的圈層 圖源:時代週報 黎廣
這是當代年輕人避免陷入消費陷阱的另一種方式——不再用商品來標籤自己,而是“進化”到共享階段。
從自我覺醒到改變人生
日本學者三浦展早些年通過研究日本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的更迭,寫下了《第四消費社會》,在他的定義裏,進化到這個階段的年輕人,整個生活從豪華奢侈變為簡單,對品牌的講究也變低了。
他們在消費上經歷了消費快感的失落,以及被各種商品所包圍的孤獨,進而希望用另一種方式,通過彼此之間進行交流,形成社區,用更個性和更有內涵的方式,滿足自己多重身份的自我,獲得從商品消費中無法收穫的快感。
而在第三消費社會里,人們用商品來定義自己,以形成自我價值,比如擁有了某個限量款的包,某件時尚單品,但一次獲得的標籤不外乎是:某個穿戴奢侈品的一類人。
這些特點就反應出一個普遍現象,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大轉變,年輕人的消費正在趨向於理性。他們擁有獨立選擇權,傾向更快捷,更舒適,性價比,這是消費成熟的一個表現,既能夠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求的商品和服務,又擁有低門檻被人們普遍接受的優勢。
根據樂信研究院的一份調研顯示,超過4成的年輕人在消費決策上,試圖少買點,買好點;也有接近4成的消費者坦然表示,消費決定會比之前更加慎重。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樂信研究院的報告也顯示,在年輕人的大額支出中,手機和奢侈品這類的消費激情正在消退,而基本生活用度、工作學習、技能培訓、運動健康這一類的消費的比例正在變大。
這個趨勢,折射在了陳陶和王敏身上,她們試圖改變自己人生走向的一個羣體、不單純地以滿足物慾消費為目的、試圖分享信息,即便面臨着收入水平滿足不了消費需求的經濟壓力,但也會確保每次購物都正確合理,所買東西都是物有所值。
這背後是自我頓悟,自我改變和自我昇華,他們拒絕將消費當成生活為數不多的快樂,而是在有度的消費中,讓自我回歸生活世界,簡單、自然而又美好的生活,並在“極簡消費”圈子裏也找到了自己相對舒適的位置。
捐出一年穿不到三次的服飾、精簡掉躺在家裏“吃灰”的物品、用平價代替大牌、買衣服要等到打折季、刪減例行公事式的無效社交、健身不一定要去健身房,家裏跟着練效果都一樣……
“花錢理由千千萬,貴不貴沒關係,值不值才是最重要。我想這些消費觀念的轉變,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開始掙錢了以後,知道錢來得不容易。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我開始規劃未來,懂得了精神的富足,才能夠給到自己足夠的安全感。”王敏説道。
(注:陳陶和王敏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