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以後,聯合東吳孫權在赤壁之戰大財曹操。形成三國鼎立,奪荊州、益州、漢中;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劉禪繼位以後前後五次北伐中原,諸葛亮為蜀漢政權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第一位劉封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劉封本是羅侯寇氏的兒子,當然劉備投靠荊州劉表後,因為劉備沒有兒子,便收養劉封為養子。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受劉璋的邀請,到蜀抵禦張魯,劉備到了葭萌以後,便於劉璋決裂,劉備便讓諸葛亮等入蜀。

《三國志·劉封傳》:時封年二十餘,有武藝,氣力過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益州既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帶領劉封攻漢中,曹操率大軍來援,劉備在山頭,派劉封向曹操挑戰,《魏略》記載:太祖罵曰:“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黃鬚來,令擊之。”曹操派曹彰來對付劉封,曹彰沒到,曹操就撤軍了。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佔領漢中,派孟達攻佔房陵,又派孟達進攻上庸,劉備擔心孟達不能取勝,派劉封去漢中統領孟達的軍隊,《三國志·劉封傳》:先主加耽徵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員鄉侯如故,以耽弟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遷封為副軍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圍襄樊,多次讓劉封、孟達派兵相助,《三國志·劉封傳》記載:“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先主恨之。”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孟達和劉封有分歧,劉封奪取了孟達的樂隊,孟達害怕劉備治罪,一邊給劉備寫告辭信,一邊率領部下投降曹魏。孟達投降以後,便寫信給劉封,讓劉封投降,但是被劉封拒絕。

由於申耽、申儀兩兄弟背叛,劉封被孟達擊敗。《三國志·劉封傳》: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三國志》的記載是諸葛亮怕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害怕控制不了劉封,在加上劉封因為沒有救關羽而心生怨恨。最後劉封自裁,諸葛亮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原因,劉封的勢力是在劉禪之上的,劉封對上庸的影響非常大。

失去了劉封就等於失去了上庸,《三國志·劉封傳》記載:“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河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眾降,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是劉封佔領了上庸,諸葛亮後期北伐的時候,因為上庸丟失,導致蜀國很難和吳國進行合作,最終導致北伐失敗。

第二位馬謖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馬謖是蜀漢侍中馬良的弟弟,馬謖最早的時候以荊州從事的身份跟劉備入蜀,《三國志》對馬謖的描述為:“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建興三年(225年),諸葛亮率兵討伐雍闓,馬謖送了諸葛亮數十里,諸葛亮詢問馬謖的建議,《資治通鑑》記載:“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諸葛亮採納了馬謖的建議,諸葛亮斬殺了雍闓,按照馬謖的建議赦免孟獲,使南中人心歸服。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出兵祁山北伐魏國,很多人建議魏延、吳壹當先鋒,《三國志》記載:“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馬謖卻違背了諸葛亮的作戰部署,放棄水源將部隊駐紮在南山上,王平勸阻,馬謖就是不聽”。

結果張郃斷絕馬謖取水的道路,發動進攻大敗馬謖。《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五·諸葛亮傳第五》: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在《三國演義》當中就是著名的“揮淚斬馬謖”。

當時馬謖被斬的時候才三十九歲,斬馬謖讓蜀漢又損失一個人才,放眼全局來看,如果當時諸葛亮不殺馬謖,把馬謖留給姜維,讓馬謖為姜維出謀劃策,即便是不幫姜維出謀劃策,留下了為劉禪服務也是好的。

如果諸葛亮勸劉備殺劉封,就能保住上庸,諸葛亮北伐就會很順利;如果諸葛亮留着馬謖,讓馬謖發揮他的才能,或許姜維能統一,馬謖沒有上過戰場,缺少實戰經驗,完全可以在歷練歷練。如果馬謖和劉封在的話,諸葛亮或者姜維能夠統一嗎?歡迎大家留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95 字。

轉載請註明: 諸葛亮最不該殺的兩員大將,無論誰活下來,蜀漢都有機會統一三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