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我國史上一直有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説法,所以在古代無論是女子還是男子都保留着自己的頭髮,清朝的男人就有着很長的辮子。
事實上清軍初入中原時,曾頒發了剃髮令,命令所有佔領區的平民都要剃掉一部分頭髮,只留一個長辮,若有人不遵從法令,就處以死刑。也就是説那些選擇投降的明朝人也必須要剃掉頭髮來證明自己臣服。
清朝人男人的辮子多久洗一次?這個問題大概是很難找出標準答案的。這就好比現代有的人一天一洗,有的人三天一洗,都屬於個人習慣問題,只是放在古人身上,往往會因為古代缺乏現代性的洗髮品,而令人充滿了不太友好的遐想。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古人對頭髮和身體的重視程度,已經上升到了孝道的高度,而“孝”是古代社會道德觀裏面僅次於“忠”。如此重視“髮膚”,那麼自然就必然會對其認真保護。
清軍建立了清朝,普通平民必須剃掉一部分頭髮,只留下辮子。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不遵守規定的人都將受到叛亂的懲罰。
在這種赤裸裸的死亡威脅之下,滿清政府終於統一了全國發型,每一個男人腦袋後面都垂着一根長長的豬尾巴。因此,生活在清代的人們,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會有辮子。
清朝男子由於長時間不洗頭髮,頭髮上很容易長蝨子,到了夏天,人們很容易出汗,辮子中還夾雜了亂七八糟的物質,難免會散發出一股酸臭味,成了名副其實的"髒辮"。
這樣的髮型梳理起來非常麻煩,每次洗頭髮之前需要慢慢的揭開,洗好之後,因為到那時候又沒有吹風機,所以只能慢慢的等待晾乾,晾乾之後再重新編成辮子,其中部分過程需要有人幫忙才可以完成。
那些普通老百姓由於每天都要忙於自己的生計,沒有這份閒心思,也沒有這個時間去打理自己那根又粗又長的辮子,反正再髒再臭總不會毒死人。
不僅如此,這些人通常都是體力勞動者,每天渾身上下都會產生大量的汗水。頭部也不例外,久而久之,這些頭髮,就變成了藏污納垢之所,上面充滿了污漬,這些東西再加上汗水的加成,這股味道簡直是太酸爽了。
而清朝人的辮子,是經歷了三個時間轉變,從金錢鼠辮到豬尾辮,再到後來的牛尾辮。清朝人入關之前,都是金錢鼠辮,這種辮子又細又長,相傳可以穿過銅錢的中心。後來發展到了豬尾辮,也只是加大了在後腦勺的髮量,辮子沒有變化。
所以,清朝的前中期,辮子的頭髮都是十分稀少的,很容易清洗,洗頭的頻率應該也會增加。直到變成了牛尾辮,人們的頭髮多了,洗頭太麻煩,才漸漸不怎麼洗頭了。
清朝的男同胞們多久洗一次頭呢?關於這個問題,引起了許多外國人的關注,有一個英國的傳教士專門對此進行了記載。這位英國傳教士用了令人作嘔,這樣的詞彙來形容清朝男性的那根豬尾巴。
英國人尚未用鴉片攻入我國市場之前,他們是先派了傳教士進入我國,在我國進行基督教的傳播,其中他就在我國發現了一個令他十分不解的事情,這件事情就是清朝的男子為什麼都要留着長長的大辮子?
而且普通老百姓還不經常洗頭,他把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全部都記錄在案,其中他對於清朝男子大辮子的氣味,描述的極為詳細,比喻令人作嘔。
在古代的時候,清朝的男子除非是有錢人或者是貴族,否則的話,普通老百姓一年洗頭都不會超過五次。
這位英國傳教士,他説我們國家的女人都是三寸小腳,在女孩很小的時候,他父母就給他穿上了三寸金蓮鞋,而且即便是腳長大了也不讓他脱,即便是女孩子哭着喊着都不行。
而且他還經常看到很多普通清朝老百姓不洗頭,於是在大街上遇到這些人,都能夠聞到濃濃的一股老鼠屎的味道,真的是惡臭撲鼻。
為了體驗辮子的生活,他還特別留着長髮,讓人們做短辮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清朝男人的辮子,達官貴人會隔一段時間清洗頭髮,但平民百姓幾乎是不洗頭的,看上去他的頭髮上爬滿了蝨子,味道更是難以形容,遠遠聞上去都有一股令人作嘔的味道,聞到那種味道,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實際上,英國傳教士來得晚,沒趕上好時候,如果再能早個幾百年來到清朝,也許就不是這種場面。
那古人是怎麼洗頭的呢?最開始就是用水,輕輕揉搓一下。漸漸地,他們發現光用水,沒辦法清潔頭髮上的油污,就有了皂莢和草木灰。但即便是這樣,洗頭這件事對於清朝人來説,也是十分少見的事情。
事實上,古代沒有現代科技先進,所以什麼洗髮水、營養素的東西,在古代都是沒有的。不過話説回來,如果是你,你會多久洗一次頭髮呢?
現在我們兩天不洗頭髮,頭髮就會變油,還有很多頭皮屑,感到頭皮癢,而清人一個月才洗一次頭髮,他們必定也是有苦難言,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