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產業工人發展通道,增強職業吸引力

產業工人隊伍是我國勞動力市場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發展實體經濟的核心依靠。疫情使我國實體經濟受到一定衝擊。但令人不解的是,一方面,許多企業在招工時面臨着“招工難”的困境,另一方面,還有大量新增勞動力以及大學應屆畢業生要面對“就業難”的困擾。這種勞動力市場非正常現象,凸顯的不僅是勞動力市場的自身缺陷,也對當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提出更為急迫的要求。

近年來,我國勞動力市場中出現的“招工難”現象不斷蔓延,從最初的東南沿海已經延伸到全國各地。特別是在製造業企業中,許多企業都被常年的用工短缺問題所困擾。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固然與勞動年齡人口數量逐年減少有關,更重要的是,跟其他一些職業相比,不少工人崗位缺乏吸引力,不僅表現在工資待遇相對較低,還表現在職業發展通道狹窄,上升空間不大。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一線產業工人的職業吸引力受到影響。正因如此,有人發出了今後“誰來當工人”的疑問。

從管理學角度來看,職業發展通道指的是一個員工的職業發展階梯規劃。對於企業來説,可以更加了解員工的潛能;對員工來説,可以更加專注於自身未來的發展方向併為之努力。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個體在解決了基本温飽問題之後,人生髮展將成為重要的追求目標。因此,如果能給員工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員工的生產積極性,還更容易在勞動力市場中招到優秀的員工,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無疑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眼下一些企業對員工的職業發展需求重視不夠。比如一些企業中員工的職業發展前景不清晰,缺乏明確的描述和劃分。一些企業員工的職業發展渠道狹窄並且單一,作為普通工人,只能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最高到高級技師,這種職業規劃不要求學歷。但這種狹窄的職業階梯,導致部分工人感覺職業前景黯淡,缺乏主動進取和創新精神,認為幹得再好也改變不了工人身份。

而另一些員工則走的是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這條道路,這種職業規劃一般要求一定的學歷和理論知識,再加上一定的管理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兩種職業規劃不能互通,這就使得工人想要變身管理者困難重重,而管理人員希望獲得職業技能資格或者專門從事技術工作,也同樣不容易。不僅如此,工人技師的待遇與工程師的待遇也存在着明顯區別。

為打破產業工人身份固化的藩籬,一段時間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應的政策,進行了積極的探索。2018年11月,人社部出台了《關於在技術領域實現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意見》,努力拓寬人才發展空間,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促進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融合發展。一些企業也開始了試點,取得明顯效果,工人創新的積極性被有效激發,薪酬待遇等方面也隨之有所提高。

概括來説,要破解“誰來當工人”的難題,就要進一步暢通產業工人的職業發展通道,逐步打破職業發展中遇到的“獨木橋”和“天花板”現象,讓每名工人都清晰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同時,大力鼓勵工人結合自身特點鑽研專業技術技能,讓在狀態、有能力、出成績的員工有施展才華的平台,享有發展的通道和相應的薪酬待遇,全面調動工人立足崗位成才的積極性。

事實上,只有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通道拓寬,才會有效提高工人在社會評價中的地位,從而使產業工人成為勞動力市場中比較有吸引力的職業,也才能吸引更多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高素質人才向產業工人隊伍集聚。這對於提升產業工人隊伍素質和地位,緩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將起到“一箭雙鵰”的功效。

(作者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9 字。

轉載請註明: 暢通產業工人發展通道,增強職業吸引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