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政協提案活動讓青年理性看社會

  編者按

  為引導廣大青少年瞭解我國政治制度,有序參與政治生活,在實踐中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增強制度自信,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秘書處聯合開展2021年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徵集活動,現特刊發各地團組織在開展這一活動中的經驗做法。

  ——————————

  當社交媒體上不時出現“當代空巢青年”的相關討論時,廣西玉林師範學院政法學院行政管理專業兩名大一學生黃小宇、蔣思雯把視角轉向了農村“空巢老人”——他們大都生活在偏遠鄉村,面臨獨守耕田空房或健康保障不足的處境。

  日前,黃小宇、蔣思雯撰寫的《關於改善農村空巢老人處境的提案》在2021年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徵集活動中榮獲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少年模擬提案一等獎。

  玉林師範學院團委書記範良辰介紹,該校共有300餘名師生參與此次活動,共提交119份模擬提案。為鼓勵學生參與活動,學校將模擬提案活動與大學生“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有效結合,參與學生獲得“校園文化活動”類別加分激勵。

  “我們一直就是在鄉村裏面長大的孩子。”蔣思雯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來自桂林市全州縣廟頭鎮白果村委岔崗村,對農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問題深有感觸。

  她發現,外公習慣坐在家門口,聽見有摩托車、汽車經過的聲音,就會拄着枴杖走出去看是誰來了。外婆生病住院的時候,家裏的電視從早到晚保持常亮的狀態。蔣思雯問外公能不能看懂電視節目在講什麼,外公答“就聽點聲響,感覺一個人在房子裏沒那麼寂寞”。

  讀寄宿高中期間,每到半個月一次的假期蔣思雯總會回農村老家看看。有的老人拿着手機找上門,請她幫忙打電話給兒子。在老人眼裏,接聽電話簡單,但撥號很難。“我有時候想,如果村裏的獨居老人突發疾病,又不會打電話求助,那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了。”蔣思雯説。

  自小在玉林市容縣縣底鎮古長村長大的黃小宇也見過不少空巢老人,她的鄰居奶奶常吃自家產的蔬菜和蛋,很少外出買菜,生了病就找一些偏方草藥吃。“我特別想去改變或者改善一下他們的狀況,正好有這個政協提案活動,我就特別想去參與,去反映。”

  今年9月,玉林師範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何鵬舉聽到黃小宇和蔣思雯兩名大一新生的想法後,擔心兩人難以把握基層狀況,“心裏有點忐忑”,同時,鼓勵兩人多參與,多關注,到學校附近的村落走訪,再結合自己家鄉的實際情況完善提案。

  學校東校區地處郊區,大一軍訓期間,黃小宇和蔣思雯利用午休時間走出校門,和不同的郊區居民、村民訪談。奶茶店的小妹、賣糯米飯的阿姨、擺地攤的叔叔和保潔工人等都曾當過黃小宇和蔣思雯訪談錄像的主角。每完成一次調研回到宿舍後,黃小宇和蔣思雯都要把訪談錄像反覆回放,認真記錄視頻中有建設性的內容。

  問題從農村中來,建議也從農村中來。兩人發現,“新農合”是調研過程中被提及的高頻詞。有位婦女曾反映,當地新農合繳費額從每年10元漲到每年320元,這對農民來説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然而,高額的新農合卻面臨“村裏小診所不能用,城裏大醫院太麻煩”的問題。

  為此,黃小宇和蔣思雯通過“線下走訪+網絡問卷”的形式蒐集村民意見和建議,並形成了最終的書面提案。提案寫道,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廣西鄉村人口較2010年減少465.21萬人,大量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外流,“農村先老”問題越來越嚴重。

  兩人建議,加強對廣大農村地區的財政投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讓農村人留在農村有出路;加強基層幹部建設,發揮好帶頭作用,積極爭取地方財政投入以加強老人休閒設施建設,全心全意為羣眾排憂解難。

  範良辰告訴記者,開展青少年模擬政協提案徵集活動有利於青年瞭解國情社情,為未來有志於服務基層的學生提供實踐平台和機會。大約10年前,學校就開始組織青年學生到周邊地市及鄉鎮進行暑期掛職,與當地工作人員同吃同住同工作,“學生們一直都很熱衷去參與國家的社會治理工作,有些學生到了服務窗口,有些進了部門辦公室,有些直接跟着第一書記駐村去了。”

  “以前我覺得書上寫的‘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好像很容易,但是真正調研後我發現,要統籌好每個羣體的意願是不容易的。”蔣思雯説,通過參與這次模擬政協提案的活動,她更加認識到黨和政府能把國家建設得這麼好是多麼不容易,今後,她會用更理性的心態去看待社會治理中的不足之處。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見習記者 尹希寧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40 字。

轉載請註明: 模擬政協提案活動讓青年理性看社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