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偽裝者》中的明樓因為演員靳東的出色演繹引發大家關注,另外他的多重身份撲朔迷離,好多人表示看不懂。如果不是電視中一一解析,大家肯定更看不懂這些在各種場合遊刃有餘的間諜了。
其實,明樓本人是有歷史原型的,他就是有着中共情報史上絕無僅有的五重間諜身份的袁殊。都説千人千面,此一人便有千面。
袁殊出生於清朝宣統三年,8歲時隨母親來到上海投奔父親袁曉嵐。袁殊原名袁學易,五卅運動爆發後改名為袁殊。
1931年10月,袁殊成為一名地下情報人員,開始參加情報收集工作。直到抗戰勝利之時,袁殊利用自己的自身優勢成功打入敵人內部,擁有多重身份,多方面收集情報,為我國的革命事業提供了許多非常有價值的重要情報,可以説他是加速了抗戰勝利的重要人物之一。
可是袁殊到底如何成功擁有五個身份,扮演着截然不同的五個身份的呢?其中過程諜戰專家都很好奇。
一、幼年曆經坎坷
袁殊出生於河北蘄春一户沒落的官宦人家,父親袁曉嵐年輕時就加入了同盟會,為革命散盡家產。袁殊的母親出身於巨賈之家,夫家沒落之後,不得不靠着孃家資助和典當物品生活。
袁殊(當時還是袁學易)8歲隨母親到上海投奔父親,父親對他們十分冷落,並沒有擔起養育的責任。後來,母親帶着他們以教書為生,兄弟倆靠賣大餅油條,幫人擦鞋擦老虎灶幫母親貼補家用,生活十分艱辛。
也許是幼年生活不易,見識過太多的人和事,袁殊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逢場作戲的本事,這為他之後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提供了非常有用的經驗。
好在,父親袁曉嵐十分注重兩個孩子的學習問題,並託人把他們送到上海立達學園學習。在此期間他加入了“黑色青年”團體,並參與了五卅運動的大遊行,改名袁殊。
1929年到日本學習新聞學,並接觸到了新的進步思想。回國後積極投身革命,堅信當時的中國會一舉改變落後、貧窮和不公的現實。
但是,事實並不是想象中那樣,四一二事變、馬日政變之後,袁殊陷入迷茫的狀態,對當時的政府不再抱希望,並幻想着可以文學救國,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後來,他創辦了報刊,用來闡述、傳播進步思想,他的行為引起了中央特科的注意,並派人發展他加入了中央特科,這也是袁殊的第一個身份,也是最重的一個身份,這個身份伴隨其一生——那就是革命的先行者。
二、投身革命成情報大王
加入中央特科之後,按照上級指示,袁殊通過表兄賈伯濤的介紹,結識了上海市社會局長、中統頭目吳醒亞,併成功打入中統內部,有了第二重身份。
後來,袁殊在吳醒亞的提拔下,成為新聲通訊社的記者,並利用記者的身份瞭解和結識了日本駐滬領事館副領事巖井英一,成功打入日方情報機構,至此,袁殊已經是三重身份了。
此時,袁殊利用自己的優勢,團結一批新聞工作者為中共事業奔走,支持抗戰事業。1935年,袁殊因“怪西人案”被捕入獄,身份暴露。但是,袁殊很快叛變自首,使得著名電影女演員王瑩被捕入獄,但二人除了承認自己是“中統”的內情外其餘一概不説。
有關部門從他們口中並沒有得到有價值的信息,再加上顧慮到袁殊和吳醒亞以及日本人的關係,最後袁殊只是被判服刑兩年零六個月。後經多方營救於八個月後出獄,出獄後,組織決定派他去日本留學,同時不間斷和巖井之間的聯繫,以繼續獲取日方情報。
1937年4月,為了開拓情報來源,以及加強對自身的保護,袁殊利用手中關係加入了一個大幫派,並在幫派內位置頗高,這個大幫派就是大名鼎鼎的青洪幫。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袁殊又被戴笠看中,成為軍統上海區國際情報組的主要成員。至此,袁殊的身份有,軍統、中統、青洪幫、日偽,加上真實身份中共情報員,已經是五重身份了。
從此,袁殊通過各種關係,大量獲取日本情報,為我軍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情報。期間還多次參與我方被俘人士的救援工作,掩護重要人物進入革命根據地等任務。
自1939年到抗戰勝利,袁殊的工作從來沒有發生任何意外,這與他的足智多謀和出色的角色活動是分不開的。
三、晚年歲月不易
1949年,袁殊轉到了情報部門工作,做日美動向調研工作。1955年被捕,被判刑12年,期滿正值特殊時期,剛剛出獄的袁殊被重新羈押,8年期滿之後被帶到到一個農場“就業”。
他的妻子在這期間走失,下落不明,十分悽慘,這成為了他一生的痛。
在獄中,他並沒有過度悲傷,而是利用這些時間通讀了《資本論》、馬列著作、並翻譯了大量日文書籍,寫下了傳記《大流氓杜月笙》《南窗雜記》,一生留下近千萬字的作品。
就算身陷囹圄,袁殊也繼續關注着黨的情報事業,總結敵後情報工作經驗,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
小結:
袁殊被譽為“東方佐爾格”,他撲朔迷離的面目至今不能為人所熟悉。也許,是他隱藏的太深了,讓人無法辨明他的真實身份。
像《北平無戰事》裏的中共北平負責人謝培東,一輩子為了革命事業鞠躬盡瘁,妻子女兒都成了無辜的犧牲者,解放戰爭勝利之後選擇繼續隱姓埋名生活在人民羣眾中間,為國家和人民繼續保駕護航,這樣的犧牲精神何其偉大!
袁殊這些人為了革命事業奉獻了自己無悔的青春,為民族勝利、人民解放貢獻一生,卻不懼外人的眼光。無論結果如何,他們的功勞會被歷史銘記。就像袁殊臨終時説的,“回首過往,此生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