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拉脱維亞、立陶宛這三個國家我們可能不熟悉,但是這三個國家旁邊有個海叫波羅的海,所以這三個國家統稱為波羅的海三國。這樣説的話大家可能會有點印象了,就是在俄羅斯的東北方向。這三個國家的歷史比較曲折,由於靠近波羅的海,擁有天然的出海口,所以當年北歐的國家和沙俄都一直想要這個地方。由於這三個國家加起來面積只有17萬平方千米,人口又比較少,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被別人佔領的。在一戰的時候這三個國家趁機獨立,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二戰的時候這三個國家又被吞併了。
一戰的時候,由於戰亂,所以沙皇俄國對這個地方的控制力比較弱。隨着戰爭的進行,沙俄政府在戰場上節節敗退,所以這個地方獨立的呼聲就更高了。再加上後來我沙俄國內進行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國內大亂。當時沙俄國內自顧不暇,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隨時都有可能被滅了。為了活命列寧和德國《佈列斯特和約》,就是為了緩和對自己不利的局勢。當時這個條約幾乎把沙俄整個歐洲的重工業區全部割讓出去了。可見當時俄國國內是有多亂。而且當時還有十四國干涉,國內到處都是叛軍。
這個時候波羅的海三國開始獨立的步伐了。當時這三個地方沙俄和新生的蘇維埃都沒有實際控制,出現了權力的真空。而且由於《佈列斯特和約》的原因,德軍趁機進入了。所以德國在這三個地方都扶持了傀儡政權。但是沒多久德國失敗,所以這三個地方都成立了自己的政權。而這個時候蘇俄還沒有處理好國內的問題,無暇顧及。所以他們就成功地獨立了。獨立之後也都獲得了國際上的承認。
在經歷了幾百年的佔領之後,好不容易獨立之後,還沒來得及高興,二十年後二戰來了。這次二戰可以説席捲了整個歐洲,歐洲一共只有幾個國家獲得了中立,其他國家都沒有幸免。而波羅的海這三個國家卻沒有這麼幸運,因為這三個國家地理位置太重要了。不僅僅控制着出海口,最主要是這三個國家是蘇聯西面防線的重要環節。這三個國家和蘇聯關係又不好,所以蘇聯總覺得自己西面防線不安全。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經歷了獨立前後的戰爭時代之後,波羅的海三國享受了20年短暫而又珍貴的和平時光,隨後厄運又一次降臨。前蘇聯對於波羅的海三國的“丟失”一直耿耿於懷,到了1939年,前蘇聯終於開始訴諸強硬手段來恢復沙俄時代的帝國邊界。1939年8月23日,前蘇聯與宿敵納粹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附件“秘密議定書” 確認波羅的海三國領土劃歸前蘇聯。在排除了德國干涉的前提下,斯大林開始伸手了。
需要指出的是,立陶宛一開始在“秘密議定書”中規定為德國的勢力範圍。在前蘇聯看來,立陶宛距離前蘇聯較遠,不與其接壤,所以德國的提議也就得到了前蘇聯認可。但不知出於什麼樣的目的,“秘密議定書”最終還是把立陶宛劃歸了前蘇聯。如果歷史可以假設,立陶宛也許可以避免愛沙尼亞和拉脱維亞那樣的悲劇,最多也就像斯洛伐克那樣成為德國的附庸國。
二戰爆發後前蘇聯迅速和德國第四次瓜分了波蘭,然後以波蘭潛艇逃往愛沙尼亞為由,要求愛沙尼亞為蘇軍提供軍事基地,並強迫其簽訂“相互援助條約”,隨後,前蘇聯對其他兩國也如法炮製。當年10月,波羅的海三國無奈接受全部條件與其簽約。在簽約期間,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曾對“應邀”訪問前蘇聯的拉國外長蒙泰爾茲毫不掩飾地指出:“波羅的海地區對我們來説具有戰略上的重要性,我們需要在不凍港建立基地。”
條約簽訂後兩週,蘇軍同時進駐拉脱維亞的利耶帕亞和文茨皮爾斯兩個海軍基地、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和立陶宛各戰略要地。前蘇聯的最終目的是將三國完全納入自己的版圖,簽訂所謂的友好條約只是虛晃一槍而已。在第一步目標達到之後,前蘇聯同時對三國開刀,從1940年5月下旬開始,前蘇聯或以“違反條約”為口實,或以謊稱士兵失蹤為藉口,分別向三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未等三國回應,前蘇軍已經破門而入。
在拉脱維亞,蘇軍在三天之內就搶佔了所有城市、政府機關、交通要道和重要軍事設施,在愛沙尼亞,8萬前蘇聯紅軍在兩天之內佔領了總人口還不到100萬的愛沙尼亞全境,在立陶宛,15萬大軍開進了這個幾乎不設防的國度,而國際聯盟卻對這一切置若罔聞。隨後,前蘇聯分別在三國扶植了傀儡政府,三國在一夜之間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在各自共產黨控制下的人民會議“不約而同”地通過了一項決議——併入前蘇聯。於是三國又一次淪為了俄羅斯帝國人遙遠而微不足道的邊疆地區,又一次被整個世界遺忘……
●多災多難的民族
合併後前蘇聯要做的頭等大事就是徹底摧毀三國原有的社會體系,方法非常簡單——肉體消滅。斯大林當時對內務人民委員部首長葉若夫説,“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就是把人消滅,人死了,問題也就解決了。”於是,凡在三國資產階級政府擔任過要職的官員和社會精英悉數被捕並處決。在拉脱維亞,以前總統烏尼馬尼斯為首的一大批政府部長和軍事領導人被逮捕,其中烏尼馬尼斯總統被流放到高加索強制勞役並於1942年死於該地。前蘇聯內務部官員賽列夫和馬連科夫就任里加的警備司令後,迅速擬出一張長長清單,上面列出了數百名“人民公敵”,凡上了名單的人全部被槍決。當然,這一切在愛沙尼亞和立陶宛沒有例外。
與肉體消滅同時展開的,是前蘇聯在三國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強制推行蘇維埃化。所有私營企業、銀行無償收歸國有,農民的土地全部被沒收。更為悲慘的是,前蘇聯勒令三國民眾強制遷徙,以降低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比例。從1941年6月14日開始,前蘇聯強迫1萬5000名拉脱維亞人離開家園,遷徙到西伯利亞服苦役,光在遷徙途中就有數千人被殺害。幾乎在同時,1萬名愛沙尼亞人和1萬3000名立陶宛人在蘇軍押送下被勒令遷徙到白俄羅斯,不過這些人因德國在6月22日入侵前蘇聯而“因禍得福”,德軍以迅雷之勢在行進間佔領了三國,押送的蘇軍還沒走出愛沙尼亞和立陶宛國境就被殲滅了。
波羅的海三國正好處於德國進攻前蘇聯的地理直線上,兵鋒所指,蘇軍迅速被驅逐出波羅的海地區,到了7月中旬,波羅的海三國全境脱離前蘇聯統治。坦白地説,雖然波羅的海三國淪為德軍的領土,但對三國的民眾而言,他們對前蘇聯人的恨更多一些。雖然納粹黨衞軍抓捕了一批為前蘇聯工作的拉脱維亞人、愛沙尼亞人和立陶宛人,但也有相當多人視德軍為“解放者”,積極加入進攻前蘇聯的行列,比如成立了一個由愛沙尼亞人組成的黨衞軍師,立陶宛人建立了反蘇臨時政府,很多人以志願兵的身份加入德軍對蘇作戰。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1944年,蘇軍又打了過來。對於蘇軍的捲土重來三國民眾驚恐萬分,大約有14萬拉脱維亞人、7萬愛沙尼亞人和5萬立陶宛人連夜逃離家園,不幸的是,80%的人死在了逃亡路上,一部分被淹死,一部被蘇軍抓獲,另一部分在海上遭到前蘇聯飛機掃射而死亡,只有幾千人到了海外,流亡到德國、瑞典,甚至更遠的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得以保存三國的文化和語言,期望有一天能回到祖國。另外還有大約數萬名青年男女拿着武器逃入茫茫原始森林,在森林的掩護下組織游擊隊不斷抗擊蘇軍,他們被稱為“森林兄弟”。戰後,“森林兄弟”在前蘇聯的鐵幕統治下,他們或被殺害,或被抓捕,到了上世紀50年代,“森林兄弟”日漸消亡。
●“美女成災”的苦衷
前蘇聯在波羅的海地區的統治再次確立後,又一次實施了狂飆突進的蘇維埃化運動。在拉脱維亞,幾乎所有的青年男子都被迫加入蘇軍,當時該國人口只有100萬,卻有5萬人“被參軍”,而其中的80%都在戰爭結束前陣亡。今人皆曰拉脱維亞美女如雲,而且女性人口比男性多出18%,卻很可能不知這是因為戰爭期間大批男子死亡所造成的。在愛沙尼亞,所有一切帶有民族特徵的東西和記憶統統被抹去。為了懲罰愛沙尼亞人與納粹德國的合作,前蘇聯還調整了該加盟共和國的邊界,把一部分領土轉給了俄羅斯。
從1945年到1949年,分別有2萬多名愛沙尼亞人和4萬3000名拉脱維亞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大部分一去不復返。嚴重的勞動力不足使得前蘇聯乘勢以產業復興為名動員俄羅斯工人和農民赴兩個加盟共和國定居,期望把這兩個桀驁不馴的民族徹底蘇維埃化,從45年到59年,拉脱維亞的俄羅斯移民超過了50萬,愛沙尼亞東部城市納爾瓦和科赫特拉耶爾瓦也成為了俄羅斯產業工人的天下,俄羅斯人比例高達九成。這樣做的結果是使得兩國中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族的人口比例一降再降,以拉脱維亞為例,其佔總人口的比例從45年的84%劇減到53年的60%,到了89年只佔到52%。
立陶宛的遭遇也大致相同,不過俄羅斯移民並沒有蜂擁而入,這也和其最高領導人——加盟共和國第一書記司涅邱克斯有很大關係。作為地道的立陶宛人,他抵制了俄羅斯移民的流入,這一點可以説是不幸中的萬幸,避免了像拉脱維亞那樣存在至今都極其解決的俄羅斯移民問題。另外,當時立陶宛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較低,對俄羅斯移民缺乏吸引力。
到了赫魯曉夫時代,前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高壓統治有所緩和,但到了勃列日涅夫時代,一切又開始倒退,俄羅斯人持續不斷地流入愛沙尼亞和拉脱維亞,特別是1968年發生在捷克共和國的去前蘇聯化改革“布拉格之春”之後,前蘇聯當局對三國的控制變本加厲。
即使如此,愛沙尼亞仍然通過芬蘭頑強地引進了西方思想和文化。兩國之間只隔着一個芬蘭灣,從塔林乘船向北,兩個多小時就能抵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可是東西方冷戰的鐵幕早已拉下,前蘇聯當局固然禁止愛沙尼亞人前往西方世界,但卻禁止不了自由的電波橫渡芬蘭灣。而且兩國屬同一民族,兩國雖然有各自的語言但完全能夠互通,前蘇聯一直想方設法干擾電波信號,但在技術上很難做到完全屏蔽。
●“三兄弟”終獲自由
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試圖以激進的改革“新思維”來拯救前蘇聯嚴重僵化的體制,沒想到此舉直接招致了前蘇聯的崩潰,也讓波羅的海三國贏得了獨立的良機。當中央集權消除或僅僅是受到削弱之後,各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勢力就開始抬頭,它既包括邊疆加盟共和國自發地反抗蘇俄政權長期的統治,也包括少數民族抗議加盟共和國內強勢民族的統治。三個波羅的海沿岸共和國在許多方面走在了前面,而且它們的獨立過程是以一種同步而又相互合作的方式進行的。
前面提過,三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獲得獨立,以立陶宛為例,它在更長時間、更豐富和複雜的歷史長河中都以獨立的面貌存在。三國擁有各自的語言和文化,其民眾總體上也擁有相對熟練的技術並受過良好的教育,一旦有表達的機會毫無疑問會要求獨立。1988年6月,愛沙尼亞第一個大規模非共產黨政治聯盟“人們陣線”獲得合法地位,此舉引發了一連串多米諾骨牌效應。同年11月又是愛沙尼亞率先宣佈有權否決侵犯其自治權的前蘇聯法律。
1989年5月,立陶宛立法機構通過了尋求獨立的決議,當年8月23日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50週年紀念日,三國共同宣佈前蘇聯從1940年起對其的佔領無效且非法。同時為表脱離前蘇聯的決心,三國舉行了有兩百萬人蔘加的“波羅的海之路”的遊行活動,遊行者手拉手組成了長達650公里的人鏈,從維爾紐斯經里加一直連接塔林。從這裏不難感受到三國對脱離蘇俄統治的迫切、其民族情感之熾烈。
1989年12月立陶宛宣佈脱離莫斯科領導,從而成為前蘇聯境內第一個獨立並純粹為選舉而存在的政黨,1990年3月11日,在總統蘭茲貝吉斯領導下立陶宛宣佈完全獨立。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也走上類似的道路。然而由於數十萬俄羅斯移民的存在,反獨立的“民意”也很強大。1991年1月20日,在反獨立勢力支持下,以魯皮庫斯為首的保守派黨員宣佈成立“民族救濟委員會”,與改革派相對抗。
戈爾巴喬夫嚴重低估了三國的決心,起初非常漠視三國要求前蘇聯承認其獨立的願望,一旦危機暴露,他又開始採取説服、強制脅迫的方法試圖讓三國改變初衷。1991年1月13日拂曉,前蘇聯內務省的內衞部隊突入首都維爾紐斯,蘇軍裝甲部隊攻擊了立陶宛國家廣播電台,造成14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羣情激奮的立陶宛國民於17日組建了名為“國防義勇軍”的臨時陸軍和蘇軍對抗。同樣,拉脱維亞首都里加的政府辦公大樓也受到“黑色貝雷帽”部隊的襲擊,後來經過調查發現這實際上是前蘇聯的特種部隊試圖阻礙獨立進程。
1991年上半年,三國就獨立問題相繼舉行全民公決,91%的立陶宛投票者贊成國家獨立,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的全民公決也以三比一的優勢贊成獨立。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立陶宛人至少佔了該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三,而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人只佔到兩個共和國總人口的二分之一多一點。很明顯,不僅是波羅的海人,連許多俄羅斯移民以及其他民族的人都認為三個國家應該脱離前蘇聯。1991年8月,在前蘇聯保守派發動“八一九政變”失敗之後,三國得到了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承認,當年9月6日,前蘇聯也承認三國獨立。三國從此不用再擔心前蘇聯坦克會在城市的街頭橫行。
這三個新獨立的國家都以本民族語言為單一的官方語言,並傾向於制定比較排外的政策,特別是拉脱維亞和愛沙尼亞,始終因無法消解的俄羅斯移民問題而如鯁在喉,這一點在國籍問題的處理上就能看出端倪。獨立後拉政府規定,只有在戰前共和國時期就已定居的人及其子孫才能自動取得拉脱維亞國籍,從而排除了俄羅斯過來的移民。在獨立後首次議員選舉過程中,擁有投票權的公民中幾乎沒有俄羅斯裔。到了2002年,成功加入拉國國籍的俄羅斯裔居民只有5萬5000人,而與此同時該國還有超過50萬的俄羅斯裔是沒有任何國籍的“外星人”。
三國獨立後在經濟領域實施了市場化改革,徹底改變了前前蘇聯時期僵化的經濟模式,建立起西歐式的市場經濟體制。而且三國還努力擺脱對俄羅斯經濟的依存度,數據顯示,到2000年,三國進口的商品中平均只有十分之一是俄羅斯貨。三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為其經濟發展增添了不少主力,其各大海港作為連結中西歐與俄羅斯經貿往來的中轉港持續不斷髮揮着獨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