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外國人但絕不是外人”在封閉校園裏,留學生們用獨特視角感受中國、同心守“滬”
圖説:尼日利亞籍留學生秦歌為同學們送餐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最近,上海外國語大學尼日利亞籍留學生秦歌(中文名)有了一個新身份——防疫志願者。她的志願生活很充實:為同學們送餐、協助核酸簽到、發放抗原試劑、收集檢測結果……她感慨:“我把我的愛、時間和力量都奉獻給了同學們。特殊時期能夠服務和回報社會,真是我的榮幸。希望疫情快點兒結束,希望一切恢復正常。”
在封閉的校園裏,還有很多像秦歌一樣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和配合防疫工作的留學生。他們用獨特的視角感受中國、同心守“滬”。校方透露,目前上海外國語大學松江、虹口兩校區在校師生共7344人,其中國際學生約150名。
“我也想為防疫工作盡一份綿薄之力”
來自哥倫比亞的留學生伍麗儀(中文名)在學校剛進入準封閉狀態之初,就毫不猶豫地報名成為了宿舍樓防疫常規工作志願者隊伍的一員,“雖身在他鄉,學校就是我的家,我也想為疫情防控做出一點自己的貢獻”。
在學校準封閉期間,每晚10點,她準時到各個寢室進行人數核對、登記核酸結果以及詢問同學們是否有身體不適等突發狀況。“雖然每天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是正因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讓我自己變得充實起來。”
圖説:工作中的留學生志願者伍麗儀
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伍麗儀結識到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感受到了志願者工作帶來的快樂與滿足。雖然不像“大白”們需要奔赴一線,但他們每個人都想為校園的疫情防控工作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看着校園裏的老師、同學、後勤保衞工作的叔叔阿姨們,為了能讓每一位在校學生吃好、睡好,他們付出了很多。通過這次的志願者工作讓我深切感受學校的温暖、學校對待防疫工作認真、仔細的態度,給予了我很強烈的歸屬感。”
近期,來自蘇丹的博士生周瑜也積極參加留學生核酸檢測、抗原檢測的籌備工作和收集檢測報告等志願者工作。他説:“我是外國人但是我絕對不是外人,大家同舟共濟,共同戰勝疫情。我相信防控疫情每個人都有責任,應當為了防控疫情付出自己的一點努力。上海加油! 上外加油!”
“在中國的三年,我的家人很放心”
松江校區六期公寓32號樓共有4名留學生居住,來自伊朗的語言學博士生新浪(中文名)就是其中之一。碩士畢業後他申請到上外讀博,學習語言學及外國應用語言學。這是他學習中文的第七年,也是他在19年來到中國後面對疫情的第三年。
在全校初次進行統一的核酸檢測時,新浪發現外籍人士無法用護照在健康雲進行實名認證,只能在檢測點手寫護照號登記。他迅速向負責管理留學生的陳小天老師反映了這一問題。新浪根據陳小天的建議向健康雲客服郵箱發送了郵件。兩天後,這一問題得到了解決。現在他可以正常使用隨申辦和健康雲預約或查詢核酸檢測。
留學生們還收到過一封給全體上外留學生的信,信中鼓勵各位學生專心網課,積極配合學校防疫工作。讀完信後,新浪很感動,“雖然老師們要處理很多事情,還是願意百忙之中在各個方面都不讓我們感到困難”。
新浪也用實際行動積極配合防疫工作。在學校開始配送三餐之初,就專門為有需要的學生準備了清真餐。拿到兩葷兩素的清真餐,新浪感覺很暖心,“我吃得好,住得好,家裏人都很放心”。
談到學校的防疫措施,新浪讚不絕口:“有任何心理方面的需求可以電話求助;要吃藥看病,可以找學校的醫生上門服務;幫我們申請免費流量套餐;還提供各種線上講座和談心窗口活動。真的從各個方面重視每一位學生的生活質量。”
雖然這個春天註定擁有遺憾,但韓國留學生樸新星選擇在記憶裏留存那些珍貴美好。上外能在封閉期間為所有學生免費配送每日三餐,還總是根據同學們的建議反饋迅速行動,優化餐品,這讓她十分感動。“雖然暫時只能待在寢室裏,沒法好好感受上海的春天,不過我已經感覺到了暖意。”
近日,上外2020級比較政治與區域國別博士生法陸克也在網上發表了自己關於上海疫情的看法。作為一名來自土耳其的留學生,法陸克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的‘動態清零’是一種‘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措施。”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通訊員 錢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