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一看似不起眼的山寨,不僅挽救了歐洲,還改變了世界歷史
眾所周知,十三世紀是屬於蒙古人的世紀,也是一個令世界恐懼顫慄的世紀。從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國開始,蒙古大軍不斷對外擴張,橫掃中亞、西亞以及東歐,所到之處毀滅一切,忠實踐行成吉思汗的人生價值觀:“戰勝敵人,奪其所有,使其親人流淚,納其妻女才是人生之最樂。”面對呼嘯而來的橫禍,歐洲人驚恐地認為,這是上帝的懲罰之鞭——不然怎麼會如此瘋狂且勢不可擋?然而,在中國西南四川盆地嘉陵江流域的一個山城要塞,“上帝之鞭”卻意外地折斷了,由此而改變了世界歷史。
1235年,蒙古大軍攻佔了莫斯科等地;1240年,拔都攻佔了基輔,接着入侵了波蘭、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捷克;在中東,旭烈兀西征,攻佔了阿拔斯王朝統治中心巴格達、敍利亞;而在東亞,1227年蒙古滅夏,1234年滅金,1253年滅大理;到了第四任大汗手中的蒙古國橫跨歐亞,疆域達到近三千三百萬平方公里。
1253年,忽必烈征服了大理,蒙古帝國具備了對南宋、東西兩路夾擊的戰略基礎。1257年,蒙哥下詔各王,大舉興兵徵宋,為了避開長江天險,分為東、西兩線:東路軍一部分在淮漢水一帶作戰,另一部忽必烈從雲南至廣西向東北湖南譚州方向運動;而蒙哥則親率西路軍進攻四川,浮江東下,與東路軍會合。
1258年,蒙哥親率的四萬西路軍兵分三路入川,在當年佔領了四川的大部分城塞,唯有釣魚城孤壘懸江,成為了屏障要地重慶的最後保障。1258年春,蒙哥的大軍到達了釣魚城下,向這個堅固的要塞發起了攻擊。但攻城拔塞並是不蒙古騎軍所長,何況是修築在近三百米高的釣魚山上的釣魚城。蒙軍損失慘重。蒙哥一度想不戰而降宋軍,派降將晉國寶入城招降,被王堅所殺。
使臣被殺,蒙哥憤怒了,發誓一定要攻克釣魚城,派出兩路軍攻佔周邊城池,斷絕援軍。1259年二月,蒙哥親督諸軍攻釣魚城,不克;三月,連續進攻城東之東新門、奇勝門、鎮西門、小堡等處,但在釣魚城軍民頑強抗擊下,均遭失敗;四月,連降大雨二十天,二十二日初晴,蒙古軍偷襲城南護國門未逞,次日深夜,攻破城北出奇門至嘉陵江一側的一字城,但被王堅率部奪回;五月,宋將呂文德援蜀,進入 重慶;六月,呂文德率部救援釣魚城,被蒙軍擊敗;退回重慶,七月,蒙軍中瘟疫流行,戰鬥力鋭減。
不知不覺,蒙古被阻釣魚城下已達半年。正逢夏季,蒙古軍隊嚴重不適應。而城內的王堅並不一味死守,不時率部奇襲蒙軍,搞得蒙軍心驚膽戰。蒙哥不聽術速忽裏避開釣魚城東下的建議,一定要吞下這塊骨頭,繼續猛攻。蒙哥的頑固很快得到了回報,蒙軍前鋒元帥汪德臣在前線指揮中被飛石擊中斃命。蒙哥大怒,直接接過汪德臣的鞭子指揮攻城。歷史卻殺了一個回馬槍。蒙哥同樣被飛石所擊,喪命釣魚城下。
蒙哥汗敗亡釣魚城,影響巨大。美國史學家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旭烈兀以吹枯拉朽、戰無不勝的方式攻克阿勒頓和大馬士革後,似乎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蒙古人繼續向埃及和北非進擊,從而完成對整個穆斯林世界的征服……然而,蒙哥大汗的去世使團結的蒙古統治集團內部發生分裂……這支軍隊的失敗挽救了伊斯蘭教世界,標誌着蒙古帝國衰亡的開端。”
釣魚城沒有攻下來,蒙哥大汗(元憲宗)卻戰死了,這也直接導致蒙古滅宋戰爭全面瓦解,使得南宋政權得以延續20年之久。並且它也使蒙軍的第三次西征停滯下來,緩解了蒙古勢力對歐、亞、非等地區的威脅。同時也為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執掌蒙古政權提供了契機,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釣魚城由此以“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豐功偉績震驚了世界,將蒙古大軍驚呼為“上帝之鞭”的歐洲人把釣魚城譽為“上帝折鞭處”、“東方麥加城”。
釣魚城之戰並沒有因為蒙哥之死而停下,蒙軍短暫的停頓之後進行了更加猛烈的攻擊,一直到忽必烈已建立元朝8年之後的1279年,釣魚城已經成為孤島,失去了堅守的意義,守將王立才以不可殺城中一人為條件,開城降元,但以他為首的三十二位將軍卻並未投降,而是自刎於城下,寧死不降。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過程中,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惟有釣魚城抵抗了36年得以全身而退。
歷代以來,無數名人豪士以紛至沓來。他們滿懷激情,潑墨古戰場,為釣魚城增添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使得釣魚城不僅擁有石曼卿、文天祥、劉克莊、王休、楊升庵、張佳胤、羅惰、沈懷瑗、陳毅、郭沫若、周谷城、劉白羽等名家的吟詠,而且還保留着抗日戰爭時期蔣中正、何應欽、張治中等國民黨軍政要人的摩崖題記。
如今,釣魚城已成為聞名於世的旅遊景點和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這裏集“雄、奇、險、秀、戰、古、幽”於一體,是中國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戰場遺址,也是重慶市唯一的同時擁有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殊榮的景區,並且現在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它會以世界文化遺產的身份再次令世界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