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們在提到東漢創業團隊的時候,僅僅能夠想到劉秀一人呢?
可以説古代王朝的創業團隊,基本上都能夠被人們熟知,拋開那些偏安政權的創業團隊,比如三國魏蜀吳的君臣,這裏僅僅説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創業團隊,人們在提到他們的時候,往往能夠脱口而出君臣的名字,比如秦朝秦始皇的創業團隊,人們能夠想到王翦、李斯以及蒙恬等等,劉邦團隊讓我們能夠想到韓信、張良和蕭何,李世民團隊也有大名鼎鼎的李靖、李績、秦叔寶、尉遲敬德、以及房玄齡杜如晦等等,趙匡胤團隊也有趙普、石守信、潘美和曹彬等人,而朱元璋的話,徐達、常遇春以及劉伯温,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有一個王朝,留給人們印象深刻的似乎只有開國之君,而他手下的功臣幾乎很少讓人能夠銘記,而這個王朝就是東漢,那麼為何人們在提到東漢創業團隊的時候,僅僅能夠想到劉秀呢?
其實,劉秀的創業團隊也是人才濟濟,功績最為耀眼的就是後世稱為“雲台二十八將”的武將們,這些人追隨劉秀蕩平河北,消滅各路諸侯,最終重新建立大一統的大漢王朝,也就是説從創業的角度去看,這些功臣們能力絕對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説是那個時代能力最突出的一羣武將了,否則也不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而導致這些功臣不出名的原因,在小編看來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點,劉秀的個人能力太強,掩蓋了功臣們的光芒。
劉秀是古代皇帝中比較能夠打仗的皇帝,甚至可以説是古代皇帝中軍事能力前五的存在,而能夠穩壓他的皇帝也就是李世民、朱元璋以及劉裕幾人,就是他的老祖宗劉邦在這方面都要甘拜下風的,劉秀這個人是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後人,不過因為漢武帝實行“推恩令”的關係,爵位傳到他這一輩的時候,已經淪落成為平民了,再加上王莽篡漢的關係,劉秀年輕的時候已經自己耕種土地了,並且成為遠近聞名的“種地能手”。
不過因為王莽改制的失敗,導致國內矛盾尖鋭,農民起義四起,劉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與了農民起義,並且在起義軍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尤其是昆陽之戰,堪稱劉秀一生中的巔峯時刻,面對王莽的42萬大軍,劉秀在昆陽城僅有不到一萬人的情況下,選擇堅守,並且主動出城尋找幫手,最終指揮兩萬多軍隊,劉秀主動出擊,親自帶領先鋒部隊攻打王莽大軍,最後在天將隕石的幫助下成功打贏,而失去四十萬大軍的王莽,也被綠林軍攻破長安,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那就是“夜有流星墜營中,晝有云如壞山,當營而隕,不及地而散,吏士皆厭伏”,也正是因為有天象相互,劉秀也被人們稱為“位面之子”了。
正是因為劉秀兄弟倆的能力太出眾,在綠林軍推選皇帝的時候,人們排擠了他們,選擇了能力、實力比較弱的劉玄,而劉秀兄弟自然也就被更始帝劉玄忌憚,後面找了一個藉口殺掉了劉秀的哥哥,劉秀主動返回長安請罪,才得以免於被殺的結局,但是後面劉玄還是將劉秀派往河北招撫當地豪強地主等割據勢力,但是劉秀僅僅是一個光桿司令而已,而且剛到河北邯鄲就遇到了王朗假冒劉子輿稱帝。
在劉秀面臨生命危險的時刻,他遇到了貴人相助,利用姻親獲得真定王劉楊的支持,以及耿弇帶去的上谷漁陽騎兵,在他們的幫助下成功拿下邯鄲,基本上平定了河北,後面與劉玄決裂,走上了獨自統一的道路,無論是東面的赤眉、銅馬等農民軍,還是西面的割據勢力,都沒有給劉秀統一帶去太大的麻煩,而且據説作戰的方針基本上都是出自劉秀,也就是東漢建國之路並沒有太大的波折,也就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給劉秀帶去了一些威脅,所以劉秀的個人能力太強,掩蓋了武將功臣們的能力,自然也就讓他們在歷史上並不被人們熟悉了。
第二點,武將們缺少建功立業的機會。
其實,東漢建國的過程中,武將們並不缺少建功立業的機會,還不過劉秀個人能力太強,掩蓋了武將們的發揮,但是歷史上皇帝軍事能力強的皇帝並不少,比如李世民以及朱元璋,他們在唐朝和明朝建立的過程中,也是親自參與其中,並且發揮了核心作用,比如李世民統兵打下唐朝半壁江山,朱元璋統兵打下濠州、應天府(南京)、以及消滅陳友諒等,他們在統一過程中參與程度甚至遠超劉秀,但是人們還是記住了諸如尉遲敬德、李靖、徐達和常遇春等名將。
主要的原因就是武將們獲得了大量建功立業的機會,比如徐達常遇春打敗張士誠、北伐趕跑蒙古,李靖打敗南梁蕭銑,打下唐朝半壁江山等等,當然東漢統一過程中並不缺少這樣的機會,很多武將也得到了大量的機會,但是唐朝和明朝的武將們,很多功勞都是建國之後建立的,比如李靖滅東突厥、吐谷渾,李績滅薛延陀和高句麗,侯君集滅高昌等等,徐達和常遇春等人北伐重創北元,這些才是武將們更加寬廣的舞台,而李世民和朱元璋給武將們創造了這樣的機會。
但是東漢開國階段卻沒有這樣的機會,當然這樣的機會不是不存在,而是劉秀親自“扼殺”了,在東漢王朝完成大一統之後,實行休養生息的國策,並且沒有實行開拓疆土的國策,這樣的結果就是武將們在和平年代失去了繼續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劉秀北伐匈奴等遊牧民族,繼續開拓疆土的話,一定會讓武將們建立更大的功勳,比如滅掉某些國家、或者徹底消滅匈奴等等,但是我們能夠看到,在東漢還沒有完成大一統的時候,劉秀其實就已經在防範武將們的權力,比如耿弇在收復齊地之後,基本上也就被劉秀作為“參謀”了,否則30多歲的耿弇一定能夠建立更大的功勳,完成大一統之後,除了鄧禹等幾人之外,其他功臣們全部解除兵權不再參與國家的建設了,所以這些功臣們沒有出名,也與劉秀的政策有關係。
第三點,文學作品的宣傳有很大關係。
無論是哪一個歷史時期,人們對於歷史的認知通常都是通過文學作品來實現的,畢竟通過史書來了解歷史等人只是一少部分讀書人,只有廣大百姓的認知才能夠讓歷史名人被人們銘記,其實不説古代了,就是現在的文學作品或者影視作品,我們能夠看到大量唐朝、清朝甚至明朝的作品,卻很少看到東漢的作品,其實古代也基本上是這樣的情況,比如人們熟悉唐朝,主要就是因為《隋唐演義》這類作品的宣傳,讓廣大百姓都能夠熟悉秦瓊、程咬金和尉遲恭等名將,通過《三國演義》讓關羽、張飛以及趙雲等人家喻户曉,其實這就是文學作品對於歷史人物產生的重大影響,而東漢的文學作品少,而且影響也不大,最重要的就是即便是有以東漢為視角的作品,往往也是以劉秀為焦點,最後的結果就是雲台二十八將還是陪襯,而像“隋唐演義”這類作品,他們的主角並不是皇帝,自然容易讓人們的關注點放在武將身上,也就是這個道理。
第四點,也與對手的強弱有關係。
其實,縱觀劉秀的對手,基本上沒有給劉秀帶去太大的麻煩,當然這也與劉秀獲得當地豪強地主的支持有很大關係,比如耿弇家族、鄧禹家族、真定王劉楊等等,而這也是東漢政治最鮮明的特點,其他像唐朝統一路上的對手,其實能與李唐抗衡的政權有很多,甚至李唐原本都不是最被人們看好的那一個,比如薛舉就讓李唐驚嚇出一身冷汗,李世民出兵敗給了薛舉,後面薛舉打算偷襲關中,並且已經實施了,只不過薛舉突然去世,導致行動失敗,要不然可能李唐還真的得來一場長安保衞戰了。
其他像劉武周宋金剛直接打下了李淵起家的山西,王世充和竇建德或者李密等人,都是實力並不弱於李唐的勢力,不過正是對手的強大,才證明了李唐的強大,而朱元璋的最大對手陳友諒,又不是有朱文正的“洪都保衞戰”,以及後面的“鄱陽湖水戰”,天下屬於誰還真的是未知數了,所以對手強大,自然也就容易讓武將們脱穎而出,而東漢對手不太強大,或者沒有給東漢帶去太大的阻礙,自然武將們也就不容易出名了。
其實,東漢的武將們能力也是很強的,很多武將成為唐朝武廟名將以及宋朝武廟名將,已經證明了他們的能力,比如鄧禹、馮異、吳漢、寇恂、賈復以及耿弇,他們都是雲台二十八名將,鄧禹被劉秀譽為他的張良,而耿弇被劉秀譽為他的韓信,能夠被劉秀給予這麼高的評價,這些人能力絕對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但是正是因為有以上幾種原因的處在,導致了我們對於東漢開國創業團隊的功臣並不熟悉了,其實也就很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