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公元前314年,燕國爆發子之之亂,太子平與將軍市被起兵討伐子之,燕國於是陷入內亂之中,而與此同時,齊宣王亦決定出兵助太子平奪回君位。
然而齊國集“五都之兵,北地之眾”浩浩蕩蕩進入燕國,名義上是幫助太子平即位,實則行滅燕之舉。齊軍入薊,攻城略地,不久燕王噲、子之、太子平均死於齊軍之手。
就在齊軍縱亂燕地之時,以秦、趙為首的五國諸侯聯合向齊國施壓,要求齊軍退出燕國,最終齊國被迫撤軍,與此同時趙武靈王護送公子職入燕即位為王,即燕昭王。
齊國撤軍後,燕昭王憤於齊軍辱國之痛,立志滅齊以報仇,為此,他以高官厚祿廣招天下名士入薊以助他興燕,樂毅即為此時入燕。之後燕昭王勵精圖治二十八年,終使燕國走向繁榮之頂峯。於是在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將,聯合秦、趙、韓、魏四國,以五國聯軍伐齊,最終連下齊國七十餘城,終報了當年齊國亂燕之仇。
以上便是“樂毅伐齊”的故事。
樂毅像
然而燕昭王雖然報了仇,但事實上,燕國報仇之舉不僅沒有給燕國帶來更進一步的回報,還葬送了燕昭王二十八年勵精圖治所創造的成果,甚至對於燕國來説,此次報仇也讓燕國走上萬劫不復的道路,若以日後天下大勢的走向來看,樂毅伐齊實讓秦國坐收了漁翁之利,恐怕這個結果是當初燕昭王與樂毅怎麼都預料不到的吧?
那麼,樂毅伐齊究竟為何葬送了燕國,又如何為秦國做了嫁衣呢?此問題,我們只需從“樂毅伐齊給燕、秦兩國帶的影響”兩方面去展開探討。
“樂毅伐齊”前,燕國的形勢及伐齊對燕國的影響
燕國是戰國七雄中立國最久的一個,周初武王封召公於薊,即燕國之由來。
然而,燕國雖立國七百餘年而不倒,但由於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春秋時期便飽受北方胡人入侵之苦,如:
公元前679年,山戎入侵,被迫遷都。
公元前664年,山戎再次入侵,幸而齊桓公發兵來救。
戰國形勢圖
待進入戰國時代後,北方胡人威脅雖暫得解除,但隨着周禮制度的徹底崩潰,各諸侯國放棄了“仁義”和“尊王攘夷”的大旗,轉而進入互相攻伐的混戰階段,曾經燕國的守護神晉、齊兩國,一個已經分裂不復存在,另一個則成為燕國的新患。在齊國看來,曾經自己所保護的對象燕國如今已是隨時可以吞併的待宰羔羊,所以,自戰國時代起,齊國便時常出兵攻伐燕國,侵佔燕國土地以壯大自己,如:
公元前380年,齊國伐燕,奪燕之桑丘,燕國向三晉求援,齊軍退。
公元前378年,齊國伐燕,燕國再次向三晉求援,齊軍退。
公元前373年,齊燕交戰於林營,齊軍敗。
公元前355年,齊國入侵燕國,燕軍敗齊軍,齊軍退。
公元前333年,齊國攻燕,奪燕國十城。
由此來看,戰國時代,齊、燕兩國常年交戰不止,而從齊、燕兩國的數次交戰中更不難看出,面對齊國的入侵,燕國幾乎只有抵抗之能而無反擊之力,甚至很多時候燕國還需要求助於三晉才能擊退齊軍,以此來保自身安寧。
樂毅雕像
燕國之弱,齊國之強,這就是樂毅伐齊之前,齊燕兩國的具體實情。
甚至燕國在燕昭王二十八年的精心治理下,北擊東胡,擴地千里,實力已經達到立國以來的頂峯時期,但依舊不是齊國的對手,所以有鑑於此,燕國才決定聯合秦、趙、魏、韓四國共同伐齊。
樂毅率領五國聯軍伐齊,於濟水之西大敗齊國,消滅了齊國主力,至此,齊國已經不再是燕國的威脅,而濟西之戰後,樂毅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這個決定看似讓燕國獨享滅齊之成果,但實際上卻讓燕國開始進入難以逆轉的死局之中。
濟水之戰後,樂毅見齊國主力覆滅,便決定獨領燕軍深入齊國腹地,行滅齊之實,為此他給予秦、韓兩國以重金,讓魏軍攻佔齊國吞併的原宋國大片土地,趙軍佔領河間,這樣一來,四國都得到了實在的好處,便非常樂意地聽從了樂毅的命令而停止用兵於齊。
燕昭王雕像
然而就在樂毅準備率領燕軍長驅直入齊國腹地之時,燕國內部出現了一個反對的聲音,這個聲音在當時志得意滿的燕昭王及樂毅看來,是誤國的靡靡之音,君臣二人並不為所動,但歷史卻證明了,這個聲音是多麼的有預見性,而發出這個聲音的人,名叫劇辛,他也是當年燕昭王下求賢令後來到燕國的賢士,亦是輔助燕昭王振興燕國的功臣之一,在當時,與樂毅、鄒衍齊名,但與樂毅不同的是,劇辛為人謹慎小心,他不是一個敢於冒險的人,所以當樂毅準備深入齊國腹地之時,劇辛便建議樂毅:
“齊大而燕小,賴諸侯之助,以破其軍,宜及時攻取邊城以自益,此長久之利也。今過而不收,以深入為名,無損於齊,無益於燕,而結深怨,後必悔之。”
在劇辛看來,樂毅率領燕軍主力獨自滅齊,是不可取的,如果這麼做,燕齊兩國必將結下血海深仇。且齊國地大物博,想徹底滅齊難於登天,而且其餘四國已經退兵,行滅齊之實的主要就是燕國,若日後齊國復甦,必將首先發兵於燕國以報滅國之仇,到那時,燕國又將陷入無休止的戰亂之中。而真正的利燕之策應該是,樂毅率眾只奪取齊國數座邊城,而後循序漸進,逐次蠶食削弱齊國。
但是,由於燕昭王和樂毅一心想要快速徹底地滅齊,所以劇辛的緩進伐齊之策沒有得到燕昭王的採納,之後樂毅率領燕軍一路東進,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僅剩莒和即墨兩城,滅齊便可成功。
田單像
然而作為齊國五大都的莒和即墨,其城牆之牢固,所儲備之糧草器械之豐富,足可封城自給數年。當燕軍圍攻莒和即墨多年而不下之時,齊國田單開始運用一系列的計謀復國,最終以火牛陣大破燕軍,燕軍敗退,田單僅以三個月的時間便收復齊國國土。
雖然燕國的敗退得益於田單謀略的出眾,但也與燕國自身問題不無關係,關於這一點因不在本次探討範圍內,便不再贅述,但可以確定的是,燕國伐齊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了,畢竟燕國以舉國之力,傾巢而出,長途跋涉奔襲齊國,不僅沒有實現滅齊的戰前目標,反而還讓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狀態,可能唯一改變的就是讓曾經強大的齊國從此一蹶不振了。
但是,齊國的削弱對於燕國來説真的是一件好事嗎?又或者説,齊國的削弱於燕國有何利害關係?其實若以後來歷史的發展走向來看,齊國的沉淪對於燕國來講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公元前272年,燕國內亂。
公元前265年,田單率領齊、趙聯軍伐燕,取中陽,燕國投入秦國懷抱。
公元前251年,廉頗率領趙軍包圍燕國都城。
公元前243年,趙國攻打燕國,劇辛戰死。
由此可見,樂毅伐齊後的燕國很快開始內亂,而且此後的燕國不僅繼續遭受來自齊國的討伐,還要承受來自趙國的攻伐,燕國不得已而投靠了秦國,樂毅伐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開始逐漸顯現,而這種負面影響卻是秦國所最樂意見到的。
樂毅伐齊
劇辛當年的預言開始成真了,甚至伐齊給燕國所帶來的災難遠比劇辛所想象的還要嚴重,因為秦國一直在窺視着中原各國包括燕國的一舉一動。
“樂毅伐齊”對秦國的影響
根據前面所述不難發現,在“樂毅伐齊”的整個過程中,秦國一直都是以一個“小弟”、“配角”的身份出現,樂毅説服秦國出兵,秦國便出兵了,樂毅令秦國退兵,秦國便退兵了,秦國如此反常的聽從於弱燕,這很難讓人相信是真的,但這恰恰就是真的。
要知道,在樂毅伐齊之前,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已經躍居而上,成為當世強國,它先後多次伐韓、魏、楚三國,執楚王而攻郢都,伊闕之戰斬殺韓魏聯軍二十四萬,秦國以縱橫捭闔之術,玩弄韓魏楚三國於股掌之間,其戰略之高遠,手段之高明確實令他國一時間無法睥睨。但即便如此,秦國依舊無法真正地執天下之牛耳,因為在當時,有兩個國家,實為秦國的潛在對手,一個是正在進行胡服騎射的趙國,另一個就是佔據東方漁鹽富庶之利的齊國。
對於該如何處理與這兩國的關係,秦國是有一個明確決策的,即以連橫之策,交好趙、齊,而後攻伐韓、魏、楚三國,待韓、魏、楚三國衰敗之後,再集結重兵與趙國決戰,至於齊國,則因地理位置的限制,為從長遠計,便將其放在了最後,短時間內不會與其交惡,為此,秦昭襄王還與齊閔王於公元前288年並稱東、西帝。
秦昭襄王劇照
可以説,不管有沒有樂毅伐齊,秦國都會按照上面的這個戰略部署去一步步完成一統天下的宏偉目標,但是,如果沒有樂毅伐齊,那麼秦國一定會在兼併六國的過程中付出更多的代價,因為齊國自“馬陵之戰”後又接連擊敗楚和三晉,雖然獨吞宋國此舉招致了其餘各國的不滿,但齊國其實力也由此達到頂峯,所以秦國才願意與齊國並稱東、西帝,以此來交好齊國。
可以想象到的是,若無後來的樂毅伐齊,那麼以齊國之強,必然會成為阻礙秦國一統的另一大障礙,要知道,當年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趙國尚且能在長平之戰中予以秦國以重創,更不必説實力更加強勁的齊國了。
所以,當樂毅提出五國伐齊的時候,秦國是非常樂意加入的,而當樂毅提出讓秦國退兵的時候,秦國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不滿和反對,可能在樂毅看來,強大的秦國是經受不住趙國的誘惑才答應出兵的,殊不知,秦國卻是在為日後滅齊提前做準備,趙國所允諾的重利於秦國而言也都只是一些蠅頭小利,不值一提罷了。
所以,總結來説,秦國如此爽快的答應趙國的請求而加入伐齊大軍,即是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當時秦國正用兵楚國,兵圍楚國國都郢,為防止趙國偷襲,秦國本就想與趙國交好,已解除後顧之憂,所以才會有了後來的澠池會盟,既然準備交好趙國,那麼面對趙國相約伐齊的請求秦國自然不會予以拒絕,而是順水推舟賣了趙國一個面子。
2,齊國乃當時東方強國,秦國既然定下先伐韓魏,再伐楚國,之後伐趙,最後伐齊的對外擴張戰略,那麼在齊國有可能提前被削弱的情況下,秦國只需象徵性的派出一支偏師,加入五國伐齊聯盟,便可讓三晉和燕國盡出主力與齊國決戰,最終自己幾乎不費一兵一卒,達到削弱齊國這麼一個未來強勁之敵的戰略目的,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當三晉和燕國在濟水之畔與齊國鬥得你死我活的時候,秦國卻已經為下一步的伐趙甚至是伐齊做準備了。
秦趙長平之戰形勢圖
田單復國後,中原各國再次陷入混戰局面,秦國趁燕國內亂之際積極拉攏燕國,使之成為自己的附庸,而後與其兩面夾擊趙國,至於魏韓則在秦國的進一步打擊之下毫無復興之希望,只能苟安一隅,而當秦趙對峙長平之時,由於趙國曾參與樂毅伐齊,以致於齊國怨恨於趙,不會再像桂陵之戰那樣幫助趙國,最終坐視趙國主力盡滅而不顧,而這也是秦國最希望看到的局面,更是樂毅伐齊後留下的一大隱患。
結語
“樂毅伐齊”後,很多人將樂毅與管仲並稱,因而有了“自比管樂”的成語,雖然樂毅文武兼備,其用兵之道遠超一般軍事家,但僅以當時劇辛的“緩進伐齊”之策與其“急進伐齊”之策相比較不難發現,樂毅的戰略眼光並不長遠,他雖然為燕國報了仇,但也為強秦除掉了一個勁敵,他沒有意識到,在當時的天下大勢面前,像燕國這樣的弱國只能在兩強或者數強的爭鬥中夾縫求生,而強強相爭的平衡一旦被打破,那麼弱國的覆亡之日也就不遠了,可惜樂毅就是憑一己之力打破了這一平衡,由此可見,樂毅與管仲相比,其去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