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
2021年4月21日晚7點,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佈了2021年度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19所中國大陸高校入榜。影響力排名共產生18個排名:針對每個SDG的17個單項排名和一個總排名。
![19所大陸高校上榜!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發佈](http://p1.nanmuxuan.com/images/d7/a53c891e788c1248.jpg)
世界總排名是根據大學參加的所有的SDG單項排名中得分最高的前三名,以及SDG17(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的得分合計產生的。
![19所大陸高校上榜!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發佈](http://p1.nanmuxuan.com/images/c6/9996f8ed7ca4877d.jpg)
與去年相比,中國大陸有7所高校首次參與影響力排名,全球共有405所大學首次亮相,這表明中國高校正在非常認真地為創造一個更具可持續性的世界發揮其作用。今年共有破紀錄的98個國家和地區的1240所高校參與了影響力排名。顯而易見的是,世界各個角落的大學在幫助實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19所大陸高校上榜!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發佈](http://p1.nanmuxuan.com/images/ce/c055d84ad3a07495.jpg)
今年全球共有1240所高校參加影響力排名,其中1115所進入總排名。
參與總排名的要求是大學最少需要參加4個SDG單項排名,其中SDG17的必選項,其他三個得分最高的SDG將被計入總分進行排名。
以下是進入總排名的前100名高校。
![19所大陸高校上榜!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發佈](http://p1.nanmuxuan.com/images/ac/20dccc009909c726.jpg)
![19所大陸高校上榜!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發佈](http://p1.nanmuxuan.com/images/db/463ad413355d6a53.jpg)
今年共有19所中國大陸高校參加影響力排名,其中13所進入總排名。
參與總排名的要求是大學最少需要參加4個SDG單項排名,其中SDG17的必選項,其他三個得分最高的SDG將被計入總分進行排名。
以下是進入總排名的中國大陸高校的表現。
![19所大陸高校上榜!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發佈](http://p1.nanmuxuan.com/images/b1/dca1476347ec279e.jpg)
![19所大陸高校上榜!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發佈](http://p1.nanmuxuan.com/images/56/9a4e8abbfe0288de.jpg)
影響力排名重視大學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對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貢獻。
大學可以選擇參加一項SDG,即可參加單項SDG世界排名,以展現對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和踐行。
今年有19所中國大陸高校參與到17個單項排名中。
可持續發展目標1
無貧窮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對貧困問題的研究,以及他們對貧困家庭學生的支持,以確保全納教育理念的落實。
可持續發展目標2
零飢餓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在飢餓問題上的研究、在食品可持續性方面的教學,以及在致力於解決學生和當地社區的食物浪費和飢餓問題上的各種努力。
可持續發展目標3
良好健康與福祉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對關鍵疾病和狀況的研究、對衞生保健事業的支持,以及學生和工作人員的健康狀況。
可持續發展目標4
優質教育
此項排名重點關注大學對早期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貢獻、教育學研究以及推進全納教育的努力。
可持續發展目標5
性別平等
此項排名衡量大學在性別研究方面的研究、在性別平等方面的政策以及在女性招募和晉職方面的努力。
可持續發展目標6
清潔飲水和衞生設施
此項排名旨在衡量各大學對水的研究、用水情況以及確保更廣泛社區的良好用水管理的努力。
可持續發展目標7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此項排名衡量大學在能源方面的研究、能源使用和政策,以及在更廣泛的社會中促進能源效率的努力。
可持續發展目標8
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
此項排名探討了大學的經濟研究、僱傭實踐以及學生實習的比例。
可持續發展目標9
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在產業和創新方面的研究、專利和衍生公司的數量以及在產業方面的研究收入。
可持續發展目標10
減少不平等
此項排名探討了大學對社會不平等的研究,對歧視的政策,以及從弱勢羣體中招募員工和學生的努力。
可持續發展目標11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此項排名關注大學對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如何扮演藝術和遺產的管理者,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部取向方法。
可持續發展目標12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此項排名衡量了大學對負責任消費的研究及其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途徑。
可持續發展目標13
氣候行動
此項排名探討了大學在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對能源的使用以及為應對氣候變化後果所做的準備。
可持續發展目標14
水下生物
此項排名衡量了大學對水下生物的研究以及對水生生態系統的教育和支持。
可持續發展目標15
陸地生物
此項排名衡量的是大學對陸地生物的研究以及對陸地生態系統的教育和支持。
可持續發展目標16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此項排名評估大學在法律和國際關係方面的研究,如何扮演政府顧問的角色,以及他們的學術自由政策。
可持續發展目標17
促進目標實現的夥伴關係
此項排名着眼於大學如何通過其他國家合作、推廣最佳實踐方法和公佈數據等更廣泛的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