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古建托起的明珠:芮城城隍廟
來源:運城新聞網
趙戰生
芮城城隍廟 (資料圖)
城隍廟是中國古代先民供奉、祭祀城隍的廟宇。因其受命於皇帝,負有保護一城安危之責,故格外受百姓尊崇與信賴。在天南海北,九州方域,無論是京都重地,還是州郡、路府,直至縣治所在,無一例外,均建有城隍廟。其數量之多,分佈之廣,香火之盛,堪比文廟、武廟,可謂洋洋大觀矣。
可惜歷經歲月滄桑,風雨侵蝕,各地城隍廟大多難逃劫難,毀之無存。山西全境僅存長治、榆次及芮城三處,其中尤以芮城城隍廟最為完整有名。2001年,國務院公佈了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芮城城隍廟當之無愧,赫然在列。
芮城城隍廟位於縣城永樂南街小西巷內,俗稱“南廟”。據民國版《芮城縣誌》記載,該廟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間,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1985年,該縣縣委、縣政府領導高瞻遠矚,慧眼識珠,以前所未有的文化傳承大手筆,對城隍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整,使其煥然一新,文化含量更加豐厚,文物價值更上檔次。
集宋、元、清三代古建風貌於一處,是芮城城隍廟得天獨厚的古建特色。大廟坐北朝南,兩進院落。走過山門,中軸線依次為享亭、獻殿、大殿、寢殿,前院東西兩側為廊房,後院東西兩側為廂房。大殿為宋代原構,享殿為元代建築,餘皆清代所建。
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前檐柱頭五輔作雙下昂斗拱,昂為劈竹式,螞蚱型耍頭。歇山部位的“二龍戲珠”懸板為明代製作,富麗堂皇,莊嚴肅穆,琉璃鴟吻及琉璃脊飾色彩絢麗,精美絕倫,是古建中不可多見的精品。整座大殿古樸典雅,美輪美奐,盡顯地府王者氣勢。
享亭,俗稱“看台”,位於城隍廟建築羣最南端,是歷代信眾的祭祀之處。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樑架為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柱子粗矮,柱頭施粗圓形大額枋,額枋上施四輔作單抄斗拱,斗拱碩大古樸,建築形制粗獷渾厚,具有濃厚的元代建築風格。
獻殿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單檐捲棚頂,前檐插廊,中部闢門直通大殿。
寢殿位於最北面,面闊五間,進深兩間,為單檐懸山頂。
大廟碑廊裏,陳列有北魏、北周、隋、唐、宋、元至明、清的歷代名碑、造像碑、墓誌銘等98通。館藏文物還有大型通景堆絹《郭子儀誕辰祝壽圖》屏,吳鎮、米芾、董其昌等古今名家墨筆畫卷,以及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所贈佩劍等珍貴文物。所有這些,對研究我國古代文化具有彌足珍貴的參考價值。
我國古代神祇眾多,在天為神,在地為祇,天上地下,形形色色,林林總總,不知凡幾。是神必有廟,神多自然廟廣。但為何城隍廟能自立於廟宇之林,且不同凡響,脱穎而出?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須從城隍説起。
何為城隍?
原來,古代為了抵禦外敵入侵,防止綠林匪徒襲擾,許多人口稠密、商旅興盛的地方,都會取土搬石,築起四周環繞的高牆以為屏蔽。這些高牆就是最早的“城”。為確保城門不失,人們又在城外挖壕,注水為池,稱作“城池”;無水者則為隍,即為“城隍”。城隍二字,始於《易經》:“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漢班固在《兩都賦·序》中亦記:“京師修宮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備制度。”
中國先民極擅造神,依照自己的意願,把“城隍”奉為護佑一城平安的守護神,猶如現代的城防司令。城隍最早的原型是水庸神。水庸者,是指農田中的溝渠,水庸神也就是溝渠神。《禮記·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所謂“大蜡八”,即為年終祭祀的八位神靈,水庸居其七。後來幾經衍變,水庸神破格升遷,成了城隍爺。
史載,最早受封城隍的是漢代的紀信。《長安縣誌·王曲城隍廟會》記載:“相傳楚漢滎陽之戰中,漢將紀信假扮成漢王,解救劉邦出圍,而被項羽燒死。劉邦得天下後,封紀信為十三省總城隍,在長安王曲城建廟立祠,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漢文帝、景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京師治安,朝廷頒旨,將紀信封為城隍神。
延至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明確規定新官上任三日內,必須拜謁城隍神。此後,紀信爵位愈顯,由漢時“忠祐安漢公”,至元代直封為“輔德顯忠康濟王”。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亦對城隍恩寵有加,大封天下城隍。但不知為什麼,他卻把王曲城隍降格封為僅正三品的“忠烈侯”。由公而王,由王降侯,紀信可能沒有想到,自己死後多年,還能再坐一次“過山車”。
有資料顯示,紀信是中國古代名聲最大、享有廟宇最多的城隍,從陝西、甘肅、河南、河北,到上海、江蘇、浙江、福建以及湖北、四川各地,共有大小廟宇30多處,歷朝歷代香火不絕。當然,除了紀信,還有許多戰功卓著的將帥,死後也被奉為城隍,他們在冥界繼續守護一方平安。比如三國時期的周瑜,生前為保衞東吳而戰,死後身居蕪湖城隍廟,肩負護城重任。真可謂鞠躬盡瘁,死亦不已。
對於城隍,不僅一般老百姓感恩戴德、畢恭畢敬,就連許多有遠見卓識的文人名士,負有守土之責的地方官員,也心悦誠服,稱頌有加。唐代的張説、張九齡、韓愈、李商隱等,都曾寫過為民祈福、感人至深的祭城隍文。
張説在唐中宗、玄宗朝曾任黃門侍郎、中書令,封上柱國燕國公。開元五年(717),張説作《祭城隍文》曰:“山澤以通氣為靈,城隍以積陰為德,致和產物,助天育人。人之仰恩,是關祀典。”“庶降福四甿,登我百穀,猛獸不搏,毒蟲不噬。”在他心中,城隍不僅是一座城池的守護者,而且是能驅除百邪,給萬民帶來福祉的萬能神。
對城隍的信奉,韓愈亦有同感。他稱頌城隍:“糞除天地山川,清風時興,白日顯行,蠶谷以登,人不諮嗟。”而詩人李商隱對城隍護天佑民的莫大功勞,更是推崇備至:“惟神廣扇威靈,劃開聲勢。俾犯境者,望飛鳥而自遁;此滔天者,聽唳鶴以虛聲。崇墉載嚴,巨塹無壅。今來古往,永無川竭之因;萬歲千秋,莫有土崩之勢。”
除抵禦外侮,防賊防盜,人們還希冀城隍能旱時化雨、澇至去水,保佑一方安瀾。杜牧在任黃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時,就曾作過《祭城隍神祈雨文》。他説,如果因為自己能力不逮,“治或不至,厲其身可也,絕其命可也!吉福殃惡,止當其身。胡為降旱,毒彼百姓?”他希望城隍神明察秋毫、悲天憫人,將他的苦衷上達天庭,以普降甘霖,拯救萬民。
有意思的是,大多城隍是由人間的皇帝敕封的,而有的卻是在陰曹地府考上的。清人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開卷首篇,就講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考城隍》故事。
書生宋燾,本是一介布衣,並無背景。一日病卧,忽有皂隸持牒來,催他應考。趨至一陌生府衙,只見堂上端坐着一排考官,關公亦在其中。堂下設案几,宋燾與先到的張秀才並坐待考。俄而,考題發下,乃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宋燾不假思索,揮筆而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眾考官傳閲稱許。主考官對他説:“河南缺一城隍,君稱其職。”乍聞言,宋燾驚恐不已。他説自己家有七旬老母,奉養無人,哀告奉母百年後,再聽錄用。
經判官稽查生死簿,得知其母尚有九年陽壽。關帝見眾考官躊躇不決,遂提議讓張秀才暫且代職九年,待宋燾盡孝後再赴任。九年後,其母果卒。宋燾這才如約,魂歸冥界,當了城隍。
《聊齋志異》看似詭譎荒唐,實則是作者假借狐仙鬼怪之事,狀摹人間眾生之相,鞭笞社會之黑暗,官場之醜惡。《考城隍》給世人留下了深刻思考:善為人之本,惡系罪之源。一個人如果沒有善心,即使到了陰間,別説考城隍,恐怕連跑腿的皂隸也當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