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源於漢,創於隋,完善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是我國古代重要的選官制度。經過現代教育的人們,都知道科舉選拔出的士子,封建、落後且愚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從縣試、鄉試,再到殿試,一路過關斬將,從千千萬萬同窗中間殺出重圍有多難。
我們就拿明代來説吧;
“治國以教化為先,教化以學校為本。”雖然,明代對教化極其重視,也極其喜歡修建學校,使得明朝一代不僅有府學、州學、縣學,更在衞所也建立了學校。但是,明朝可沒有“九年義務教育”,小時候上學一是要備束脩之禮做學費,二是逢年過節要給老師送點米麪糧油,這些對明朝時期佔據社會大多數的貧困人羣來説,可謂是一道難題。
還有就是,你得有錢買書,不讀書難開智。
明朝時期的紙張的是比較貴的,雖然相比於唐宋兩代,明代書籍生產規模逐漸擴大,但是根據《書林清話》中的記載,嘉靖年間的刻工刻價,大約在每500字,白銀1錢5分左右,每冊書市場價格少則一錢二錢,多則三兩四兩。而明代的銀價是比較堅挺的,購買力也強,在明朝萬曆年間,每兩銀子約可購買,2石大米,1石等於100升,按照重量換算的話,大約是九十公斤左右。如此來看,僅是買書成本就不是“普通家庭”能負擔的起的,除非是馬化騰的那種“普通家庭”。
所以,聰明的人就想到了借書來看: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 ——《送東陽馬生序》
明朝的科舉考試,共分四級,分別是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1、童試,每三年舉行一次,囊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三次考試如果能全部合格,你就可以成為生員。也就是,考前你是童聲,中了就搖身一變成為了秀才。雖然,我們都説是酸秀才,但是在古代,秀才可不簡單。全國每次童試大約錄取2萬人,分攤到縣裏,每縣大約也就十幾個名額。相當於,現在的名牌大學錄取率了。
2、鄉試,也是三年舉行一次,在當地省會舉行,考試一共考三場,當然,不是考語數外,而是考詩詞、五經(《易》、《書》、《詩》、《禮記》、《春秋》合稱五經)和時策。如能順利通過,則你就中舉,成為一名舉人了,舉人有多難中?參考《儒林外史》中的范進(沒有畫面感的話,你就想象一下,自己中五百萬的樣子),范進就是得知自己中舉後,太出乎意料,激動的差點瘋了:
范進三兩步走進屋裏來,見中間報帖已經升掛起來,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範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黃甲。” 范進不看便罷,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兩手拍了一下,笑了一聲,道:“噫!好了!我中了!”説着,往後一交跌倒,牙關咬緊,不省人事。 ——《范進中舉》
為什麼這麼激動?一是中舉就當於拿到了會試的准考證,二是舉人是有名額限定的,明朝時,每個省也就一百個名額左右。而明朝有多少人口呢?徐炳燐教授研究中,有這麼一段話:“康熙末年恢復到明末清初時的人口”“而康熙末年人口大約有一億五千萬”。
3、接下來是會試和殿試。
會試考試也稱(春閨)由六部中的禮部主持,這場考試也能考過,那麼你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基本就是前三甲了。會試的名次,並不決定你殿試的名次,殿試名次是由皇帝決定的。
而殿試則由皇帝,對你的學問親自考校,因此,這一次有點運氣成分,你不僅要文章寫得有文采、有實用性,關鍵還是得博得“聖心嘉許”。殿試後會對參考人員,排名次,分三甲,一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是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一般年少有為的進士,多為三四十歲,就這樣舉人中進士的概率還低的嚇人!平均20個進士中間,才出一個。
因為高考和進士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的考試。根據2019年最新數據顯示,其北京大學(校本部)共錄取本科新生2972人、研究生錄取2300人,清華大學本科共錄取3800餘人,研究生共錄取5825人。
在《利瑪竇中國札記》一書中:利瑪竇將科舉秀才、舉人、進士三種功名,類比於西方學士、碩士、博士的三級學位。雖然,利瑪竇此言忽略掉了中西文化存在的現實差異。但是,“科舉學位説”也不是沒有道理,不管是從年齡、錄取率還是從其考試過後的身份地位來看,其兩者都有相似性。
如果説童生試是高考,那麼鄉試就相當於研究生考試,會試相當於博士考試。而且,還是錄取率遠遠低於學士、碩士、博士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