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穩定,離不開那些個藩王在邊界的一個防衞。古今無數的朝廷對於邊防軍事力量的建設那是相當看中的,而邊防的一個任命也是必須相當慎重的,他既是自己的保護傘,也是自己可能的不定時炸彈。歷史上國家的建設,無非就是一個領土的爭奪,你的領土多,你就可能是一個大國,相應的就是人民、軍事等配套設施的強大。建國之初是着重加強邊防的建設,自己好不容易是打下的天下,要守住這天下,可比想象中的難,而這樣的責任就落在領導者的身上,就看誰能力挽狂瀾。
在我國曆史上,成就了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可算是古今少有的賢能皇帝,在大清朝創立之初,天下還未能太平,屬於是內憂外患,朝廷剛剛穩定,四周雖説已經幾乎平靜,但是對於北邊的蒙古、南邊的三藩等等,這些問題都落在這樣的一個少年身上。但是有一個跡象,那就是吳三桂的起兵,當時的吳三桂可謂是初期相當的勇猛,實力和朝廷已經可以抗衡,當時的吳三桂是先皇的派去的守邊大將,這麼多年下來,自己的實力可謂是見長,為何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最後被康熙戰勝,其中的緣由何在?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當時吳三桂的一個軍事形勢,自己的部下在剛起兵的時候就提出三個建議,第一就是快速的渡江而揮師北上,可迅速抵達北京;其二就是遏制長江這個要害之地,使得南北不能互通;而這第三就是據守關中,對於這三條建議,可謂是一個萬全之策,但是吳三桂沒有選擇,在他看來,當時的情況對於這三條建議都不合時宜。
首先對於渡江北上,自己在荊州沒有拿下的情況下,貿然北上,那麼導致的結果只可能是自己遭到荊州的偷襲,荊州這樣的一個戰略要地,沒有即使拿下讓他錯失了北上的一個良機。而要從東面進攻,首先就是自己的水軍沒有任何的優勢,而且自己舉兵東進,那麼對於自己的根據地那就失去了保障,這樣對於自己來説,一得一失也沒有必要。在北上關中的計劃中,吳三桂最不想的就是和當時的王輔臣的有所瓜葛,此舉對他無利。二是這個潼關也確實是清軍的一個強大的攻擊點,不可北上。對於康熙來説,想到這樣的情況要發生,首先就佔據了荊州這樣的要地,可見康熙的軍事才能也非一般人可比。
那麼接下里的一個問題就是定都的考慮,以當時的吳三桂來説,像昆明、成都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地方。但是像成都這個地方,它具有自己的獨有特性那就是偏安性,對往後閩南兩地的貫通沒有任何的好處,想了幾個地方,都不具備合適的條件,最後迫於無奈,選擇了衡陽,衡陽在眾多的選擇當中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於是吳三桂定都衡陽稱帝。對於衡陽,既是自己作為都城卻也是為了犒賞將士的一個無奈之舉。
而對於當時的一個重中之重的因素就是武器的一個裝備,由於自己沒能控制了進出關口,自己就不能採買一些先進的軍事設備。當時的清軍已經使用上了宏夷炮,主要是來自葡萄牙,後來進行了改良,大清稱之為紅衣大炮,在清軍中有專門的軍營來管理這些火炮。而在康熙皇帝平復吳三桂的過程中也是大量使用這種火炮,而由於吳三桂的軍事力量較弱,在這樣的火炮面前也束手無策,自己的騎兵、步兵和一點可憐的火炮,當然在康熙的紅衣大炮面前就有點吃虧了。
最後我們就來説説吳三桂額這幫盟友們,在開始起兵的時候,吳三桂是聯合耿精忠、尚可喜等一起組成同盟,可是這些勢力就是一個擺設,從開始幾乎就是吳三桂一個人在衝鋒陷陣,其它人都有坐山觀虎鬥的心理,畢竟是反叛,萬一失敗還可能留下一個活口,那些個小毛賊不久也就都讓康熙給平定了,中間有過一個朱三太子的情節,最後也是小打小鬧,而這支強大的三藩之亂,只不過是吳三桂自己在局中扮演導演和主演,從開始就是自己一個人和康熙的對抗。
對於吳三桂的從優勢轉為敗勢,這其中可見吳三桂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而康熙則能審時度勢。首先就是康熙皇帝的鎮守荊州,在吳三桂剛剛準備起兵造反的時候,康熙爺已經看到了這樣的局勢下荊州的地位,可謂有先見之明。而再一個就是吳三桂定都的無奈之舉,選擇衡陽,只是在失去荊州這樣的有利地形後的一個無奈的之舉,在建都後封賞士族,自己也稱帝登基。而另外一個關鍵點就是軍事力量的懸殊,這點之前也闡述過,而對於自己的盟友們,可謂是沒有一個真心的,一個人的戰鬥,最終落得慘敗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