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鮮于樞行楷書
《跋顏真卿祭侄文稿》
鮮于樞(1246-1302),字伯機,號困學山民,漁陽( 今北京薊縣) 人,官太常博士,與趙孟頫書法當時並稱“二妙”。
清代王頊齡書法
王頊齡(1642--1725),原名元齡,字顓士,號瑁湖,晚號松喬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區張堰鎮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進士,授太常博士。後升侍讀、侍講學士,為康熙帝講解《資治通鑑》。他嫺熟史學,觸類旁通,每講一篇,必獲康熙帝讚賞。因弟王鴻緒事累及,奉旨休致。不久又應召入京。後升工部尚書。雍正元年(1723年)進太子太傅。年84歲卒於官。雍正帝輟朝相祭,賜諡"文恭"。他天性淳厚謹慎,凡處大事常用暗喻示意或婉轉相勸,而事情往往立為改觀;又不居功自傲,提拔人才,從不願身受者知其功。著有《松喬老人稿》、《清峙堂集》、《蘭雪堂詞》等。
清代徐乾學
徐乾學(1631-1694),字原一、幼慧,號健庵、玉峯先生。江蘇崑山人,顧炎武外甥,與弟元文、秉義皆官貴文名,人稱崑山三徐。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第三(探花),官至刑部尚書。曾主持編修《明史》、《大清一統志》、《讀禮通考》等書籍。家有藏書樓"傳是樓",是中國藏書史上著名的藏書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