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崑崙關戰役中,杜聿明的第5軍繳獲了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的作戰日記,上面清楚地記錄着:關口上的三木聯隊彈藥將盡,正做垂死掙扎,其中迫擊炮小隊由於炮彈已經打光,只好把炮埋起來削竹槍作戰。引據只想説明一個重要問題,日軍精鋭師團的步兵聯隊是編有迫擊炮小隊的。
作為軍事愛好者,所看見過最流行的一篇網文,説是日軍極少裝備迫擊炮的原因就一個字:“窮”,這完全是不負責任地胡説八道。早在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日軍就對迫擊炮的戰場效能印象深刻,作為對侵略中國蓄謀已久的一支軍隊,怎麼可能忽視迫擊炮的研製和裝備呢?“再窮不能窮武器”嘛。
中國軍隊精鋭師旅的輕武器並不輸於日軍,戰場上最吃虧的其實就是炮兵火力,因為日本陸軍形成了完善的火炮體系並且炮彈充足。比如軍以上部隊配屬了野戰重炮旅團,裝備48門大口徑榴彈炮或加農炮,師團屬炮兵聯隊裝備有36門山炮或者野炮,這都屬於戰役壓制火力,還可以臨時加強。
在戰場支援火力層面,日軍的步兵聯隊轄有炮兵中隊(一般四門41式75mm山炮)、速射炮中隊(四門37mm速射炮)和步兵炮中隊(四門92式步兵炮)。而在近距離的步兵伴隨火力中,日軍每個步兵大隊有27具擲彈筒和“大隊炮小隊”(兩門92步兵炮,可直射可曲射),在近、中、遠三個射擊距離上均有特定的火炮種類。
也就是説,抗戰初期日軍的迫擊炮在步兵聯隊編成內被“邊緣化”了,一時沒有合適的配備級別。尤其是早期裝備(1936年列裝)的“九四式”迫擊炮重達159公斤,以及更早“十四年式”、“九零式”等重迫,讓步兵攜帶起來非常笨重,所以聯隊級才沒有普遍裝備。但是不代表日本人就不用了,生產出來的450門九四式中型迫擊炮全部編成了獨立的迫擊炮大隊,每個大隊24門。
因此在正面戰場的大型戰役中,日軍旅團級單位就可以加強一個甚至數個迫擊炮大隊,師團更不用説了。另有700多公斤的九六式150mm迫擊炮、九八式迫擊炮(擲彈器)等型號,則裝備了迫擊炮聯隊、獨立中隊等等,都屬於軍以上司令部掌握的直屬炮兵,在戰役中再根據需要加強給師團、旅團或者步兵聯隊。
但是這種情況在1939年以後被改變了,主要是日軍在戰場上飽受中國軍隊迫擊炮之苦(我方唯一大量裝備的火炮),而又痛感擲彈筒威力不足射程太小、步兵炮又射速太慢,所以加緊研製和列裝了“九七式”中型迫擊炮。之所以大家在早期的日軍師團、聯隊裝備明細中沒有發現迫擊炮小隊的存在,是因為九七式迫擊炮1937年才開始研製。
該炮1938年完成測試,年底首批交付部隊,直到1939年才開始大規模列裝,並且第一期產量即達600門,日軍的野戰師團所屬各步兵聯隊,都新編組加強了迫擊炮小隊(常設師團的聯隊編制6門,其它類師團4門)。該炮戰鬥全重67公斤,射程2800餘米,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為了簡化工藝以提高產量,日軍兵器部門不久又推出九七式的簡化版“九九式”輕型迫擊炮,炮管被縮短,射程下降到650米,1940年以後的新建師團大多裝備了該型迫擊炮,仍然以聯隊迫擊炮小隊的編制存在。既然步兵聯隊有列裝,那麼日軍一個師團究竟裝備多少門迫擊炮呢?我們指的是額定編制,臨時加強的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的常設師團、特設師團都為四單位制(兩旅團四個步兵聯隊),所以常設師團就是編有24門迫擊炮、特設師團16門,比如崑崙關戰役中的第5師團,每聯隊的迫擊炮小隊就是6門炮。那麼三單位的警備師團則編制有12門九七式迫擊炮,數量確實不多,其中一個因素是九七式耗彈量很大,跟日軍的戰術理念不符,日本軍部對其裝備數量進行了限制。
到日軍完成全部師團的三單位改制之後,中國戰場上的甲級師團、關東軍和太平洋戰場上的“重裝備師團”迫擊炮標準配備數量為18門,而其它類型的師團則為12門。但是在戰役中,各級作戰單位仍然會得到獨立迫擊炮聯隊、大隊的火力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