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光緒皇帝的崇陵位於河北省易縣清西陵金龍峪,作為我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座皇家陵寢,它雖不輝煌,但卻有自己的特色。

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01崇陵

崇陵是光緒皇帝的陵寢,位於清西陵泰陵的東北面約4公里的金龍峪。

崇陵於宣統元年(1909年)破土興建,民國四年(1915年)竣工,在1938年被一夥不明身份的武裝人員所盜。

崇陵的建築物數量與規模,完全依照同治帝的惠陵。建築工巧,陵園儀樹中有罕見的羅漢松和銀松。

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地宮中合葬着光緒帝和孝定景皇后,東邊的崇陵妃園寢埋葬着瑾妃和珍妃。

整個陵寢根據守衞和祭祀的需要,建築了五孔橋、巡房、牌樓門、神廚庫、三路三孔橋、朝房、班房、隆恩門、燎爐、配殿、隆恩殿、三座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頂、地宮。

02崇陵中獨特景觀

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崇陵獨到之處在於隆恩殿木構架用質地堅硬的銅藻鐵藻,被譽為“銅梁鐵柱”。

隆恩殿內有四根明柱瀝粉貼金,底部飾海水江崖圖案,柱身飾金龍一條盤繞而上,富麗堂皇。

陵園儀樹中還有罕見的羅漢松和銀松。這些樹木已成為清代陵寢古樹名木中的珍品。

03崇陵的前世與今生

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光緒十三年(1887年)三月,光緒皇帝侍奉慈禧太后謁西陵時選定金龍峪為其萬年吉地。當時,清王朝正面臨着深重的內憂外患,加之皇帝和太后之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慈禧專權,以至陵墓一直未能動工。

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崇陵工程尚未過半,宣統皇帝退位時向民國政府提出優待條件,其中第五款:“德宗崇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當時南京臨時政府的議和代表伍廷芳和各省督應允了這些條件,立即撥款趕修崇陵。

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1913年崇陵地宮先期建成,光緒皇帝的梓宮才奉安於此,同年病逝的隆裕皇后也同時葬入。1915年陵寢工程全部完成。1938年秋,崇陵地宮被不明身份的軍隊盜掘,至今,地宮內仍保留有當年盜墓的痕跡。1980年6月,崇陵地宮向國內外遊客開放,它是迄今為止清西陵唯一一座對外開放的地下宮殿。

光緒皇帝的一生可謂是十分窩囊被慈禧控制着沒有實權,就算光緒死後都沒有安寧,1938年光緒的崇陵地宮裏面寶物被洗劫一空,但是仍有兩件寶貝被光緒抓在手中,就是罕見玉石製成的翡翠環和玉把環。

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據相關典籍的記載與考古研究,光緒手中兩件價值連城寶物的主人是珍妃,光緒彌留之際痛苦難當,滿心的悲涼,對這個世界失望透底,唯一想念的就是被慈禧太后弄死的珍妃,所以仍握着這連環翡翠,見物思人。在他死後,宮中之人或許是對他的憐憫,就將這連環翡翠放在他的手中一起下葬。

來清西陵,看帝陵文化,聽唯美故事,品世態悲情。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9 字。

轉載請註明: 來崇陵,看最後帝陵奇絕,品世態悲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