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最深的一個歷史人物:明明面部白淨,偏偏被描述成面如黑炭

我想對於我國曆史比較瞭解的人來説,應該都不會對包拯感到陌生吧,那麼他在大家心目中又會是一副什麼形象呢?提及到這個問題,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説到他是一個面如黑炭且額頭有一個月牙的人,其實也難怪大家會有如此的聯想,現如今許多影視作品在以其為背景、素材進行拍攝的時候,其的形象與上述大家所聯想的相貌相差無二。

被誤解最深的一個歷史人物:明明面部白淨,偏偏被描述成面如黑炭


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歷史上其的形象並不如大家所想象那般膚色黝黑,但是為何現如今一些影視作品中他會有如此的形象呢?今天我們所講述的主要內容就是有關於這一方面的,下面就讓我來為大家進行詳細的介紹吧。

其實這還要從他的經歷還是説起,説起他的相貌可能大家有一些不相信,他的臉部不僅不黑,反而如同女性一樣白,是一個當之無愧的白面書生。而且用今天的話來説,他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官二代,他的父親憑藉着出眾的能力,在王朝內部獲取了一定的官職,雖然手中的權利不大,但是足以維持一家的生計。

試想出生在如此的家庭當中,他會曬黑嗎?此外,他的個頭也沒有大家所想象那般高大,只有不足1.6米,在上世紀70年代,相關的專家對所發現的墓穴進行搶救性發掘,因此而發現了他的骸骨,從整體的骨骼上來看,他的身高應該在1.6米左右。

在相關的影視作品中將其形容為一位六親不認且斷案精準的神人,甚至一度將其描述為宋王朝聰慧第一的人才,但是你們知道嗎?這兩個標籤也是後人所虛構的,他不僅不是一個六親不認的人,反而還是一個十足的大孝子。

被誤解最深的一個歷史人物:明明面部白淨,偏偏被描述成面如黑炭


在一次參加科舉考試獲得了不錯的成績,本有不錯的前途甚至有機會成為王朝內部的官員,但是他考慮到父母的年齡已經比較大了,身邊不能沒有人照顧,隨後便辭去了身上的官職,回到家中侍候二老,因此在當時他飽受人們的稱讚與認可,隨着父母的相繼離世,在周圍人不斷地勸説下,他才再次起身前往都城聽選。

在1037年,憑藉着自身出眾的才能,他再次被王朝授予知縣的職務,因此而正式走上了仕途,其實在相關的歷史資料中,有關於他斷案的描述只有一個,那就是牛舌案。當時一位老農前往府衙內控訴有人將他所飼養的牛舌頭割了,希望他能夠找到兇手。

在當時的社會當中,牛對於王朝來説可謂是重點保護對象,隨意宰殺都會受到嚴厲的懲罰,在經過多次的考察與走訪後,他認定這是一起仇人惡意報復的案件,在明確動機後,他經過種種權衡與考慮之下決定順勢而為,因為牛的舌頭已經被割掉,所以這頭牛就已經活不久了,於是他便勸説老農將牛宰殺,並將牛肉賣掉,但是不可以將這件事情四處聲張。

老農按照他所説的做了以後,便有人來到府衙中控訴老農宰殺耕牛,而這時他大喝一聲:你先割牛舌,隨後便控訴人家殺牛,當真是可惡,你快將事情經過一一説來!在受到如此的驚嚇後,其只好將事情經過如實稟告並認罪。

被誤解最深的一個歷史人物:明明面部白淨,偏偏被描述成面如黑炭


他之所以會在後人心中留下如此的形象,主要是因為大家認為他鐵面無私,而鐵在大家的心目中就是墨黑色,也正是因為如此,慢慢的便有了黑臉的形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82 字。

轉載請註明: 被誤解最深的一個歷史人物:明明面部白淨,偏偏被描述成面如黑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