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智鬥“愛敷衍”的熊孩子?四條建議家長請收好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家長在家與小神獸的鬥爭已經持續一個多月了。

在陪孩子學習和檢查作業的過程中,家長們會發現,檢查有形的作業比較容易:這篇作文寫了沒有?這道題做對了沒有?但是有一些積累型的作業檢查起來就比較困難了。比如:英語老師讓讀一本英文的原版小説;語文老師讓讀一整本名著、積累作文素材;政治老師讓看新聞……

家長之所以覺得查起來費勁,是因為這種作業本身就不像有文字依託的作業那麼容易看到效果,家長也不好檢查,熊孩子就不會那麼老實主動了,經常是能敷衍就敷衍。


這其中可能是兩種原因:

一是孩子真的不喜歡。比如,有些孩子對時事的確不感興趣,只感興趣他們小孩子之間聊的話題、打的遊戲。

二是人都有惰性。這件事即便喜歡,因為不好檢查,也不是每一天、每一次都做得很細緻認真,能對付一下,就偷點懶。

這都是人之常情,沒必要埋怨孩子。但又不能長期任由孩子這樣敷衍下去,將來在工作中凡是領導不檢查的都不好好做,那就永遠沒辦法在業務上主動進步了。

對於此類“愛敷衍”的熊孩子,給家長提四個建議。


01

用心引導,激發興趣


這需要家長在最初孩子開始這項作業的時候下一點功夫,激發他的興趣,同時教一些方法。

舉一個例子,語文要求閲讀《傲慢與偏見》。很多男孩子對這類作品真的沒興趣,可以理解。這時候我們怎麼辦呢?

就是家長最初那幾天要跟孩子一起讀這本書。可以和孩子各看各的,但進度得一樣,比如每天讀20頁。您要認真讀,然後找一個孩子有可能感興趣的切入點,跟他聊一聊。

比如:簡應賓利先生的邀請去他的莊園做客,那天颳着大風,下着大雨,但簡的媽媽卻堅持非讓她冒雨騎馬去,導致簡感冒發燒,病在賓利先生家了。這位母親為什麼這麼不心疼自己的女兒啊?討論一下,就這個問題深入下去,可能班納特太太這個釣魚戀愛的心思也就浮出水面了。那麼孩子就會驚歎:班納特太太怎麼這麼有心機呀!

多數孩子會因此被激發出閲讀興趣,很想知道,對其他四個女兒的婚事,她會有什麼樣的心計啊?讀下去就不那麼困難了。


02

跟蹤督促,探討檢查

每天查一下閲讀進度,讓孩子概述一下當天看的這部分的情節。然後讓孩子自己説一説對今天讀的內容有什麼新的感受,或者突然間喜歡上哪個人物了,因為哪個情節喜歡上她了。

這樣每天都有檢查,孩子才覺得這個讀書任務必須落實好,才能夠面對爸爸媽媽的檢查。同時,他也會深入地讀下去,跟父母討論,會讓他覺得有意思。將來,在沒有人督促的時候,孩子才能夠堅持讀下去。


03

獎懲並舉,適當震懾

很多事情不能只有獎勵,沒有懲罰。人都有惰性,如果孩子連續幾天都讀得不太認真,那我們就要想辦法抓個現形了。您可以找一天自己先悄悄地把他今天大概要讀的內容認真看一遍,等到您檢查孩子,他又敷衍您的時候,就一環扣一環地沿着孩子胡編的那個方向接着往下問。三問兩問,他就露餡了。

我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我要求學生假期裏自讀名著,開學時口試檢查。有個男孩説他讀的是《家》。孩子以為我沒規定必讀哪幾本書,他們讀的書我不一定都看過,就想矇混過關。從我一開始問他《家》裏有哪幾個人物,他回答得就不對,但是那孩子特別鎮靜。

於是,我也不動聲色地接着問他:“**人物你最喜歡他的原因是什麼呀?哪些情節讓你喜歡他啊?”他又接着編。同辦公室的老師聽着我這麼問他,都快樂噴了,覺得他像替巴金先生創作似的。我就這麼環環相扣地問了他將近十分鐘,最後才説:“孩子,你以為我們都沒看過《家》嗎?你要是沒看,可以直接説‘我沒看’。但是你這樣胡編就是品質問題了。”那孩子一下臉色就變了。

後來我説:“給你一個星期時間,回家重讀,《家》也沒有多長,等你讀完了,下週我給你一次機會重新檢查。”這件事發生在那孩子剛入學一年級的寒假過後。抓了這一次現形,把他嚇得夠嗆。以後那幾年再也不敢跟我耍這種小花招兒了。我提的每一個要求都能認真落實了。

所以我覺得家長對孩子也應該是,抓他一回,不動聲色地引導,讓他説到最後,突然間意識到,完了,我被戳穿了。他以後就知道不能輕易耍小聰明、耍花招了。被戳穿了之後,實在是沒臉見人,太慘了。所以您這麼震懾一次,能管用好長時間。


04

成就展示,事半功倍

如果孩子讀得很認真,效果還不錯,建議您給他找個平台展示一下。比如,咱們現在都隔離在家裏了,要每天給老人打電話。您就跟老人事先溝通好,讓老人告訴孩子:“我特別想看你正在讀的那本書,但眼花了看着費勁,你能給我講講嗎?”

讓孩子每天有個任務,要打電話給姥姥講。講完之後,最好姥姥能再追問他幾句,或者誇獎幾句。這時候,孩子會特別有成就感。這樣他就讀得很有動力。

當然不一定是給老人講,也可以給親戚的孩子講,比如朋友中誰家的孩子比他稍微小一點的,也可以給孩子個任務,每天給那個朋友家的小弟弟講書裏的故事,像講評書、講連續劇似的。讓他帶着這個任務去讀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聲明:本文由親子讀寫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複製或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