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 | 周國平:人工智能與人的全面發展

運用和享受自己的精神能力,思考,愛,向善,人生的意義和幸福即在於此,如果都被機器人取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人工智能是最時髦的新科技,雖然尚未實際運用於教育,但是,這方面的遐想已經很多。那麼,我不妨也來遐想一番。我相信人工智能將來在教育上有所可為,但是必定有其限度,這個限度是,它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學習的過程。這裏的關鍵在於,什麼是教育,教育的目標是什麼。在我看來,不管教育發生怎樣的變化,它的本質始終是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長,因此目標始終應該是人的全面發展。那麼,我們要問的是,人能夠依靠人工智能讓自己全面發展嗎?而這又取決於,人工智能能夠真正具備人的各種精神能力嗎?

  現在人們談論得比較多的是,人工智能能否達到甚至超過人類智能,我想把問題拓寬一些,因為人的精神能力不限於智能,還有情感和道德,我們來討論一下這三者的情況。按照我粗淺的理解,人工智能的基礎是算法,就是把信息數字化,通過處理大數據找出其中的邏輯。因此,凡是不可數字化的因素,都在人工智能的權限之外。

  先看智能。人工智能的強項是智能,這從命名就可以知道。人類智能的核心因素是什麼,是知識、邏輯、記憶力,還是直覺、靈悟、想象力?愛因斯坦認為是後者,想象力比知識重要,是創造的源泉。那麼,如果後者無法數字化,人工智能就始終欠缺人類智能的核心因素。比如説,人工智能可以把迄今為止相對論領域的全部知識數字化,但是首先得由愛因斯坦發明出相對論,人工智能發明不了。

  再看情感。我傾向於認為,人工智能不可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情感。人類的情感有各種外在表現,主要是表情、語氣和話語,人工智能可以通過視覺影像、語音、文本加以識別和模擬,形成一種情感的外觀,從而讓人類根據自己的體驗賦予它們以情感的涵義。但是,這與人工智能自身擁有情感是兩回事。只有活的生命體才能真正感受快樂和痛苦、期待和恐懼、愛和恨這類情感,而人工智能永遠不可能成為活的生命體。

  道德的情況與此類似。人類道德的基礎,一是作為生命體對其他生命體的同情心,二是作為精神性存在的尊嚴感。人工智能最不可能擁有的,就是生命和靈魂,因此不可能形成道德良知。

  人的精神能力,包括智能、情感、道德,從根本上説,都是建立在人的主體性基礎之上的。我説的主體性,是指每個人都具有對自身同一性和延續性的意識,是一個擁有自我意識的“我”。是我在思考,我在愛,我在向善。人工智能之所以不可能真正具備人的精神能力,根本的原因是它歸根到底是機器,不是主體,不可能擁有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意識。

  所以,我的結論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不管人工智能多麼發達,人的全面發展還得靠每個人自己。這真是好事。笛卡爾説:我思故我在。我們還可以補充説:我愛故我在,我向善故我在。運用和享受自己的精神能力,思考,愛,向善,人生的意義和幸福即在於此,如果都被機器人取代,活着還有什麼意思?

  近年科技方面最轟動的新聞,是馬斯克的公司展示了植入腦機芯片的小豬。這家公司的願景是,通過植入芯片把人腦與計算機聯結起來,實現雙向信息交換。有人為之歡欣鼓舞,認為這個願景實現之後,學習就是一件極其簡單的事了。比如説,你不用再閲讀,只要把文本信息直接傳遞到你的大腦芯片上就可以了。且不説這個所謂願景能否實現,即使能夠,我相信大多數人也會拒絕採用的。把大腦變成大量文本的儲存器,放棄閲讀本身的種種快樂,這是懶人的理想,而結果則是成為蠢人。(周國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6 字。

轉載請註明: 晨讀 | 周國平:人工智能與人的全面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