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寒假“餘額”已不足,全國各地中小學生即將迎來開學日。“雙減”後的第一個長假,孩子們如何度過備受關注。中小學生這個寒假過得怎麼樣?
上週,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受訪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雙減”後的第一個寒假,自主在家學習、堅持體育鍛煉、幫忙做家務是中小學生假期生活三大內容。60.6%的受訪家長感到身邊大多數孩子在這個寒假實現了減負。也有64.4%的受訪家長對孩子能否自主有效學習表示擔心。
受訪中小學生家長中,孩子在讀小學1-3年級的佔37.3%,讀小學4-6年級的佔36.1%,讀初中一二年級的佔16.8%,讀初三的佔9.8%。
60.6%受訪家長感到身邊大多數孩子在這個寒假實現了減負
北京中醫藥大學大四學生李之彤(化名)有一個弟弟,在上小學六年級。她介紹,今年寒假弟弟的作業很少,完成起來輕鬆很多。“‘雙減’前,每到放假都會領很多卷子,這次就只有寒假作業手冊”。
李之彤介紹,玩、家務、體育運動、個人興趣填滿了弟弟的這個寒假。“每天都會出門踢足球或打籃球。在家時會跟着做家務,像掃地、墩地、刷碗,還和媽媽學起了做飯,家裏大大小小的活兒他都樂於參與”。
她説,學校還以必做結合選做的形式,向學生徵集寒假“冬奧”作文,弟弟非常關注冬奧會,“創作”動力十足。“弟弟喜歡看課外書,尤其是歷史類、懸疑類的,這個假期讀了不少這方面的書籍”。
馬一菡(化名)今年讀小學四年級。她的媽媽向記者介紹,假期裏孩子每天只花半個多小時就能完成學校作業。此外,她每天額外給孩子佈置作業,保證寒假裏的學習生活充實。“孩子性格外向,喜歡玩,額外留作業是不讓她玩得太‘瘋’。我也會經常帶孩子出門運動,比如滑旱冰。孩子平時在家也會幫大人刷刷碗、收拾屋子”。
北京西城區家長寧馨(化名)的兒子今年讀初一,這個寒假,平均每天只需不到1個小時,就能完成全部書面作業。課餘時間多了,孩子每天都能做一些喜歡的事情,比如聽音樂、看新聞、觀冬奧、研究美食。還要打卡體育鍛煉項目,像仰卧起坐、平板支撐、跑步等。因為熱愛公益,假期裏還有計劃地參加了社區志願者活動、冬奧小導遊公益活動等。
這個寒假,孩子們的時間都是怎麼安排的?數據顯示,自主在家學習的情況最多,比例達到61.2%,其次是堅持體育鍛煉(55.3%),第三是幫忙做家務(48.4%)。之後主要還有:參加社會實踐(36.1%),閲讀課外讀物(35.0%),發展興趣愛好(27.8%)。此外,也有21.5%的受訪家長給孩子安排了學科類補習,20.3%的受訪家長安排了興趣班。
通過觀察,60.6%的受訪家長感到周圍大多數孩子在這個寒假實現了減負,有39.4%覺得實現的是少數。交互分析顯示,受訪初三家長感到實現了減負的比例相對較低,為54.4%。
64.4%受訪家長擔心孩子不能自主有效學習
李之彤對記者説,弟弟的成績一直在班級名列前茅,加上北京市的鎖區政策,升學壓力不大。這個假期老師留的作業少了,有了更多時間,能夠拓展興趣、做家務、做運動,也有更多時間玩網頁遊戲了。同時她也表示,平時大人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情,很難一直陪伴孩子,經常擔憂怎麼能更好地安排孩子的空閒時間。“孩子們大都不喜歡在課餘時間學習。我們儘量多讓弟弟看他感興趣的課外書,有效安排時間”。
劉月(化名)的孩子今年上小學六年級。這個寒假孩子做作業的時間大大減少。她坦言,自己平時很忙,輔導能力也有限。對孩子的規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律性都比較擔心。“假期裏課業任務少,孩子玩心大,有點擔心成績會下降”。
對於這個寒假,家長們有什麼顧慮?64.4%的受訪家長坦言擔心孩子不能自主有效學習,48.3%的受訪家長擔憂學習任務輕,孩子成績下降,41.3%的受訪家長坦言孩子缺少人手看護,32.9%的受訪家長表示不知如何有效安排孩子時間,25.6%的受訪家長直言假期全程督娃學習,更累了。
解決陪伴孩子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北京某公立中學的李老師表示,“雙減”後的這個寒假,學校作業少了,學生空閒時間多了,家長就得安排好這些時間,確實增加了家長責任。學校還佈置了一些素質拓展類的作業。但因為沒有硬性要求,又很費精力,加上一些家庭並不具備做實驗拓展類活動的條件,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落實得很好。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發展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立國教授建議家長,換個角度來看,學習能力的提升不一定非要通過做重複性的作業來實現。參與多樣的活動能夠提升綜合素養。例如志願活動、科技競賽等,對培養社交能力、科學素養、思維素養,以及提高學習成績都有幫助。
李立國認為,在陪伴孩子這件事上,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包括社區和街道,可以在寒假做一些教學拓展活動,比如開辦音樂和美術類的社區興趣班,結合冬奧安排體育鍛煉和知識拓展等。
他也提醒家長,認為孩子需要長時間陪伴本身是把“雙刃劍”。“要警惕出現孩子至上的情況:家庭的一切都要為了孩子而讓路,完全以孩子為中心。家長與孩子是夥伴的關係。可以讓孩子更多參與到家庭生活中,逐步承擔家務。不僅給家長減負,更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潘澤強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