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大東亞共榮圈

大東亞共榮圈
早在第二次近衞內閣成立時,1940年7月26日提出“基本國策要綱”,聲稱要建設大東亞新秩序,而共榮圈的説法是外相松岡洋右在發言時第一次提出的。1942年1月21日,東條英機宣稱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説要在日本的領導下,使大東亞各國家和民族得到共存共榮。他還説,日本進行的侵略戰爭是反對歐美殖民主義者對亞洲人民的迫害的。
誠然,歐美的殖民主義者在東南亞做了太多的壞事,踐踏了這些國家的主權,掠奪當地的資源,所以,東南亞的一些要求獨立的團體在戰爭初期欣然地看到不可一世的歐美殖民者如何狼狽逃竄(甚至有的和日本人合作過,但後來都成了抗日分子)。但他們對日本侵略者的嘴臉看得還是很清楚的,譬如,荷蘭殖民者要招募城鄉自衞隊志願者時,報名者達十萬,遠遠超過了原定的一萬八千人。在馬來亞日軍甚至找不到一個合作者。而且,滿面假笑的劊子手不久便暴露出其猙獰面目。
日本史: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佔領軍不僅瘋狂掠奪當地的資源,驅使當地老百姓做苦役,而且凌辱婦女、屠殺平民。人民淪為日本人的奴隸,連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在發生饑荒的年頭,日本軍隊照樣橫徵暴斂,將稀少的糧食強行徵收,致使當地人民餓死無數。而且日本除了保持軍事物資的橡膠生產外,為了保證軍糧供應,強制將咖啡種植園及生產茶葉、煙草等經濟作物的土地變為農田,招致了當地人民的極大不滿。在緬甸日本不買南緬的大米,造成南緬大米過剩,北部卻陷入饑饉,傳染病大肆流行,日本侵略者採用屠殺來制止瘟疫,當然是怕自己軍隊被傳染。本來糧食不能自己的馬來亞,饑荒和瘟疫比緬甸有過之而無不及。
日本史: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軍隊在東南亞也實行了臭名昭著的大屠殺。由於新加坡的華僑曾經組成抗日義勇軍有效地阻止過日軍的侵略。1942年2月15日,日本的第25軍佔領了新加坡後,實施了有組織、有計劃的屠殺行動。屠殺波及整個馬來亞和新加坡,屠殺的對象是華人,日本軍隊根本不做調查,瘋狂屠殺,僅在新加坡一地就殺害了數萬華人。
日本的強制勞動的殘酷程度一點兒不比屠殺差。強制勞動必然伴隨着虐待。最著名的事件就是所謂的“死亡之路”(或稱死亡鐵路)。日軍在1942年7月開始修建提供泰國對緬甸的陸路運輸的從農普拉德卡到坦比沙亞間的鐵路。這條鐵路長415公里,穿越熱帶雨林和山區,地質變化複雜,氣候惡劣。
日本史:大東亞共榮圈

日本使用了盟國軍隊的俘虜6.1萬人,勞工25萬人,用暴力強迫他們進行非人的勞動。1943年這條鐵路通了車。而戰俘卻死亡了12399人,勞工死亡了9萬人。説這條鐵路是戰俘和勞工的白骨鋪就的,一點兒也不誇張,英國曾以此為素材,拍攝了著名的電影“桂河大橋”。1995年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週年的時候,日本電視台曾播放過日本記者採訪當年的英國戰俘,這些年逾古稀的老人提起當年遭受的迫害,激憤之情仍溢於言表。
在行使殘忍暴力的同時,日本又使用了欺騙的老手段。既然日本説要將東南亞的人民從歐美殖民者手中解放出來,就不能不作出允許其獨立的舉動。東條英機曾承諾要讓菲律賓和緬甸獨立。本來菲律賓在1935年11月已經建立了菲律賓聯邦共和國,美國允許其在10年後的1945年獨立,如果日本不允許菲律賓獨立就太説不過去了。
日本史:大東亞共榮圈

1943年5月31日的御前會議決定讓緬甸和菲律賓獨立,但其他被佔領地區則被納入日本的領土。1943年8月1日,日本批准了緬甸獨立,10月14日又批准了菲律賓共和國成立。但這不過是表面文章,其實這兩個國家所謂的獨立和主權在軍事、外交、經濟等方面依然被控制在“帝國有力的把握之下”。奇怪的是日本有些人卻置事實於不顧,現在依然堅持他們是解放者。日本的有識之士指出,菲律賓本來就是要獨立的,説日本人是解放者簡直是不懂歷史。
日本史:大東亞共榮圈

1943年11月5日到6日,日本召開了所謂大東亞會議。東條英機、偽“滿洲國”國務總理張景惠、偽“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汪精衞、泰國代首相、菲律賓總統、緬甸主席、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腦等出席了會議。會議通過了“大東亞共同宣言”,宣稱要將大東亞從歐美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更可笑的是居然説要為世界和平作貢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2 字。

轉載請註明: 日本史:大東亞共榮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