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13日,橫城反擊戰正式打響。志願軍副司令鄧華指揮第39、第40、第42、第66軍向橫城、原州方向實施反擊,一舉擊潰進展至橫城以北的南朝鮮第8師。
敵美第2師奉命增援,但下場卻更為難堪,一支主力裝甲營在半路被志願軍伏擊,連前線都沒到,就幾乎打了個全軍覆沒。
南朝鮮主力吃了敗仗就開始瘋狂後撤,一向自大的美2師也顧不得臉面,在空軍的掩護下狼狽逃離戰場。志願軍趁勝追擊,一舉殲敵1.2萬餘人,打得東線的聯合國軍全線動搖,被迫後撤26公里。
憤怒的李奇微則把戰役的責任都推給了南朝鮮的部隊,認為是他們的潰敗和後撤導致了美軍的失敗。
李奇微甚至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形容友軍在橫城的表現:“南朝鮮的部隊幾乎把志願軍看成了天兵天將。腳踏膠底的志願軍士兵如果突然出現在南朝鮮軍隊陣地上,總是把許多南朝鮮士兵嚇得頭也不回地飛快逃命。”
不過和老上司麥克阿瑟不同的是,李奇微不只是靠嘴皮子打仗。在橫城的大潰敗後,這位美軍名將並沒有大亂方寸,反而對整個戰局有着自己的獨特判斷。
三次戰役後,志願軍兵力和補給的運用已達極限。李奇微明白,橫城反擊戰的勝利並不能解決志願軍這一困局。所以在這個最為關鍵的時候,聯合國軍必須在失敗的局面下,保住一張“反擊”的底牌,而這張底牌就是砥平裏。
砥平裏位於38線以南40英里,是美軍前線的交通要塞。失去砥平裏,意味着美第9軍右翼空虛,整個聯合國軍的戰線都會因此龜裂,李奇微籌謀已久的進攻計劃更是要宣告徹底破產。“志願軍一定會進攻砥平裏,而美軍也一定要守住砥平裏,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這是李奇微在橫城反擊戰後,最為堅定的一個想法。
當時防守砥平裏是美第10軍23團,在得知橫城方向的敗報後,團長弗里曼就制定好了撤退計劃,甚至命令戰士把行李都打包好了。但令弗里曼沒有想到的是,他最後等到的不是撤退的命令,而是一份死守砥平裏的計劃。
李奇微給第10軍軍長拜爾斯下了死命令:“你要是撤出砥平裏,我就先撤了你!”同時李奇微還讓位於文幕裏的美第2師28團即刻向砥平裏增援,美第9軍、英第27旅和南朝鮮第6師向砥平裏和文幕裏之間移動,封閉美第10軍前面的空隙。
在砥平裏這個不起眼的村莊裏,李奇微幾乎砸下他手中能夠調動的所有部隊。
在橫城反擊戰取得勝利之後,鄧華便將砥平裏定為了下一目標。按照常規,美2師和南朝鮮第8師都已經後撤,砥平裏防守的美軍為了避免成為孤軍,必然會選擇南逃。如果這個時候志願軍追上去在運動戰給予打擊,將會是擴大戰果的最好機會。
而彭德懷也在2月12日給鄧華及39軍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發的電報中提到:“偽八師已大部就殲……戰役口子已經打開,敵人可能動搖,最好以一部於正面抓住砥平裏之敵,將主力插至敵側後去,乘敵撤退時,在運動中殲滅之。具體部署由鄧考慮決定之。”
戰機稍縱即逝,留給鄧華考慮的時間並不多。志願軍當時估計砥平裏守軍至多為4個營,且只有野戰工事,防守力量較為薄弱。所以鄧華在接到彭德懷指示後,當即命令40軍第119師配合第39軍主力和第42軍第126師,準備於13日晚圍殲砥平裏之敵,並由119師師長徐國夫統一指揮。
但接到命令的徐國夫心情卻有些沉重,他面臨兩個棘手的難題。一是志願軍進攻砥平裏的5個團,分別來自3個師1個軍直,既沒有集結,通訊聯繫又很難接通,很難實現統一指揮。二是進攻命令下達倉促,志願軍對於砥平裏的敵情和地形並沒有詳細的掌握,這就等於是在打一場沒有準備的仗。
徐國夫曾向東線指揮部請求延緩總攻時間,以便協調參戰部隊,熟悉戰場情況,但得到的回覆卻是:“敵情不過是一兩個營,可能已經逃跑了一部分,必須迅速抓住敵人,不能拖延。”
在接到最終的命令後,徐國夫便召開前線指揮員會議。但因為戰局膠着,5個團團長只到了3位。不過42軍375團副團長李文清卻帶來了砥平裏的真實情況,敵人兵力絕不止兩個營,並且他們沒有任何企圖逃跑的跡象,而是擺出了堅守的架勢。
徐國夫立即將情況向上級報告,卻沒有得到回應。而接下傳來的消息更是讓徐國夫惱火,炮兵42團遭遇敵人空襲,不能按時參加戰鬥。125師的375團也暫時失去聯繫,進攻集團實力大打折扣。
但因為預定的進攻時間已到,徐國夫只能命令119師356,357團和120師的359團2300多人在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向砥平裏發起攻擊。
戰鬥開始之初,志願軍進攻較為順利。356團,359團先後攻佔了砥平裏東南的幾個高地,357團也有進展。但入夜之後,攻擊部隊便遇到了頑強阻擊,幾乎每個高地都有敵人佈防,且炮火支援和輕重火力也比較強。
戰鬥越來越艱苦,志願軍戰士充分發揮了夜戰的特長,將敵人的碉堡工事一個個摧毀。但與此同時,我軍每攻下一個高地,都要付出極大的傷亡。徐國夫曾這樣回憶砥平裏的戰鬥:“我們的每一排,幾乎都有因為堵碉堡槍眼而犧牲的戰士。”
砥平裏戰鬥持續兩晝夜之後,外圍陣地均被我軍佔領,敵人退縮在不到兩平方公里的起伏地帶,憑藉房屋,據點式工事及強大炮火頑強反抗。敵人困獸猶鬥,而志願軍戰士已沒有專門對付坦克的重磅手榴彈和爆破筒,只能拿着輕武器進行攻堅。
而敵人的真實情況也遠不止情報説的那樣只有不到2個營,而是4個步兵營、1個炮兵營又1個炮兵連、1個高炮連和1個坦克中隊,總兵力高達6000餘人,與志願軍進攻部隊相比人數並不處於絕對劣勢,且擁有強大的炮火支援。
這樣火力不對等的攻堅戰,註定需要付出巨大的傷亡。40軍參加攻擊的3個團傷亡人數達到了1830多人,其中349團3營幾乎全部傷亡。
砥平裏久攻難克,且敵人的增援部隊在飛機、大炮、坦克部隊的掩護下,發瘋一般的向砥平裏增援而來,志願軍的阻援戰鬥同樣艱苦。
15日上午,鄧華決定向前線增派援軍,並再次下達強攻砥平裏的命令。同時鄧華還致電40軍軍長温玉成,讓他統一指揮參戰各部隊,16日務必拿下砥平裏。但是令鄧華沒有想到的是,電話那頭的温玉成語氣強硬地説:“我建議所以參戰部隊立刻撤出戰鬥。”
40軍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隊,而從鴨綠江一直打到砥平裏的温玉成,對美軍也有着非常清醒的認識。砥平裏戰鬥敵人阻擊頑強,增援部隊又如此不惜代價,很明顯就是抱定了殊死一搏的決心。志願軍在沒有重武器的情況,以野戰方法倉促攻擊固守據點之敵,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並不明智。
温玉成態度堅決,認為強攻砥平裏既然沒有取勝把握,就應該及時改變戰略,不能把本都摺進去。下級將領這樣在電話中“抗命”,一些脾氣差的首長可能就要直接開罵了,但鄧華卻沒有這樣做。
這位身經百戰的志願軍副司令,在瞭解完一線的戰情後,進行了非常冷靜的分析和判斷,並沒有固執己見。鄧華告訴温玉成:“你不要放下電話,我現在就跟彭總請示。”而彭德懷最後的命令也是:“同意立即結束砥平裏的戰鬥。”
2月16日拂曉前,志願軍進攻部隊撤出戰鬥,前出至原州附近之各軍也同時向北轉移,向龍頭裏(砥平裏北)至橫城一線及北至洪川東西一線以南地區集結。至此,第四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結束。
戰後,鄧華主動為自己的判斷和指揮失誤進行檢討,但卻給予了志願軍參戰部隊極大的肯定,他親自打電話給一線總指揮徐國夫,説到:
“你徐國夫果然沒讓敵人跑掉啊!雖然我們判斷有誤,但你們打得不錯。你能及時調整部署,隨機攻擊,不愧是個老打仗的。我們前線指揮員就應該這樣,隨機應變,敵變我變,處變不驚才行。雖然我們付出代價不小,但這個責任在我,在我的指揮部,由我來承擔責任。後續部隊上來後,我馬上給你把減員補齊……”
砥平裏戰鬥,雖然沒有達成預期的作戰目標,卻成為了抗美援朝中志願軍另一面的真實寫照。温玉成敢於“戰場抗命”,在準確判斷戰局形勢後,大膽提出自己的建議。而鄧華能夠聽取下級的意見,敢於承擔責任,更是難得。徐國夫就曾回憶説:“聽了鄧華的話我很激動,我為他敢於承擔責任的態度表示欽佩。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
砥平裏戰鬥總的戰略是對的,這是一個足以扭轉全局的點,要不然李奇微也不可能下令美軍不惜一切代價死守和增援這裏。但這場戰鬥,因為發起的時間較為倉促,敵情變化較大,所以志願軍的攻堅行動才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