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困在“算法”裏的孩子
“原本把手機留給孩子是想方便聯繫、開闊孩子視野,沒想到她沉迷於刷短視頻。”
“連續滑動幾個視頻全與遊戲相關,不想看都不行。”
“孩子抱着手機刷個不停像是中了毒……”
……
這是來自許多家長的困擾,更是青少年們目前所面臨的難題:當他們埋頭在自己喜歡的信息上不亦樂乎的時候,殊不知,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被困在“算法”裏的孩子
近年來,互聯網平台的內容推薦方式屢屢引發爭議。有些短視頻平台、新聞客户端和社交媒體以“算法”為核心進行內容推薦,表面是為迎合觀眾喜好,實際卻被資本操縱,遵循“流量為王”的利益邏輯,向觀眾推薦獲利最大化的內容產品。甚至有些APP平台傳播的內容不乏低俗、惡趣味信息,這些價值觀導向錯誤的內容嚴重污染網絡生態,並且誤導用户心理和社會風氣。
青少年作為特殊的用户羣體,價值觀尚未健全,缺乏識別正確價值觀的能力,極易掉進互聯網平台設置的“算法陷阱”裏。而這些困在“算法”裏的孩子,對信息的選擇範圍越來越窄,不僅難以靠自己走出來,久而久之,易形成扭曲的價值觀,成為資本逐利的犧牲品。
讓孩子走出“算法困境”已成為當下社會的重大課題,需要社會各界合力破解。首先,互聯網平台應對系統進行更新升級,設置“關閉算法推薦”的選項,給用户自主選擇觀看內容的權利。在“算法”設置上面,除了資本利益以外,也應考慮社會公益,承擔社會責任,向用户傳播正確價值觀導向的信息。
面對“算法”產生的社會問題,相關政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儘快完善管理制度和相關法律法規,對互聯網平台進行精準監管。針對負面信息的惡意傳播,應形成懲罰機制,嚴厲打擊相關責任人,起到有效的警示作用。
對青少年來説,提升網絡素養是互聯網時代的重要一課。學校可以設置網絡素養相關課程,普及網絡生態知識,讓學生了解互聯網的利與弊,避免被負面內容帶偏、誤入歧途。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孩子的陪伴和關注,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上網習慣。
作者:張婉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