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寒衣詩詞6首,看看唐朝女子寒衣製作的艱辛,和她們的愛
寒衣,就是秋冬的衣裳。不到天冷,不知道衣裳的重要。人類最重要的文明就是卸去了原始的皮毛,但這個進化是如何形成的,到現在也沒有生物學家和考古學家給出信服的答案,只留下細微的毫毛證明人類祖先可能擁有一身可以禦寒的毛髮。
然後有人類的語言和記憶史,文字史就可以看到衣裳對人多麼的重要。人的一生為衣食奔波成了最重要的生存活動。食品用來提供身體內部的熱量,衣裳用來提供抵抗外界的寒冷與傷害。最初的衣裳是樹葉,動物皮毛,然後發展到用植物的纖維編織成布,又發展到用來識別身份的標誌。但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冬天的保暖。狩獵所獲得的動物皮毛,不夠平均分配,很顯然不論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最保暖的動物皮毛註定是少數人能夠享用的。
那麼普通人的秋冬該怎麼辦呢?往衣裳裏填充各種樹葉,植物的絮,纖維,以獲得隔絕冷空氣的保暖效果。實際社會發展到今天,沒有任何一件衣服可以滿足人可以完全無視冬天存在的感覺。富庶的商品社會,寒冷驅動我們不斷買買買,直到冬天完全離開。
古人的秋冬分外有生存的麻煩。化纖纖維發明之前,從動植物身上獲得纖維,紡織成布匹,做成衣裳,有個最大的特點,新的好看,且暖和,但是遇到潮濕和雨雪,就變得容易腐壞,不耐保管,而且失去保暖效果。但是保暖的衣裳是生存的剛需,在沒有工業化的古代,一件冬天衣裳的製作是件辛苦勞累的事。
但是中國的女性憑藉愛和毅力,為家人不斷手工製作衣裳,年復一年。
在明朝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和棉布紡織之前,中國人日常的衣裳纖維來自葛,麻,蠶絲。而以前兩者最為普通。要經過搗,錘,抽絲,紡織,獲得布匹之後再加工成衣裳。城市中的人,或可以買到成型的布匹,進行加工,但衣裳的製作需要手工縫製,所以我們在唐朝的詩裏大量看見這種寒衣製作的片段過程。
“南陌徵人去不還,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雲度,烏鵲橋邊一雁飛。”宋朝宋之問《明河篇》節錄
在唐朝,家家户户幾乎都有織機,而且這首詩裏,是搗絲之後,在上機紡織。除了極其富貴的家庭,有下女完成這些工作,幾乎從搗絲到做成衣裳,都是主婦一手完成。
“劍外從軍遠,無家可寄衣。
散關三尺雪,迴夢舊鴛機。”唐朝李商隱《悼傷後赴東蜀闢至散關遇雪》
李商隱雖然是小官僚,但他歷來都是在有權勢的節度使幕府中擔任要職,所以應該是不可否認的中產階級家庭。但是他的衣裳,是需要妻子在織布機上織布完成,然後做成厚厚的棉襖寄給他。
“光陰流轉忽已晚,顏色凋殘不如昨。
萊妻卧病月明夜,不搗寒衣空搗藥。”唐朝白居易《秋晚》
那麼白居易也是唐朝朝廷一位官僚,當然他也不屬於權貴,他的冬天的衣裳也應該是由妻子紡紗織布,搗絲搗練做成。不過這一年,他的妻子老且病了,按道理做衣裳的妻子,她卻無力打點勞作,在吃藥。
所以李白有“長安一片月,萬户搗衣聲”的美句。
這個搗衣,不是棒槌洗衣服,是準備搗絲,做秋冬的衣裳,而且是一個時代的生活狀況,就像東北冬天儲存大白菜一樣普遍。
那麼就涉及到一個問題,過去女子製作冬天的衣裳要花掉多少精力和時間和體力?
從麻葛搗成絲,大約兩天,從絲紡織成布,大約一個星期,從布匹裁剪製作,最快也要兩到三天,這個中間若涉及染色,花紋,做衣裳後繡花,一件衣裳大約就是半月的功夫,在加上配套的帽子鞋襪,需要一個月。如果想多做兩件,那麼犧牲的就是睡眠時間。
所以一件寒衣的製作包含無盡的辛苦,卻也是辛苦裏最温柔的牽掛疼愛與相思。而通常這些是由母親和妻子孤獨完成。
“石城花暖鷓鴣飛,徵客春帆秋不歸。
猶自保郎心似石,綾梭夜夜織寒衣。”唐朝杜牧《越中》
唐朝尚武,邊疆遼闊,幾乎每家都有男人在邊境上,又唐朝開放開明,有無數的學子官員商人奔波在路上,唐朝那時沒有現在這樣繁榮的商品經濟,至少沒有現在到處都有的成衣鋪,男人的食品可由他所在的地方供給,但是衣裳,尤其冬天的衣裳,在有限的發放後,靠的是家人的愛心。
好在驛站發達,女性做好了冬衣,通過郵寄寄往丈夫,兒子所在的地方。
因為前線北方風雪,朝廷緊急需要寒衣,那麼很多婦女聞聲而動,幾乎是用盡了體力,熬夜趕衣裳,早上在寒風裏等待驛站發往北方。
“明朝驛使發,一夜絮徵袍。
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
裁縫寄遠道,幾日到臨洮?”李白《子夜四時歌冬歌》
那麼那衣裳裏並沒有絮棉花,因為棉花在唐朝還沒有出現。這麼短的時間,主婦們必定是拿了家裏最好的保暖材料往裏面塞,沒準還有自己的被窩和襖子裏的填充物。
以一家之力保全男人的生命和冷暖,心意都在寒衣裏。雖然第二年的冬天,必須要做新的。
寒衣在古代是生存的大件,衣食住行的衣,就是冬天的衣裳。蘆花也是當時最好的填充物之一。只是在棉花流行之後,人們才發現,蘆花的保暖效果是那樣寒磣。
在唐朝,人力和物力是這樣的有限,一件寒衣,可能就是一個人一個冬天甚至幾個冬天最重要的衣裳,所以送給朋友寒衣是真誠而昂貴的心意。
所以接到衣裳的人生出無限的感動。
“道傍高木盡依依,落葉驚風處處飛。
未到鄉關聞早雁,獨於客路授寒衣。”杜牧中途《寄友人》
雖然不清楚他是送與方還是接受方,但是這件事總是落到心底的。唐朝的李商隱十八歲之前,都沒有穿過厚實的棉襖,這是因為他父親早死,母親多病,又有許多為成年的姐妹兄弟。所以十八歲的他感動大哥令狐綯給他送的綿衣。他們兄弟交惡,但是李商隱卻一生記得。
在古代,很多人都有寒衣情結,因為它讓人記得家的温暖,母親和妻子的艱辛。
尤其是在唐朝和唐朝之前,一件寒衣,不僅僅只是心意,那是包含了太多女性的辛苦和願望。
宋朝之後,手工業進一步發達,棉花也逐漸推廣。普通的家庭女子,可以買到成品布匹,在上面進行裁剪加工,整體來説,寒衣的製作沒有唐朝那麼辛苦。正是因為如此,寒衣節,從唐朝九月的授衣節推遲到十月,而有餘力的家庭,開始給祖先燒寄衣裳,以表達不忘。
這是十月寒衣節的來歷。
明朝朱元璋以官方命令推廣棉花種植與紡織,基本解決了普通人可以用棉花保暖的需求。紡織業的發達,也讓女性的寒衣製作變得相對輕鬆。明朝商品經濟發達,成衣鋪出現了,如果你在外地,還是可以相對輕鬆的買到冬天的棉襖。
但是如同紅樓夢裏,最精細和保暖的衣裳,仍舊是家庭製作,給親人的最好。
到了當代社會,媽媽喊你穿棉紡織的秋褲,是一種心理和精神的牽掛和疼愛。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愛惜母親和妻子為你買的寒衣。
因為你知道,那裏面心苦愛惜,自古傳承。
初衣勝雪解,詩詞中的愛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