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今天來分享三國人格楷模之王烈篇。
對於中等文化程度的人來説,王烈這個人可以説是毫無知名度。
畢竟,《三國演義》的重點是勇氣與謀略。我們從《演義》中尋找道德的線索,可以説是“非主流”的一種探索。
另一方面,王烈的活動週期也比較有意思。
他生於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卒於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這個跨度不屬於三國鼎立的時代,而是完全屬於東漢末年,也就是“後漢”。
他比管寧大了16歲,比諸葛亮早了差不多兩代。
同時,我們看出,他活了近80歲,這在紛亂擾攘的漢末,是十分難得的。
這與他的道德涵養是分不開的,崇高的道德,既可以獲得外部環境的尊敬,也有利於養生。
王烈的活動區域,更加缺乏故事性。
他沒有暢遊全國,也沒有縱橫中原。他主要的舞台,是遠離中原的遼東,那裏的偏遠,幾乎可以跟嶺南,當時的交州相比。
這樣一説,大家不免會有疑問,為什麼我們要分享這個人物?是不是出於“獵奇”呢?我可以負責任地説,絕對不是。
《三國志·魏書第十一》記述了曹魏地域中十一位以道德操尚著稱的人物,其中有舉動必以禮、終不問產業的袁渙,恬靜樂道、忽於榮利的張範,常據經典、所在有績的涼茂,直言正色、退而無私的國淵,文雅優備、忠武又著的田疇,澡身浴德、過人甚遠的王脩(修),清靜足以厲俗、貞固足以幹事的邴原,清虛足以侔古、廉白可以當世的管寧,篤學隱居、以道樂身的張臶(jian第四聲),天真高潔、玄虛靜素的胡昭。
對上述這十人,書中都有詳細的記載,唯對王烈,只有區區四十個字:
“王烈者,字彥方,於時名聞在原、寧(邴原、管寧)之右。辭公孫度長史,商賈自穢。太祖命為丞相掾徵事,未至,卒於海表。”
大家知道,《三國志》寫關公的文字,不過九百餘字,遠少於五子良將的篇幅,上千年來,讓關公的崇拜者如我憤懣不已。那王烈的區區四十字,能看出什麼信息量呢?
王烈在當時的名氣,超過了邴原、管寧,更超過了華歆。
當然,他的年資、輩分比他們高,但我們要知道,管寧,可是進入文天祥的《正氣歌》的人物,錢穆先生更認為他是三國時期品行第一人。
他的名氣,不但身後極大,生前就是當世品行的豐碑。《三國志》鐵板釘釘地説王烈超過他們,這不是鬧着玩的。
公孫度是什麼人,我簡單介紹一下。
公孫度(150年-204年),字升濟,生於遼東襄平,也就是現在的遼陽。
董卓作亂時,公孫度趁機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
開疆擴土,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的東萊諸縣,就是現在的煙台與濰坊一代。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
當時曹操處於四戰之地,無暇東顧,只好默認了他的權威。可以説他是當時東北亞地區的霸主。
由於公孫度的鋭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遼東地區在漢末三國的戰亂年代,獲得了暫時的安寧,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社會文化的發展。
當時中原與山東許多讀書人都去遼東避難。管寧、邴原如此,王烈也是如此。
公孫度請王烈做長史,這類似於現在的秘書長或者辦公室主任,是高級幕僚,待遇優厚。
王烈不假思索地拒絕了。他怎麼拒絕呢?通過做生意,成為商人,讓人瞧不起他。
這種手段很有時代特色。公孫度也沒辦法。後來,曹操請他回中原做官,他應該接受了,但是沒等到回來,就去世了。他在遼東待了超過20年。
王烈的故事,《三國志》裏只是大體述評,着墨不多。這無疑很遺憾,但王烈的風姿已經如同九天神龍,令人嚮往。
在另一本史書,大學者裴松之作注時引用的《先賢行狀》中,他的事蹟有詳細的記載。
王烈祖籍太原。太原王氏,是中國王氏家族的源頭,血統高貴。王烈生於平原,這個地方在山東,因為劉備還有後來的顏真卿而出名。
《先賢行狀》這樣評價他:“烈通識達道,秉義不回。以穎川陳太丘為師,二子為友。”
王烈見識高超,心胸通達,他認定的道理,九匹馬也拉不回,是典型的一根筋。
他的老師,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陳寔陳太丘,他跟太丘的兩個好兒子元方、紀方是好朋友。
管寧三人組年輕的時候也崇拜陳太丘,想從之學而不得。所以説王烈出身好,師承更好。
學成后王烈回到平原,在那裏興辦學校教育人民,最終達到了移風易俗的理想。當時連平原國國君也到王烈那裏籌劃和諮詢政令。
這段話原文是這麼説的:
“由是英名著於海內,道成德立。還歸舊廬,遂遭父喪,泣淚三年。遇歲饑饉,路有俄殍,烈乃分釜庾之儲,以救邑里之命。由是以宗族稱孝,鄉黨歸仁。
以典籍娛心,育人為務。遂建學校,敦崇庠序。其誘人也,皆因其性氣,誨之從道,使之從善遠惡。益者不自覺,而大化隆行,皆成寶器。”
王烈學成,德才兼備。首先是孝行,他的父親去世,他哭了三年。可稱孝子,也體現了王氏作為世家大族的家風。
漢末最大的災難,不止是戰爭,還有瘟疫與饑荒,他寧可自己捱餓,拿出家裏的儲備糧食,給鄉里父老。
於是“宗族稱孝,鄉黨歸仁”,在亂世中,達到了古聖先賢的標準。
關於王烈的德性,有一個極為生動的故事。
有個盜牛賊被主人抓了現行。這是很嚴重的罪行,嫌犯向主人認罪,説:“判刑殺頭我無所謂,只求不要讓王彥方知道這件事。”
王烈聽説後派人去看望他,還送給他半匹布。有人問這是為什麼?
王烈説:“盜牛人怕我知道他的過錯,説明他有羞恥之心。既然心懷羞恥,必然能夠改正錯誤,我這樣做正是為了促使他改過。”
這就留下了一個典故“王烈遺布”,跟他老師教化盜賊的“樑上君子”如出一轍,這也是師生之間最好的傳承。
同時,我們在故事中可以看出後世王陽明説的“良知”,天良未泯。這人還有改過自新的空間。王烈為此欣喜。
沒有多久,有個老漢在路上丟了一把劍,一個過路人見到後就守候在劍旁,直到傍晚,老漢回來尋劍,得到了遺失的劍,驚奇地詢問他的姓名,並將這件事告訴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訪守劍人是誰,原來就是那個盜牛的人。
事後,王烈感慨地説:“韶樂九成,虞賓以和;人能有感,乃至於斯也!”
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韶樂,又稱舜樂。《呂氏春秋》稱之為《九韶》。九成就是九奏、九章的意思。孔子説:“《韶》盡美矣,又盡善矣。”
《禮記、樂記》説,“《韶》舜樂名,言能繼堯之德。”明清時稱之為“中和之樂”。詩教、禮教、樂教,最終歸於德教。王烈説的,就是道德的影響力。
鄉里百姓,凡有爭訟曲直的事件,都去請求王烈排難解紛,斷定是非,由於王烈平素德教影響,有的走到半途,忽然願意放棄爭執,雙方和解而回來的,有的望見王烈的屋舍,就感到慚愧,彼此相讓而回來的。可見王烈盛德感化之深,已遠勝過刑罰的力量。
《史記》裏説,歷史上曾出現過三種治理境界:
春秋時子產治理鄭國,嚴密的法律和監督機制使人不能作惡,達到了為政“不能欺”的境界;
戰國時西門豹治理鄴縣,通過設置嚴厲的法律制度,使人不敢作惡,達到了為政“不敢欺”境界;
春秋時孔子的弟子宓子賤治理單父,將孔子所倡導的仁義忠恕與治理之道相結合,使人不忍心違法亂紀,達到了為政“不忍欺”境界。
與西門豹的“不敢欺”、子產的“不能欺”相比,子賤的“不忍欺”顯然更勝一籌,是更高層次的治理境界。王烈的治理,顯然也是這一種境界。
後來董卓作亂,王烈避禍遼東,至死未歸,前後20餘年。
他一以貫之,“以典籍娛心,育人為務,遂建學校,敦崇庠序。”“躬秉農器,編於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樂,東域之人奉之若君。”
在當時極端困苦的情況下,王烈興學傳教,將中原的儒學文化及學術風尚在遼東闡揚,以自己的節操和品行感染、教化周圍的人,也影響着自己的後人。
《世説新語》中説管寧,“避居遼東,旬月而成邑”。這跟《史記》中説舜帝“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相似。
管寧如此,王烈也是如此。這無疑是讀書人最嚮往的境界。
王烈沒有管寧幸運,他最終沒有回到山東老家。但他在遼東留下了無數傳説,還有顯赫的家族。
金代大詩人元好問在《王黃華墓碑》記載,渤海王氏在太原王烈遷徙遼東後遂以此為家而發展起來,子孫們都生活在遼東。
據王氏家譜記載,王烈二十五代孫王樂德,始為渤海人,以孝順聞名一時。
遼太祖平定渤海後,命皇長子耶律倍為東丹王,都遼陽。王樂德的曾孫王繼遠,遼初任東丹國翰林學士,後來他的孫子鹹飭仕遼為中作使。
八九百年間王氏家族無論怎麼遷徙,都生活在渤海地區,他們繁衍的時間比渤海國要長得多。
身為漢族的王氏家族,長期和當地人融合、相處,成長為一個新興的世家大族。
入金以後,這個家族更是以文學而顯。
王氏家族歷經遼、金、元三代,雖然官運未能亨通,但王尊古以下多人皆能詩善書,其詩文書畫皆有不凡創造,成為近代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學家族,不墜先祖王烈之風而令後輩遵循,後世景仰。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王烈的道德,光輝了金戈鐵馬的漢末餘三國時代,也為自己家族奠定了深厚的根基,留下了不朽的傳説。
按:這是作者為正道書院所作的公益講座,原文較長,有刪節,主要刪去了陳寔事蹟與王烈後人的信息。
原標題:三國人格楷模之王烈
作者:劉根勤
責任編輯:慊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