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思念叫做中國人永遠都回不去的盛唐,有一種記憶叫做中國人只能存在於夢中的強漢。
借用今天的一句話來説就是:
明朝是當代中國的一個門檻,一腳邁過去了就是漢唐,邁不過去就是兩宋,而卡在中間的就是明朝。
對於所有研究歷史和熱愛漢文化的我們來説,明朝不一定是中國人久遠歷史之中最受歡迎的一個朝代,但明朝時期的一切事物一定是中國人最值得研究的朝代,這樣的朝代在中國人的歷史之中出現且僅僅出現過一次而已。
盛唐與強漢之間,你是第三種絕代,隋宋元清之間,你是第四種難得。
內心之中有一句話叫做:如果我們將研究魏晉南北朝風流歷史的那羣人全部剔除在中國歷史之外,對於近代中國數百年的歷史走向也不會有什麼影響,但真正充滿熱愛去研究明朝歷史探究出花樣的人通常都成為了中國社會問題的真正專家。對於明朝崇高地位的真正研究,在他們手中能夠發現明朝政治留到今天依舊能夠像金子一樣發光!
秦漢第一帝國時期
我們通常將中國古代封建王國劃分為了四個歷史時期,第一個歷史時期就是中國人的秦漢第一帝國,在這個時代裏面的中國人正處於一個朝氣蓬勃的時代,這個時候的中國人對於九州地區開始了完全探索的過程,向南我們發現中國的邊境不止在長江地區,長江以南的中國還有珠江地區,山脈南邊是越人生存的地方,所向無敵的秦人將華夏文化帶到了這裏。
兩千年之後的今天,這裏保存下來了中國人最為原始的華夏文化和秦代方言,向東的中國人發現了東海的確存在,印證了中國人崑崙神話之中的四海理論,從此以後的中國人再也不缺信仰,
我們心中的第一信仰是祖先和神明,第二信仰才是皇帝和能人。
秦朝雖然短暫滅亡,但他的精神卻以另外一種形式存活在每一個封建王朝的內核之中,秦漢時期作為中國封建王朝的第一個時期,這個時候的代言詞是大一統,皇帝獨尊,華夏無敵,百家爭鳴,儒道合流……大一統是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後確立下來的,皇帝的稱號是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業超過了三皇五帝,這個稱號的光榮有着遠古時期的殊榮。
華夏無敵的傳統是秦始皇和漢武帝兩代君主打下來的,蒙恬將三十萬大軍一舉解決了匈奴人的危害,到漢武帝的時候連續數十年使用幾代皇帝的積蓄對匈奴發動打擊,我們在史書之中看到的都是各種大規模的軍團作戰,各種騎兵穿插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各種名將輩出,有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馬的蒙恬,有使胡人不敢越陰山的飛將軍李廣,有一把大火燒燬了匈奴人信仰的霍去病將軍,還有為華夏奪取了焉支山和祁連山的衞青大將軍……這一位位的將星造就了華夏不可戰勝的神話。
客觀一點來説,今天的我們依舊沒有達到秦漢時期的那種水平,今天我們所説的超越其實是一種不公平的縱向對比,用工業文明的發展水平去説已經超越了封建社會的秦漢大一統帝國,未免有點可笑,雖然在今天,大家都其樂融融的説着這盛世如你所願,但客觀一點的來説,
橫向對比世界各國的我們依舊沒有到達秦漢第一帝國時期的那個高度!
隋唐第二帝國時期
隋朝和唐朝組成了中國歷史之中第二個時間悠久的大一統帝國時期,從這個時代的國家總體影響力來説,
隋唐比起秦漢來説是驚人的相似卻又一點不輸於他們。
這個時候的中國很難找到確切的詞彙來進行形容,因為實在是太過於輝煌了,四海賓服,萬國來朝,那個時候才是真正的這盛世如你所願啊!
延續到今天的漢人稱號是來自於秦漢威德的一種遺留,華夏九州以外中國人居住的地方被外國人稱為“唐人街”。唐朝在外國人的世界裏面已經成為了一個最美好的詞彙,也成為了外國人學習漢文化之中必須要接受的一個符號。那唐朝到底在當時的世界處於一種什麼樣子的地位?
用同時代的其他國家對比來説,唐朝就真的是中國之外其他國家嚮往的一個神明居住之地。唐朝的長安城是當時整個世界的文化,軍事,政治,經濟中心。當時整個東亞,中亞的吐蕃人,突厥人,契丹人,南詔人,高句麗人,日本人,百濟人紛紛來到唐朝的長安城學習唐朝的文化,做起了唐朝的基層官員。
在整個唐朝的官員羣體之中,一大批的外國人為了大唐的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為了大唐盛世的延續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了。他們只恨自己沒有從小就出生在中原大地,他們只恨自己不是生來就是黑頭髮黑眼睛與黃皮膚。而如今中國人追求的各種五顏六色的頭髮與高鼻樑,深眼眶在唐朝的時候是卑微人種的一個代稱,他們是唐朝貴族的玩物,被叫做羅剎鬼,紅毛人。
唐朝時候的世界只有唐朝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那個時候的唐朝顛覆其他反叛國家可以説是易如反掌。從千里之外乃至萬里之外的外國人以來到唐朝留學學習為光榮,在唐朝做官的異邦人被認為是祖上積德。至於今天的我們如何才能達到昔日唐朝的歷史地位呢?我想至少日本和韓國真正的做到被我們武力折服,整個東南亞應該都是華夏文化的影響範圍,太平洋之上航行的應該是中國人的艦隊,北方的毛熊應該收起野心乖巧如同美洲的加拿大一樣。
整個中亞和中東都應該是華夏文化的後花園,無數的人對於帕米爾高原以東的中國人生活羨慕不已,
中國人的高級學府能夠吸引外國留學生主動來華學習,而不是今天的被動招募。
那個時代的華夏最高學府研究的應該是真正的星辰大海,而不是今天的地球以內。正是因為如今的中國人還有極少一部分的人對於今天的情況看的比較實在,所以我們才會説我們還是處於一個追夢復興的初級階段,我們要真正實現心目之中橫向對比的漢唐地位還差之甚遠,所以需要在座每個心存華夏的愛國拳拳之士為之努力啊!
宋元第三帝國時期
唐朝末年以來,中國人的武力似乎就陷入到了那種無休止的內鬥之中去了。這個時代有着和南北朝一樣的中原分裂,各個國家在中原林立出來,但是這條路被趙匡胤給斬斷了,武人內鬥終究會出來一代雄主,漢唐的光華也可以在其中恢復。可是重文輕武卻是永久性的將過去文武並行的局面給破壞掉了,似乎很難回去了。
宋朝的建立者本就是出自五代,他一心不想重演五代那種亂世,所以確立了先易後難的統一計劃,這其實也是沒有錯誤的,錯就錯在為什麼宋朝打不出燕雲,收不回河西,不能像漢初和唐初那樣經過忍辱負重之後再次輝煌呢?
我們會發現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代皇帝畢生之力都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當年的他們距離五代十國的武力亂世也不是很遠。唐人之中的血性到底丟失在哪裏?因為對外局面一直打不開,一直恢復不到漢唐的那種盛世情況。所以宋朝只能極力於內部經濟的發展。因而我們能夠在史書之中看到的評價是,趙宋是一箇中國封建經濟瑧於鼎盛的朝代。它的經濟發展總量早已超過了開元盛世的數倍。可是這種經濟發展的巨大體量卻並沒有給當時的宋人帶來許多安全感。
宋朝面臨的危機並不止於野蠻人和遊牧民族。從唐朝以後,遊牧民族與遊獵民族相繼建立起自己的國家文明。宋朝面臨的不只是遼國的威脅,還有金和西夏。每一個遊牧民族政權的鐵騎都足以顛覆那繁華的中原。在宋朝也許你能夠吃到整個中國時代的美味食物。在宋朝也許你能夠因為貴族的身份享受天上人間。在宋朝絲綢之路也許比唐代時更加繁榮茂盛。但這一切都沒有強大的武力保證。只要一個巨浪就足以讓它打回原形。
宋朝這種虛弱的武力和不與大國匹敵的軍事力量,註定他要被一個更加強大的軍事強國取代。所以我們看到宋朝之後,是中國疆域跨度最大的元朝。元朝才是民族融合創立的朝代。這個時期的華夏武力早已不振。所以需要蒙古人的武力結合華夏人的軍事技術才足以像漢唐那樣馳騁四方,把漢文化的力量傳播到中亞乃至歐洲。所以我們把這個時期叫做宋元第三帝國時期。這個時期最典型的特點就是元朝藉助了宋朝的文化。而宋朝藉助了元朝的軍事威名。
明清第四帝國時期
今天的我們已經走到當年明朝的這個地步,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如此認真研究明朝社會政治結構的原因。無論是網絡上《明朝那些事兒》的爆火,還是《萬曆15年》的口碑豐收!甚至於整個社會之中對明朝的瘋狂研究都是來源於現實需要。就像我們一直熱愛大秦帝國,是因為中國太需要秦朝時期那種所向無敵,開拓四方的武力精神了。而我們研究明朝,是因為我們當下歷史道路的確與明朝的軌跡相重合。
明朝的上限有多高?高到開國皇帝可以從一個乞丐出身,最後擁有九州華夏天下。明朝的下限有多低?低到可以一個從東北白山黑水起來的遊牧民族就足以覆滅他。
明朝的開國是一箇中國文學之中典型的勵志熱血故事。即使是從不斷抹黑他的清朝人手中也足以見到他萬丈光芒的一面。清代一位學者評價中國歷史上得國之正唯有漢高祖與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生是一個反抗外族壓迫從草根逆襲成為天下君主的傳奇。他建立起了中國封建歷史之中漢人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他收復了從唐朝滅亡以來五百年未迴歸的燕雲十六州。然後繼續讓蒙古人迴歸到他們原有的位置。將他們的國家北元打的支離破碎。
然後就是靖難之變英雄下夕煙般的追逐。羣雄逐鹿之後還是明成祖朱棣繼續帶領明朝。連續5次北上打擊蒙古。在如今的遠東地區設置奴兒干都司管轄一直到北冰洋。將都城遷徙到北京以天子守衞國門。用漢人軍隊收復自唐朝以來早已淪為胡塵的安南。緊接着就是永樂盛世的到來。
一次鄭和下西洋和一部永樂大典的修繕將這個盛世推向接近漢唐的高峯。
再然後就是類似於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變。這一戰敗得糊塗,輸的窩囊。甚至都不敢相信這是曾經大明軍隊所作所為。土木堡一敗使得明朝遭遇了滑鐵盧。盛世沒有再延續,而是像宋朝一樣苟喘。無數的功臣戰死,無數的武將殉國。從明朝開國以來,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太平的大好局面就這樣毀於一旦。然後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於少保臨危受命成為救時之相。
歷史真的不忍細看。一直到清朝建立仍然使用的是明朝的政體。還是宋朝和元朝的那一個關係。清朝藉助了明朝建立的文政。而經歷過土木堡之敗之後的明朝則是藉助了清朝的武德。從那以後我們就對自己產生了一個懷疑,華夏究竟是能否再造漢唐。
明朝的故事有很多。從於少保死守北京城之後,就是悽慘類似於岳飛的奪門之變。
有時候人間真的很小,小到西湖要埋葬兩個少保。
緊接着就是朱厚照與太監劉謹的故事。文臣勢力徐階與奸臣勢力嚴嵩的代表鬥爭。張居正改革了大明。戚繼光平定了倭寇。萬曆皇帝三大正是明朝軍事的最後一抹輝煌。東林黨掌握了整個天下的話語權與經濟大權。閹黨勢力的衰落。崇禎皇帝的煤山自盡,
眼看着南明起高樓。眼看着南明宴賓客。眼看着南明的東南半壁天塌了。
明朝的歷史簡直就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研究的一個無窮寶庫。裏面隨便一個單獨拎出來都足以成為我們研究上萬字的論文。明朝前期文官與言官的平衡。黨爭與對帝國的改革。封建帝國的內閣體系與皇帝退隱。面對倭寇的反侵略戰爭。軍事體制的再建與重建。皇權與臣權的權利制衡。南方和北方的土地兼併問題。國家財政與税收的統一。首輔與次輔與當今三權分立的淵源。明朝的成就與問題既複雜又真實,既接近古代又符合現代。
贈言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中國之強大至少要恢復明朝以來的亞洲地位。朱元璋對於整個華夏的制度設計是秦朝商鞅變法以來變動最大的。所以即使是清朝也不得不選擇延續。對於東亞的掌控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今天的韓國身上依舊有着明朝的影子。而明末的歷史對於抗日戰爭的對照就很有借鑑意義。黨爭誤國在今天美國身上凸顯的淋漓盡致。所以説對於明朝的研究實際上是對於當代史的一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