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參與我們的討論,亮出你的觀點。
我們的開始是源於什麼?小編知道,在您第一次點開小編的文章那一刻,小編真的非常開心,覺得咱們是同一路人!一起分享娛樂圈的那些趣事吧!
秦朝末年的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爆發後,原是韓國貴族的張良也聚眾起兵反秦,之後他跟隨劉邦,成為劉邦的重要謀士。張良曾為劉邦出了不少好主意,如他曾建議劉邦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主張追蹤項羽殲滅楚軍,還曾勸劉邦不要立六國之後。劉邦入關之前,曾一面下令做好加緊進攻武關的準備,同時請張良前來密商有關入關的事宜。兩人相見後,張良向劉邦提出應先派遣一人潛入關中,為劉邦入關進行遊説,以為內應,他還向劉邦推薦了一位魏國人名叫寧昌,此人膽大機敏、能説會道。劉邦十分讚賞這一舉措。
遊説的人走後,劉邦的大軍就向武關進發。這武關在陝西丹鳳縣東85裏,是秦關中的重要門户,也是東西交通的樞紐。大軍來到武關城下時,其守將想起秦朝廷為趙高專權,濫殺王公大臣,二世昏庸,耽於聲色犬馬;而秦朝的大將王離已敗,章邯已降,確實是大勢已去。如今劉邦大軍驟至,守關的殘兵敗將根本難以抵禦。再加上寧昌的遊説,他們也風聞劉邦一路上仁厚信義,不殺降官,便乾脆打開關門將劉邦大軍迎了進來。劉邦沒想到一座雄關就這麼兵不血刃地拿了下來,眼看前面就是嶢關,便下令督促大軍直通嶢關。
張良忙對劉邦説:“沛公切勿急躁,武關雖然得手容易,若不加強防衞,項羽大軍隨後就到,你能抵擋得住嗎?”劉邦恍然大悟:“子房以為應該如何防守?”張良説:“現在就是要關門謝客。立即加固關防,使它固若金湯,並派重兵良將鎮守,以拒各路諸侯於關外。這樣,沛公便可以領兵從容擊殺秦軍於關中,直搗咸陽,何愁暴秦不滅?”於是劉邦依照張良的計謀,令士卒加固武關,並派一員得力的將領守關,才驅兵來到嶢關下紮營。之後,劉邦帶着張良等一班謀士前往觀看地形。
這嶢關在關中藍田縣境,故又名藍田關,氣勢雄偉,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再加上有重兵把守,看來絕非武關那麼容易拿下了,有人建議還不如干脆退守武關,可以觀望東西兩面的形勢。然而,劉邦深深明白,滯留武關無疑是坐以待斃,遂決心強攻嶢關,不是魚死,就是網破! 但張良卻告訴他不可以強攻。他説:“兵法有云,戰當然要靠勇氣才能取勝,但也不是單靠勇氣就能夠取勝的。嶢關固若金湯,子嬰把他全部賭注都押在於嶢關。嶢關一破,他即成為甕中之鱉,因此他不得不拼着性命死守。更何況秦兵還十分強大,並沒有到不堪一擊的時候。
因此現在先不要忙於進攻,可以派兵在嶢關對面的山上,遍插沛公旗幟以為疑兵,讓他們有如臨大敵的感覺,先摧垮他們的士氣。另外,現今秦將眼見秦大勢已去,滅亡在即,早已鬥志渙散,各謀前程,可以派酈食其和陸賈等善辯之土,誘之以利,曉之以理,暗中聯絡,以為內應。這樣一來,何愁嶢關不破?”劉邦一聽有理,便派了酈食其和陸賈,帶了黃金珍寶暗中去拜見守關秦將。這些將領果然早已人心惶惶,都願與劉邦講和,這使劉邦去掉了一塊心病。
他問張良:“現在攻打嶢關沒有問題了吧?”“我以為條件還沒有成熟,”張良答道:“酈食其和陸賈雖然買通了個別將領,但是還應該看到,秦軍的士兵大部分都是關中人,他們的父老和妻室兒女都在那裏,他們決不會讓別人攻進他們的家園、殺戮他們的親人,因此他們一定會奮不顧身地抵抗。與其和他們拼殺,還不如等到他們鬆懈疲憊之時,迂迴包抄,前後夾擊。”
於是,劉邦率主力繞過嶢關,悄悄翻越藍田東南面的蕢山,突然出現在秦軍背後,在藍田的南部大破秦軍,並進一步佔領藍田,這樣嶢關的後路被切斷,前後夾擊,不攻自破。於是關中大門洞開,秦都咸陽已無險可守,秦三世子嬰不得已出城投降劉邦。兩軍交戰勇者勝,勇者交戰智者勝。智者就是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使自己的弱勢變成強勢並能牢牢掌握主動權,張良就是深懂這一點,才幫助劉邦一步步取得了戰爭主動權。在和別人競爭時,我們如能善於抓住對方的心理來處理一些複雜的問題,就會方便而容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