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日本軍隊打仗, 為什麼士兵背後插個旗子?

由 端木泰華 發佈於 經典

在影視作品中,古代日本軍隊打仗的時候,總有士兵背上綁着旗子,令觀眾費解。其實,日本士兵是在背後插旗子:背後有個布制的空筒,套住旗杆縫好。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古代日本人打仗時,士兵的背後要不厭其煩地插着一杆旗子?要知道,雖然行軍衝鋒時万旗飄飄,看上去很拉風的樣子,但背後插着碩大一面旗子,士兵跑起來頂着風,增加了阻力,豈不是更加辛苦?日本人為什麼固執地不肯拔下這個累贅?

旗幟,是古代戰爭的標識物,用來區分敵我、誇耀軍容的。日本人的旗幟也不外如此,只不過對中國人來説,日本人的各類旗子實在多了點、亂了點。

形形色色的日本旗

首先,日軍部隊都有軍旗。軍旗軍旗,一軍之旗,代表這支軍隊。軍旗上一般繪的是將領的家徽,也有例外的,比如武田信玄著名的“風林火山”軍旗,再比如侵朝猛將加藤清正的“南無妙法蓮華經”軍旗。軍旗一般都高達一丈,是由專門的旗手所持,這個不是插的;

其次,日本還有個類似於中國古代主帥旆旗的中軍大旗,叫馬印(馬標),這是一軍主帥的標誌物,一支軍隊獨此一個,別無分號。有資格在主帥帳中持馬印的,都是軍中的勇士。馬印中,比較出名的是豐臣秀吉的“千升瓢簞”(金葫蘆)馬印。

最後,才是本文所談的旗子——日本人稱士兵背後插的旗子叫“指物旗”。

?士兵背後的“指物旗”

字面上,“指物旗”就是指示、辨認的旗子,不難理解吧。日本人還真不是耍帥,因為在一支萬人大軍中,戰爭現場是非常混亂的,如果不插旗,根本沒人認得你是誰,為了不自己人打自己人,插個旗子避免士兵間自相殘殺是合情合理的。

日本從室町幕府時代以來,天皇一直是傀儡,幕府將軍也大權旁落,地方上諸侯割據,不大的國土卻分為幾十個“國”,這些“國”的統治者叫做“大名”,就是一方的土霸王,擁有自己領土的人事、財政、法治、軍事權,擁有獨立的軍隊。另一方面,日本人又很好戰,隔三差五要和鄰國打一仗,農民平時插秧耕田,戰時抓個長矛當足輕。軍隊打仗,誰都知道統一鎧甲整齊劃一最好,但眾所周知,日本戰國時的武士鎧甲沒有統一的制式,大家自備武器鎧甲參戰,如果沒有旗子很難區分敵我。那麼,怎麼避免混戰中,自家的刀砍到自家人呢?造價廉價、方便辨認的“背後插旗”應運而生。

沒有旗子,日本人就沒法打仗了

再有。每個大名都有自己的軍旗,但是,為了爭奪權位,大名的內訌很厲害,經常是老子和兒子鬥,哥哥和弟弟鬥,臣子和主家鬥,戰場上兩軍對陣,軍旗的矛盾就出現了:大家是一國人甚至一家人,軍旗上自然用相同的家徽,打仗時怎麼區別敵我?區分敵我的“指物旗”啊,由士兵插在背上,雖嫌累贅但一目瞭然啊。老子這邊插紅旗,兒子這邊插白旗,OK,開打。

士兵插在背上的旗子,沒有軍旗那麼講究,一般就是方形或長方形的布旗,顏色統一,上面繪有大名的家徽,稍微有身份的武士可以寫上自家大名,戰鬥時可以揹着旗子大喊“我鷲田三郎左兵衞討敵來了!”

旗子上寫名字的武士

順便説一句,背後插旗,並不是日本人才有,只不過大規模插旗子確實是日本軍隊獨家專利。中國古代軍隊,也有背後插旗子的歷史,只不過記載和圖像非常稀少,但並不是評書、京劇裏那種枝枝杈杈的“護背旗”,而是叫“靠旗”、“背旗”。河北安平的東漢墓、四川瀘州的南宋母出土的壁畫和石像中,都有武士背後插旗的畫面。明代名將戚繼光的部隊裏,也有專門插“背旗”的旗總,用來傳遞命令;連清代士兵也有背後插小旗的記錄。

至於國外,背後插旗、馬鞍上插旗,在古代戰爭中都是司空見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