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到日本陸軍的伙食問題,那麼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影視劇裏,那些到處搞"現地自給"的日本兵。所謂的"現地自給",其實就是自行劫掠的意思。於是日本兵進了村莊或是城市,就開始到處搜糧抓雞,試圖填飽自己飢腸轆轆的肚子。但是這就讓我們很奇怪了,日本陸軍也是建立過自己的後勤制度?如果他們有的話,他們的伙食配給制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今天我們就把時間回溯到日本的過去,看看日本的伙食配給制度是如何誕生的。
首先,我們這裏先明確一下,在古代的日本是沒有後勤這一概念的。古代沿襲了一套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方式,打仗的時候都是大名們拉上自己麾下的小領主們和地方豪強,而這些小領主和地方豪強則會帶上自己的私兵和農民來打仗。如果戰爭模式是這麼一回事的話,那麼你也就別指望大名會給整個軍隊準備口糧了,畢竟在某個意義上只是個聯軍,大名當然不可能都管了。
所以這就需要參戰的領主和武士們,都是自行準備和攜帶口糧,農民也是自行攜帶口糧。按照平安時代的法令,農民要攜帶糧食6鬥,鹽2升,理論上可以支撐六十天的作戰。如果沒超過預期的戰爭時間,那麼這些糧食也就足夠了,領主也不需要額外給農民們提供口糧。如果戰爭花費的時間超過口糧所能支撐的時間,那麼領主就要為農民籌備接下來的糧食了。另外作為戰爭時間超期的補償,領主會減免農民一定的賦税。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2世紀才有所改變,當時源氏和平氏展開了的源平合戰,戰爭的雙方都推出的"兵糧米"制度。也就是讓麾下的領主以每十畝地交5升米的方式,為他們提供足夠的軍糧。這算得上是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了後勤集中供給制度的雛形。而到了豐臣秀吉時代,則首創了兵民分離的政策,並且取消了武士階層之外的武裝,從此地方豪強和農民就只需要提供軍糧和進行輜重運輸的任務就足夠了。
那時候的士兵口糧也都比較一般,因為日本古代都是比較匱乏副食的,所以通常來説都是以主食為主。當時武士和士兵們的伙食基本就大名提供的糙米飯和雜糧,副食則是味增與醃漬(鹹菜)。一些有條件的武士可能會攜幹松魚和肉乾、又是可能還有鮮肉。而比較貧窮的武士就只能吃官方提供的伙食了。總的來説,那時候的日本在後勤制度上十分原始,放到世界上也屬於是落後的存在了。
在日本近代的明治時期,這種原始的供給制度,隨着明治維新出現了變化。在1871年,日本設置了陸軍部和海軍部後,日本開始摸索進行後勤供給制度的規範化。這一時期日本大幅度的參考了歐美的現代軍制,只是在創立過程裏受限於日本的實際情況,做出了許多的本土化改進,或是對現實情況進行妥協和過渡。陸軍省的第5局第1課所負責的,正是為軍隊提供給養的任務。而近衞師團和當時的六個鎮台(師團前身),也有自己的會計部負責各自的後勤。
而明治六年頒發的會計部大綱條例規定,當部隊駐紮在自己的駐地時,武器彈藥和被服都是由部隊發放,而食物、薪炭、燃料和日用百貨則是由後勤軍官在市場上進行統一的採購。如果是部隊即將出徵的話,那麼後勤軍官會從軍用倉庫裏取來糧食被服,並且輸送到部隊在前線的兵站中去。同時,軍隊也會委託商人幫忙採購物資,在戰時軍隊會支付現金給商人,然後由商人代為籌措物資。
在1874年日本入侵台灣時,日本第一次檢驗了自己的後勤制度。當時日軍派上戰場的是熊本鎮台的第19步兵大隊和東京鎮台的第3炮兵大隊,總計3658名官兵,而兵站的工作人員則多達2332人。當時日軍的供給制度相當原始,和日本古代的糧食供給沒有太多區別。通常由兵站的工作人員把飯糰和醃菜一起放到一個竹葉包,這一份就是士兵一頓飯的量,一天拿三個這樣的竹葉包,至於飲用水則直接飲用當地的天然泉水,並將其放在隨身的竹筒裏攜帶。
這種供給制度與日本古代的差距並不大,而且造成了很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副食過於稀少,參戰士兵不能獲取足夠的維生素B1,所以有大量的人員出現了腳氣病的問題。當時參戰的士兵之中,有600多人因患上腳氣病斃命,而戰死者卻僅僅20餘人左右。這種慘痛的教訓讓日本陸軍心驚不已,畢竟因腳氣病而死的人遠遠超過了戰死者,倘若以後爆發大規模戰爭,那豈不是日軍不戰自敗?
這件事無疑是給日本陸軍敲了一個警鐘,迫使日本陸軍開始針對腳氣病進行研究,並希望找出一個解決方案來。起初日本陸軍認為這是野戰口糧的問題,所以在這一時期日本陸軍的野戰食品大大增加。比如説1877年的西南戰爭時期,日本陸軍就從美國採購了牛肉罐頭,並向士兵發放了英式硬餅乾和幹松魚作為野戰口糧。西南戰爭結束後,日本然而實際結果是,日本士兵仍舊有大量的人員患上了腳氣病。
事實上,腳氣病在當時的日本陸軍造成了極大的麻煩,1875年時,每10名士兵裏就有1名士兵患上腳氣病。到了1885年時就更為嚴重了,每4名士兵裏就有一名士兵患上嚴重的腳氣病。這種可怕的腳氣病成了日本陸軍最可怕的敵人,因為如果非戰時都會變成這樣,那麼到了戰爭時期不是更為嚴重了?事實上,還真的是這樣,日俄戰爭時期,日軍有20萬人患上了腳氣病,而戰死者裏到底有多少和腳氣病有關,也完全是不得而知。
最後在1912年,日軍終於知道了腳氣病的爆發原因,其根源在於日軍的飲食結構存在問題,這一問題出現在日軍的飲食結構裏缺乏副食導致的。當時日本的飲食結構裏副食極少,平民大多食用糙米和醃菜、味增,軍隊因為伙食較好,所以士兵是能夠吃上精米飯。可是精米本身的維生素B1極少,原本富含維生素B1的米糠、麩皮都被徹底打掉了。那士兵如果單純食用精米而缺乏副食的話,自然不能得到維生素B1的補充。在日本古代就有很多大名,因為長期食用精米而患腳氣病死去,如今日本陸軍士兵也是一樣重蹈覆轍。
而之前在189年頒佈的《陸軍給與令》則加劇了這個問題,因為它的存在導致了士兵開始自行省下菜金了。當時日本陸軍採取的伙食配給方式,是將士兵薪水裏的伙食費抽出後,由部隊長官(通常是聯隊長),將伙食費一併交給部隊裏糧秣委員會,然後由糧秣委員會的負責人——通常是聯隊的後勤軍官管理委員會的運作,為部隊採購糧食和副食。如果按照正常運作的話,那麼理論上是不應該出現這個問題的。
可是士兵們為了省下伙食費,往往會要求少交伙食費,因此伙食裏的副食比例就出現了下降。士兵們長期食用精米和味增、醃菜,副食比例一再下降,其最終結果就是士兵們普遍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無奈之下,日軍只能嚴令不許士兵自行節省伙食費,並一再提高士兵的伙食費,主要增加的就是菜金這一環節,確保士兵一天的主食和副食的總量是1.5公斤。同時日軍又在精米里加入一定比例的糙米,來保證士兵能夠獲得足夠的維生素B1。通過這些辦法,算是暫時緩解了日軍內部的腳氣病問題。
但需要指出的是,對於日本陸軍而言,這是個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日本陸軍從來就沒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後勤體系,1890年頒佈的《陸軍給與令》給日本陸軍造成了巨大的隱患,某個角度徹底掣肘了日本陸軍的戰鬥力發揮,甚至於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造成了大量的非正常減員。而這一切,就是另外的一個故事了。
參考文獻:《惡魔的飽食——就日本帝國陸軍伙食淺談》
《日軍二戰後勤史》
《日本陸軍興亡史1853-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