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開學第一課” 少年當更強

由 宿秀榮 發佈於 經典

  “一個半小時的‘開學第一課’結束了,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鍾南山、張定宇、陳薇、謝軍這些名字和他們的故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裏。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是我們青少年的偶像。”北京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六年級(4)班學生顧楚銘説。9月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衞健委、中央廣播電視總枱聯合主辦的“開學第一課”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全國億萬名中小學生用“同上一節課”的方式,迎來了新學年。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是特殊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醫療和科研專家來給孩子們講課,節目共分為“生命”“擔當”“科學”3個篇章。北京和武漢同時設置“課堂”,用實時連線的方式在“兩個教室”間切換。此外,節目還在多地設置“雲課堂”,實現全國多地中小學生同上一堂課。

  廣州市番禺區大石中學班主任劉永志認為,今年“開學第一課”是一堂具有新時代特點的思政課,是一堂具備思想性、親和力和啓發性的思政課。

  這堂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開學第一課”,最讓全國中小學生難忘的是戰鬥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

  “晚上8點,我和家人在電視機前一起收看了‘開學第一課’。屏幕上一張張熟悉的面孔,為我們分享了許多抗疫期間感人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鍾南山爺爺的講述。”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五4中隊的周孚霖説。杭州師範大學文暉實驗學校701班學生楊宇童説:“看了‘開學第一課’,鍾南山爺爺的話一直在我耳邊迴盪。白衣天使‘逆行’而上,不畏艱難,守在戰‘疫’一線,他們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不少在武漢演播現場的孩子表示,台上老師所講的事情也曾發生在自己身邊,因此,聽白衣天使講抗疫的故事,對於武漢的孩子來説無疑有着特殊的感受。“2020年是讓人難忘的一年,這一年,新冠病毒闖入了我們的生活。”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神龍小學五年級(3)班學生王清揚説,最初他覺得醫生只是一個職業,直到很多白衣戰士來到武漢時,他才明白醫生這個職業的偉大之處。當聽到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科主任毛青在“開學第一課”上説“我不認為是‘逆行’,我更覺得是一種衝鋒”時,他被深深地震撼了。

  “今年‘開學第一課’選在武漢同步錄製,對生活在曾是疫情‘震中’的武漢中小學生而言,意義非同一般。”武漢七一華源中學班主任梅麗旻説。

  除了感動,今年“開學第一課”的教育意義也被眾多專家肯定。“節目中抗疫精神內涵豐富,‘擔當’‘團結’‘科學’是解讀抗疫精神的關鍵詞。只有將抗疫精神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有機融合,才能更好地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教授劉長海説。

  孩子們的理解更加直接和質樸,他們首先體會到什麼是責任。

  “看完之後我懂得了責任,鍾南山爺爺、張定宇叔叔和一位位勇敢的醫生,帶着家人的思念,堅定地衝到一線同病魔作戰。看着白衣天使臉上的壓痕,不知有多少人為此流下眼淚。社會上還有許多這樣身肩重任的人:消防員、軍人、警察……我也要做這樣的人。”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小學六(2)班學生張梓涵説。

  “衝鋒向前是擔當,堅守崗位也是擔當。”北京一七一中學高二(4)班學生閆樂、張一飛説,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場疫情裏,醫者的責任情懷、志願者的無私奉獻、學者的科研擔當無一不讓人動容。

  更多的夢想被點燃了,江蘇省常州市覓渡橋小學六年級學生黃思媛説:“北斗導航衞星、健康寶、大數據應用這些高科技為抗疫作出積極貢獻,它們點燃了我心中的科技之夢,我要珍惜時間、發憤圖強,為中華復興而讀書,用科技保護更多生命!”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三5中隊的何朗臣則用竇桂梅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話來激勵自己:“個人匯聚在一起變成一個團結的集體,從‘我’變成‘我們’,才能創造一個能發揮更大凝聚力、更加堅不可摧的集體。這個看似簡單的‘我們’,可以是我們的班級、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學校,更是我們的祖國!作為小學生的我,也要努力學好知識,為我們的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正強,少年當更強。正如北京一零一中初一學生晨曦所説:“有智慧的少年是祖國的希望。也許我們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我們知道偉大的祖國因他們充滿力量,而未來的希望就在我們正健康成長的少年身上!”

  本報北京9月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