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佈局就業新賽道,要“星探”更要規範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經典

青年就業,是穩市場、保就業的“定心盤”。

近兩年,直播電商、電子競技等一批青年接受度高、發展有前景的新業態,成為帶動青年人就業的“新賽道”。但此前,由於行業准入門檻相對較低,相應監管和法律保障不夠完善等原因,這些新業態、新行業也出現了數據造假、刷單刷榜等亂象。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聚焦“直播間”發問:如何通過規範行業,讓直播間邁上良性發展路徑,從而成為吸納就業的健康載體?

討論中,解題思路也逐步清晰——一方面,各方要有發掘新就業崗位的“星探”視角,在新經濟新業態的上下游產業鏈中充分挖潛,“盤”出新崗位,吸納勞動力;同時,也要有前瞻思考和把控,通過“前置培養”、技能考核等新探索,力求引領行業從源頭上就規範健康發展,讓更多青年成為規範市場下的“新狀元”,不僅實現高質量就業,也推動“新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輩出。

找準新賽道:不僅“青年友好”,更要規範出健康生態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談劍鋒帶來了《關於推動直播電商行業健康發展的提案》。在他看來,直播電商已成為擴大內需、助推內循環的新引擎,而帶貨直播行業也創造了不少就業崗位。但是,如果不及時加以整頓規範,將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特別是要形成規範化、梯隊化的從業人員孵化機制,比如,加強對頭部主播的教育引導,提升他們的職業道德,增強從業合規意識。

從“有顏值”到“有言值”,到如今講究“有研值”——上海市直播電商聯盟秘書長王霆這樣概括“直播間主播”崗位在實踐中的進階。主播不再是“憑臉吃飯,靠話術營銷”,而要儘可能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用專業度打動用户。這樣一種趨勢,也折射出整個行業的進步。

直播電視、電子競技這類新業態能否成為助推青年實現高質量就業的新賽道?

“青年關注度高。”上海市青少年服務與權益保護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坦言,讓青年實現高質量就業的第一步,首先要吸引青年積極就業。當前的就業主體人羣,是第一代“互聯網原住民”,也是“直播經濟”的第一批用户,直播電商這樣的在線新經濟類崗位比較符合他們的社交習慣,從而使得這個新職業在青年中擁有較高接受度。由市青保辦牽頭主辦的“新職業”技能培訓中,最早開啓也是最“火”的職業培訓,正是青年直播電商訓練營。

除了考慮“青年友好”,新賽道的選擇還要關注產業的生態。靜安區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董煜表示,靜安區對直播電商、電子競技等新職業扶持力度較大,看中的正是這兩個行業的“活態”:一方面,行業鏈長。以電子競技為例,包含電競選手、導演、燈光、策劃、賽事服務、設備維護等多個台前幕後崗位,帶動就業能力強。且許多崗位與傳統職業有相通之處,便於相似專業學生順利“轉型”,出校門即可踏上基礎性崗位就業。另一方面,行業活躍經濟能力強。即使是小微企業,市場顯示度也較高,整個行業看得到發展前景。

培育新狀元:產業院校聯手,系統培育職業道德素養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兆安也關注着直播間,此次帶來了《關於推動直播電商規範管理促進在線新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他提出直播電商從風口期步入成熟期,應該更完善直播電商的相關標準建設,制定高標準、嚴要求的准入門檻與從業要求,從源頭上為直播電商健康穩定發展提供製度性基礎,也為吸納就業打下良好地基。

當前,上海即將試點的“前置培養”,或許是個解決問題的新路子。

今年下半年,上海播贊直播基地或將首試這一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新模式,即與滬上十餘家高等院校的傳媒相關專業合作,在本科四年級上學期推出電商內容課程。

相關負責人沈懿説,與高校相銜接培養“適銷對路”的直播從業苗子,是實現行業高質量就業的“捷徑”。與院校聯合培養,不僅可以在教學實踐中結合個人專長儘可能給出“一人一策”建議,幫助學生“畢業即出道”。同時,也可以系統性地幫助學生了解行業規範,及時掌握新法規新政策,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

如今,互聯網營銷師(直播銷售員)、電子競技員等越來越多新職業也有了國家職業標準,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從行業、企業、高校中擇優遴選出社會評價組織,建立社會化職業技能評價體系,也將為青年發展“指路”,在提高職業技能素質同時,促進更高質量就業。

而通過對標國家職業標準,也有助於釐清對“新賽道”的理解。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説,電競行業具備很多“工種”,是一項需要長時間訓練且形成協作的運動,且上下游產業鏈較長,經過規範培養,投入這一賽道的青年將大有可為。

董煜也認為,年輕人對新業態的追捧,有時源於“距離產生美”,對新職業所需的具體素養大抵都沒有概念。這時,就需要及時“引路”,一方面讓年輕人儘快熟悉新業態新職業,也要進行科學合理評估,儘快找尋到更合適的就業方向。


  作者:單穎文

  編輯:蘇展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