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學齡前兒童,上學的時候都是由爸爸媽媽親自接送的。而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寶爸寶媽們總是會忍不住化身為“話癆”,要麼就是囑咐孩子好好上課,要麼就是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和諧共處。
前段時間,深圳一位寶爸在社交平台上上傳了一段送娃上學的視頻。小男孩揹着書包,慢慢吞吞地走在上學的路上,那不慌不忙的樣子,看起來一點兒也不怕遲到。寶爸見狀,於是趕緊催促兒子:“你走快點啦!”小男孩理直氣壯地反問道:“走快點幹嘛?是不是你想讓我快點回到學校,就不用照顧我了?你是不是覺得我好煩?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下個星期一自己上學,不需要你帶我上學!”
等到下個星期一,寶爸真的遵守承諾,不送兒子上學的時候,小男孩卻又不樂意了。他先是一臉手足無措地看着寶爸,然後試圖挽回尷尬的局面:“啊呀我跟你開玩笑的,你不要那麼認真嘛!走啦,拿鑰匙鎖門了,時間到了。”寶爸忍着笑問:“是不是我送你上學?”小男孩趕緊點頭:“是啊是啊快點啦,走啦。”
看完這段視頻後,網友們都被小男孩的“反覆無常”給逗樂了:
網友A:用最奶的粵語,説最狠的話,小萌娃實在太可愛啦。
網友B:我小時候也是我爸爸送我上學,不過我們父子倆一路無言就是了,還是挺羨慕這種親子關係的。
網友C:該服軟就得服軟,這才是真漢子哈哈哈。
其實,基本上每個孩子,在上學之前,都免不了要聽父母嘮叨一番,但是,這些叮囑大多都是屬於命令式的,因此孩子基本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就沒記在心裏。既然如此,在孩子上學的時候,家長應該説些什麼,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呢?
1、代我向班級裏的老師同學問好
如果父母本身就是十分注重教養的人,那麼孩子在校園裏,也會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並懂得尊重他人。因此,當父母跟孩子説“代我向班級裏的老師同學問好”的時候,傳遞的不僅僅只是一句問候,更是一種教養。漸漸地,孩子會意識到,與人為善是一件多麼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的事情,人際關係自然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好了。
2、不懂就問
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孩子的認知水平有限,因此很難做到完全吸收、理解知識。倘若這個時候孩子再因為恐懼心理而不敢向老師、同學求助的話,那麼成績下降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因此,我們要告訴孩子的一點是,不懂不可恥,可恥的是不懂裝懂,只有懷抱着一顆謙遜的心,才能夠使成績有所提高。
3、課間好好放鬆
學習是一場拉鋸戰,它不僅消耗人的體力,也在消耗人的意志力。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勞逸結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只有讓孩子在課間得到充分的放鬆,孩子在上課的時候,才會變得更加專注高效。
4、媽媽等你早點回家
放學後,有些孩子因為過於貪玩,回到家的時候基本上天都快要黑了,這無疑讓寶爸寶媽感到頭疼不已。面對這種情況,強制性地命令孩子早點回家不但不可行,而且還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與其如此,寶爸寶媽不如用温和的語氣,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在家裏等他回家吃飯,所以早點回家,不僅自身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也能讓家人放寬心。
總的説來,不同的説話方式,所產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家長真的想讓孩子乖乖聽話,那麼自己也需要放低姿態,和孩子平等交流,而不是濫用家長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