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校園中,希望花開早
圖①:羅長石為學生講解植物知識。
高 健攝
圖②:高永起教學生彈鋼琴。
資料圖片
圖③:任明傑在上課。
王 宇攝
金秋9月,又迎來一個新學年。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我們回訪了幾位本報曾經報道過的鄉村教師。“騎手校長”羅長石不用再擔心孩子們上網課信號不好了,高永起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學彈鋼琴,90後特崗教師任明傑繼續寫着他的從教日記……
我們為他們對教育的執着而感動,也為他們身邊發生的變化而欣喜。從點滴變化中,我們感受到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以及教師隊伍建設的全面加強。
——編者
江西省萬載縣新竹小學校長羅長石
“騎手校長”仍在路上
本報記者戴林峯
【回放】
今年2月,受疫情影響,江西省萬載縣新竹小學不能如期復課,當地組織起線上課堂,但5名學生所在的村組沒通有線電視,網絡信號很差。校長羅長石承擔起遞送課件的任務。他每天把課程翻錄後拷進U盤,再騎摩托車送到學生家,一天往返20多公里山路,“騎手校長”的稱呼由此傳開。本報2020年3月10日曾刊登報道《校長為何變“騎手”》。
3月,當地移動通信部門為最偏遠的幾個村民小組增設信號塔,並加裝了信號發射設備。
9月初,江西省萬載縣高村鎮新竹小學的59名學生全部平安返校,校園恢復了往日生機。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裏,“騎手校長”羅長石几乎沒歇息。他每天騎車在崎嶇的山路上往返,對分散在12個村民小組的學生們逐一家訪,並堅持為3名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的學生補習功課。
“山裏娃底子薄,放假也不能放鬆,得迎頭趕上!”羅長石説。他心裏明白,設施和措施固然重要,可教師同樣不可或缺。針對孩子們在網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點,他及時上門輔導,耐心細緻地答疑解惑。
5月11日,新竹小學復課後,羅長石的壓力更大了。既要補上教學任務,又要做好疫情防控。清早,太陽才剛剛冒個尖,羅長石就站到了校門口,為師生們逐一測量體温,反覆叮囑大家戴口罩、勤洗手。
一天的教學任務結束了,羅長石卻還不能走,他背起十幾斤重的噴霧器,逐間教室、逐個角落反覆消毒。
7月6日,新竹小學放暑假。羅長石説,要把孩子們的功課鞏固好,還要付出更多努力。新竹小學二年級學生廖辛婧以前在家做作業時,遇到不懂的題目急得抹眼淚,父親乾着急幫不上忙。暑假期間,羅長石每週兩次上門為廖辛婧輔導作業。廖辛婧不僅把上學期的功課複習了一遍,還預習了新課本。
新學期,羅長石仍然忙碌,“6名畢業班學生即將面臨小升初,9名一年級新生才剛入學,希望新學期有新氣象。”迎着朝陽,羅長石快步走向操場,孩子們正在那裏列隊集合,升旗儀式即將開始。
河北省臨城縣趙家崇小學教師高永起、葛英芬
呵護山裏娃的藝術追求
本報記者馬晨
【回放】
1984年,高永起退伍返鄉,到河北省臨城縣趙家崇小學當代課老師,幾年後,妻子葛英芬也來到這裏,夫婦倆通過考試轉為公辦教師。
30多年來,他們堅守在鄉村小學,把一撥又一撥農家娃送出山村,學生中有400多人考進大學,30多人考上研究生。本報2019年9月11日曾刊登報道《太行山裏的“孩子王”》。
今年,趙家崇小學地面全部硬化,增添了娛樂設施和體育教學器材,還安裝了“專遞課堂”設備。
太行山腹地初秋的清晨,有些許涼意。9月1日早上7點半,河北省臨城縣崗西學區趙家崇小學校長兼老師高永起和妻子葛英芬準時站在學校門口,迎接二年級學生返校和一年級新生到來。
時隔一年,記者再次造訪這裏,感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夫婦二人依然飽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陌生的是,一年來,學校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去年10月,北京一所圍棋學校向趙家崇小學捐贈了一批圖書、一架鋼琴、一把吉他和一台電子琴。鋼琴的到來,在學校引起不小“轟動”。“山裏的孩子,也有藝術追求。”高永起説,一下課,孩子們就好奇地圍在鋼琴四周。高永起看在眼裏,決心學彈鋼琴。
課餘時間,他一邊自學,一邊帶着孩子們彈琴。從音符到樂曲,高永起和學生們一起成長。“孩子們的興趣多種多樣,好的教育應該是發掘並幫助學生髮展潛能。這架鋼琴讓我意識到,應該更注重對孩子們的美育。”高永起説。
二年級教室裏,網上教學交流正在進行,網絡那頭,縣城實驗小學的省級優秀教師劉娟正在授課。今年8月,臨城縣投資200萬元,建成了以縣第二小學、縣實驗小學為中心,涵蓋全縣42個教學點的“專遞課堂”,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利用‘專遞課堂’教學可以滿足農村教學點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的需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臨城縣教育局局長王秀海説。
“過去,趙家崇因窮有名;現在,尊師重教是俺村的名片。”趙家崇村黨支部書記趙力軍説,今天秋季開學,有6名在縣城上學的孩子轉回村小學。
河南省封丘縣大辛莊小學教師任明傑
收穫幸福感和成就感
本報記者朱佩嫺
【回放】
90後特崗教師任明傑,在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大辛莊小學教書。到學校的第一年,他就把所帶班級的成績從全鄉10個小學中的倒數第二名,提高到正數第三名。孩子放學了還想留在學校寫作業,因為有任老師陪着他們做功課。本報2018年9月6日曾刊登報道《從不想留到不想走》。
如今,任明傑已經在這所學校工作了6年,6年間,他寫下了50萬字的從教日記。
“我在辦公室觀望了許久,不敢進教室——我們班還是原來的30人嗎?有幾個要轉學的,他們都轉走了嗎……我焦急地踱來踱去。”開學第一天,任明傑在日記裏寫下了自己的忐忑。“學生無論走到哪裏,只要能夠健康成長,就沒有什麼好遺憾的。”儘管只轉走了兩個學生,但任明傑的字裏行間充滿不捨。
在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大辛莊小學教書6年,任明傑對這裏充滿感情。他説,這兩年,學校發生了很大變化:危房全部得到改造,新的教學樓也建了起來,教室裏配備了白板和空調,學校的人數也翻了一番,“這是我幾年前不敢想的。”
近兩年,很多學校向任明傑發出邀請,但他還是選擇了留下。他説:“最初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想過離開。但學生的眼神、家長的信任、同事的幫助、領導的支持,讓我在這個小鄉村感受到了温暖。有温暖的地方就是家,所以我選擇繼續留下來。”更讓人欣喜的是,他結識了一位女特崗教師,兩人組成了家庭,今年5月,他們的兒子出生了。
入選教育部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榮獲2018河南最美教師稱號……這兩年,任明傑獲得了不少榮譽。“我現在明白了,那些經歷過的磨礪,都是難得的收穫。”任明傑感慨道。
“教師有積極陽光的心態,教出來的學生才會是積極陽光的。也許這就是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和成就感吧——既成就了學生,也成就了自己。”任明傑説。
製圖:張丹峯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8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