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關照心理健康烙在社會文化中

  【思想匯】

光明日報記者 靳曉燕

開學以來,幾起學生自殺的消息相繼傳來,或許原因各不相同,但卻同樣令人扼腕,為何選擇這樣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學生心理脆弱?還是學習壓力,親子關係,教師教學不當?家庭、學校、社會當如何承擔責任,保障學生的安全?記者日前就這個話題採訪了陝西師範大學校長、中國心理學會原理事長遊旭羣。

  ●自殺行為背後有着複雜的成因,很難歸結為某一個單一的因素

 記者:看到這些頻發的事件,人們不禁會產生疑問,疫情是否是一個觸因,使人們壓抑的心情在復學後集中爆發?

遊旭羣:今年開學以來,學生自殺事件頻發,令人深感痛心。自殺行為背後有着複雜的生物、心理和社會成因,很難歸結為某一個單一的因素。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對於成長中的青少年而言,這種巨大的變化會構成一個應激因素,在持續數月的疫情影響下,學生處於相對隔離的社會環境中,有可能因此產生焦慮、抑鬱,甚至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復學之後,隨着生活秩序的又一次變動,加之青少年情緒衝動的特點,這些因素的疊加都有可能加劇學生的自殺意念,但自殺行為的出現往往還會存在其他觸發事件。

 ●儘管各種心理防護與生命教育日益受到重視,但這些只能對負性心理因素的改變產生有限的影響

 記者:人們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較以往有明顯提升。在各種心理防護、生命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為什麼在人們的印象中,自殺事件並沒有減少?我們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遊旭羣:造成自殺的原因錯綜複雜,一般可以歸納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這些因素之間會產生相互作用。某些情境或事件可能會提升上述因素的危險水平,當這些危險因素的綜合作用達到個人承受能力和應對極限時,就可能產生自殺意念。自殺意念可能會表現為預警信號,也有可能由於一些觸發事件而得到加強。雖然近年來對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有了明顯提升,但只能對上述負性心理因素的改變產生有限的影響——比如改變學生對生命的認知與態度,卻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如此複雜的綜合影響系統。

近年來,社會處於快速發展和變遷中,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這不可避免地會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產生影響。一方面,對孩子學業方面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特別是心理發展的引導相對不足,對學生自我概念發展的重視不夠,導致學生缺乏長遠理想和生活目標。這種自我價值感的缺失與社會變化帶來的無常感、不可預測感,會造成學生迷茫、空虛,找不到生活的意義,意義感的缺失與厭倦是引起青少年自殺的重要原因之一。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減少了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與支持,在獨自面對不良情緒時,這種孤獨感與社會疏離往往會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把關照心理健康烙在社會文化中

湖南省禮雅小學心理健康月呵護少年長。粟勇主攝/光明圖片

 ●所有與孩子有關的人都應該認真對待孩子有關自殺的言語,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記者:在一些事例中,人們看到一直温順的好孩子也在其中,原因何在?

  遊旭羣:當今的孩子在相對物質充裕和順利的環境中成長,經歷的挫折及磨難較少,缺乏應對挫折造成情緒困擾的經驗。越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成長經歷往往就越少遇到負性評價和困難的磨礪。然而挫折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當孩子對此缺乏足夠的經驗及應對策略時,往往顯得無所適從,導致他們只能選擇這種簡單極端的做法。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兒童及青少年的自殺問題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很多人在聽到孩子表達自殺意願時,認為是隨口胡説。但事實一再表明,自殺不是成人世界的特有現象,家長、老師等所有與孩子有關的人都應該認真對待孩子有關自殺的言語,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記者:面對這樣的事件,人們總會慨嘆:學生們的心理太脆弱,需要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這固然是一方面。家庭、社會該如何共同面對,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遊旭羣: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一般較少有計劃地自殺,他們會比其他年齡組的人更容易做出衝動的自殺行為。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務必要營造一個和諧、温馨的家庭關係,多關注孩子的全面成長而非僅僅學業成績,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孩子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多與孩子進行思想、情感上的深層次溝通,無條件為孩子提供來自家庭的強大支持,使孩子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家庭的温暖,使家人成為孩子面臨危機時的保護因素。同時,應讓孩子積極參與家庭事務,承擔相應責任,讓孩子懂得主動關愛別人,避免自我中心主義。從社會來看,應該利用各種方式開展生命觀與價值觀教育;媒體應儘量減少對兒童和青少年自殺事件的傳播,以免引起仿效行為;要避免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暴力,把關愛和保護兒童和青少年的理念烙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

把關照心理健康烙在社會文化中

山東高密恆濤實驗小學的小學生在心理健康班會上跟老師説“悄悄話”。李海濤攝/光明圖片

●教師的職業心理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教師職業效能水平,並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

  記者:學校作為學生重要的生活空間場所之一,在這方面應該有哪些改進?學校如何給孩子們搭建起生命的安全保障?

  遊旭羣:這裏需要特別引起注意的是,從近年來學生自殺或嚴重心理障礙的發生機制與成因分析,師源性心理障礙(指由教師不當的教育行為導致學生產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構成比例迅速上升。一方面,維護學生身心健康是教育者的第一責任。研究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教師有關,教師的認知、行為和職業適應、職業道德、學生觀、情緒和人際關係都會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產生影響,甚至會影響到學生成年以後的行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要求教師“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受種種因素影響,這一點在部分學校和教師中落實得並不盡如人意。另一方面,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亟待加強或提升。長期以來,教師的心理健康並未得到足夠重視,大量研究已經充分證明,教師的職業心理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教師職業效能水平,並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

要提升和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首先需要加強教師職業心理健康監測和促進工作,通過提高教師的職業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讓教師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心育人,通過自己健全的人格和科學的人生觀引領學生。教師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避免師源性心理障礙,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建議加強開展有關教師職業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提高教師把握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徵以及基本的預警和危機干預知識和技能,並助推教師將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培育滲透到課程教學內容與過程中。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1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738 字。

轉載請註明: 把關照心理健康烙在社會文化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