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在魔幻系列影片《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堪稱魔法世界裏的“歐洲名校”,吸引着眾多少男少女趕往倫敦市中心的國王十字車站,爭相搭乘那列駛往夢想彼岸的特快列車。不過,只有那些具有魔法潛質(或獲得邀請)的孩童才能獲知“九又四分之三月台”這一道通往魔法世界之門,而後大膽手推行李車衝破“物理障礙”,登上“霍格沃茨專列”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學校,最終通過魔鬼訓練獲得象徵魔力最高榮譽的“梅林爵士團一級勳章”。
影片是現實的映照。《哈利·波特》描寫的一幕幕,都是英國教育分層的真實寫照。在英國,以私立貴族學校為代表的精英教育廣受尊崇,甚至影響了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拿名氣最大的伊頓公學來説,包括現任首相約翰遜在內的近20位英國首相畢業於此,威廉王子、哈里王子等多名王室成員也大多畢業於此校。不過,私立學校的學費昂貴且不斷上漲,目前大都接近4萬英鎊/年,讓許多家庭望而卻步。統計顯示,全英也只有約7%的兒童就讀私立中學。
免費公立初中是絕大多數英國家長的首選。英國公立初中分兩種:普通公立學校和文法學校。前者是免費初中教育的基礎,完全依照就近入學原則,教育質量參差不齊。文法學校則相當於重點中學,激烈的競爭也多存在於此。
在英國,文法學校的數量比普通公立初中少得多,要想進入就必須填報志願,參加所在區的統一考試,由文法學校按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排名,擇優錄取。英國小學畢業生多為11歲的孩子,升入七年級即初中的文法學校考試因此被稱為“11+”考試。這種考試以難度大而聞名,考試科目一般包括數學、英語、文字推理和圖形邏輯等。因此,許多專門針對“11+”的考前培訓班應運而生,且價格昂貴。
文法學校受到熱捧,説到底還是因為數量偏少,且上世紀60年代曾立法規定不準新增,從而供不應求。因此,為了選一個好學區“舉家搬遷”也是常有的事。
和英國一樣,美國教育有私立與公立之分。私立學校因為收費高昂,提供高端教育服務。公立學校為保障公平,一般都規定學生就近入學。在美國上公立學校,擇校的本質是選擇好的社區——好社區就有好學校。
美國大約有1.5萬個學區。聯邦政府只提供地方教育總開支中的10%左右,州政府負擔一半,餘下經費則主要由地方政府籌措。在美國,地產税構成地方政府約70%的收入來源,往往社區質量好、房價高的地區,地税收入豐厚,當地的教育資源也就更充足。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自傳中描述,隨着她小時候居住的芝加哥社區裏中產階層的零落(或搬走),她就讀學校的質量大幅度下降。
英美是“分層”,同為西方世界的歐洲大陸則是另一番景象——接近於“躺平”。筆者在歐洲待過多年,感到中小學的擇校問題並沒有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主要原因在於各國從制度上保障教育公平,在教育領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證全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不存在眾多生源爭奪有限優秀教育資源的問題。
在法國,由地區教育局按照學區分片根據就近入學的原則指定學校,校長沒有自行接收學生的權力,家長也沒有選擇讓孩子上哪一所學校的自由。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就必須到當地政府教育局註冊登記,比如巴黎市分成20個區,區政府教育局負責管理學生入學事宜。家長出示孩子的出生證明、身份證明、健康證明和居住地證明,教育局核實後開具入學證明讓孩子到學校報到,學校收到入學證明並核實身份住址後接受孩子入學。如果家長想要改學校,必須提出“特殊並且充分的理由”請教育局決定,有些地方甚至規定,學生有特殊原因改校需市(區)長批准。
法國公立學校教師都是國家公務員,按不同級別從國家財政領取統一的工資。成為教師需要經過嚴格的選拔,他們的知識水平、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相對較高。總體而言,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沒有太大的差別,客觀上擇校需求就不是那麼強烈。
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大陸國大致和法國差不多。究其歷史根源,與法國大革命和後來拿破崙橫掃歐洲,把平等理念傳播到歐洲大陸各個角落相關。而且,許多技術藍領的工資和大學教授差不多,社會上並沒有瞧不起藍領的風氣。這就決定着“躺平”是不錯的選擇。
儘管如此,歐洲各國人民還是講究“擇鄰處”。在歐洲城市裏,不同街區的房價或房租有明顯差別,經濟因素決定了不同階層的人們居住在不同的街區。若在富人區,雖然學校的硬件、師資水平並不比貧民區好多少,但學生的家庭教育背景可能更好一些。一些家長會關注孩子與同學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學習環境,從而相應地做出調整,這也算是變相的擇校吧。
漫畫/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