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被清退,不必以異樣眼光看待

今年1月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擬清退32名碩士研究生和4名博士研究生,均因超過最長學習年限。此前一週,2021年12月29日,江西財經大學研究生院發佈公告,對125名研究生作自動退學處理,原因也是超過最長學習年限,其中博士研究生11名,10人的入學年份在2012年至2015年間,1人為2004年入學,距今已近18年時間。江西財經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最長修業年限為6年。

實事求是地講,以上操作屬於研究生教育中的正常現象,是在逐步健全研究生培養管理體系、促進研究生培養規範管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其中一個步驟。2019年初教育部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之後,各高校都在有條不紊地展開對超期研究生的清退工作,中國傳媒大學當年8月就對61名超期研究生進行了退學處理,現在已經形成了常規機制,每年都會對超期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

超期研究生是指超過了最長修業年限的研究生。以博士生研究生為例,其學制為3年或4年,由於各種特殊情況的存在,研究生可能會無法連續完成學業或者延長自己的修業時間,構成休學、保留學籍或延期三種情況。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其最長修業年限一般為6年或8年。如果依然不能如期完成學業就會被清退。

之所以會有修業近18年的研究生剛被清退,應該是學校之前沒有大規模做過整體性研究生清退工作,是規範出台之後才被發現的。正常而言,經過近幾年的規範行動,各大高校的清退工作已在走向常規化。在這個意義上講,不必以異樣眼光看待研究生被清退,它是規範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必要步驟。

但是需要嚴肅對待的是,要認真分析這些研究生為什麼不能如期畢業的原因,從而為之後研究生培養乃至招生提供改善的依據。從國家培養人才的角度來講,這些被清退的研究生長時間佔用了國家與社會公共資源,可是最後沒能達到國家和個人最初的目的。由於研究生入學是帶有選拔競爭性質的,對國家和學校而言,這些被清退的研究生當初經過考試進入學校後用到了校內的各種資源,但卻最終沒有如期畢業,這就形成了一定公共資源的浪費。

大致而言,研究生被清退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四種:第一,不能適應研究生學習生活,無法完成研究生培養計劃;第二,無法在修業年限內完成學位論文寫作,或者其學位論文無法通過中期考核、預答辯、答辯環節,並在規定時間無法再次申請學位;第三,個人規劃發生變化,學業和學位都不再是其所求,比如走向了工作,致使其再花時間拿學位的機會成本太大;第四,身體健康狀況發生了變化或家庭情況發生了變化。

相對於後兩個原因而言,前兩個原因需要特別對待,細究其中緣由,進而改善研究生招生和培養狀況。比如,不少無法完成學業的研究生,特別是博士研究生,是因為其工作過於繁忙不能兼顧學業,所以,現在很多學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須脱產學習,不能一邊工作一邊攻讀博士學位。這有利於改變部分人員既工作佔有社會資源又上學佔有教育資源的不正常狀態,改變部分人員想混個學位的心理預期。

2020年7月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以來,教育部聯合相關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規範研究生培養和學位、導師管理的政策。魚龍混雜拿學位的日子正在成為過去時,嚴格培養環節、提早分流不合格研究生也已經成為常態,依仗官位或金錢換個學位的現象已經非常罕見,重視研究生培養質量、提高學位含金量,是當下研究生培養的基本走向。

2020年9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於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強國。這是首次正式提出建設研究生教育強國的戰略目標和時間節點,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正是自2020年開始,全國研究生年招生首次突破100萬人,錄取人數達到110萬人。

這一方面意味着研究生教育正在大發展,另一方面意味着研究生管理要更加規範,包括清退環節在內的研究生“出口”流程要嚴格把關。2022年,全國考研人數破歷史紀錄,達到457萬人。對考研特別是考博的學生而言,要認真思考自己是否適合走學術研究道路,是否有韌勁兒一鼓作氣修完學業。

在人生的漫長道路上,最高學位不是必需品,考研的學生要想好了再投入,儘量避免半途而廢或無疾而終。

(原題為《研究生被清退,不必以異樣眼光看待》 作者 任孟山 來源 北京青年報)

編輯:梁冰

統籌:王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73 字。

轉載請註明: 研究生被清退,不必以異樣眼光看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