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希特勒剛過完生日沒幾天,蘇軍就擊垮了柏林外圍最後的防線——法蘭克福──吉本集團軍,並於次日攻入柏林市區。到了1945年4月30日上午,蘇軍已經攻克了德國議會大廈,開始逼近總理府地堡。
當天下午3:30,新婚的希特勒夫婦在地堡內自殺,冒着蘇軍的炮火中,他們的屍體被抬到了院子裏,澆上汽油進行焚燒。
隨即,戈培爾一家8口也選擇了給“元首”殉葬。與此同時,地堡裏的隨從們,除了喬裝逃生的,一些希特勒的鐵粉們“毅然”選擇了在最後時刻自殺。比如,陸軍元帥莫德爾,陸軍參謀總長與布格道夫(希特勒的第一副官)等人,都在地堡內穿戴整齊後飲彈自盡。
此時的柏林還有不少納粹死忠堅持跟蘇軍打零星的巷戰,甚至以自殺式襲擊的形式爭當第三帝國最後的炮灰。直到5月2日,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下令全城軍民一律停止抵抗,柏林戰役才算結束。
但是,柏林被攻破,並不意味着戰爭就此終止。
同期,德國巴伐利亞地區,還有西歐的荷蘭、丹麥,東歐的捷克斯洛伐克、北歐的挪威,仍駐紮着大量的德國佔領軍。兵力加起來有數百萬之眾。
只是,這些所謂的“百萬大軍”,既不能機動反應、也無法形成合力。都被打散在各處,在喪失制空權和後續補給的情形下,很難成功突圍並重新聚集。對他們而言,長途奔襲去匯合進行進一步反抗,就是在自取滅亡,不如默默地在駐地觀戰,然後爭取投降盟軍。
這些海外軍團中,規模最大的當屬東歐駐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中央集團軍,擁有近100萬兵力,包括主要由蘇軍中的“叛國者”組成的弗拉索夫將軍和他的10萬俄羅斯解放軍,還有大量名聲很差的東歐籍武裝黨衞軍等等。
顯然,對於這些蘇聯陰影下的外籍軍團官兵而言,如果直接投降了東線的蘇軍,這輩子基本就完了,而對於普通的德軍而言,一旦落入蘇軍手中,也幾乎跟下地獄差不太多。因此,強烈的求生欲讓他們極力爭取時間,以拖延蘇軍進入捷克的腳步,儘量拖到西線的盟軍趕來。
此時,駐德軍總指揮費迪南德·舍爾納跟軍中高層們開會合計了多次,決定盡一切可能投降盟軍。於是,他試圖拿城中數十萬捷克老百姓作為要挾,跟來“接收”的蘇軍討價還價,以拖延時間,等待西線盟軍的到來。
顯然,正處在勝利巔峯的蘇軍才沒那麼好的耐心跟舍爾納在談判桌上折騰。1945年5月6日,布拉格戰役打響。
靠着90多萬人的兵力和較為精良的裝備,舍爾納麾下的德軍跟蘇軍和捷克游擊隊一直打到了5月11日,儘管5月9號當天,舍爾納就已經收到了繼任元首鄧尼茨下達的“停止一切抵抗”的命令。
最終,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德軍集團幾乎全被合圍,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5月11日,徹底失掉突圍西逃希望後,駐捷克的德國中央集團軍還是向蘇軍投降了。
整個戰役中,只有舍爾納帶領着“奧地利”集團軍羣的幾個師成功逃到了美佔區。
只是,沒成想,基於《雅爾塔協定》的相關條文,包括捷克在內的東歐地區屬於蘇軍的受降範圍。因而,這些投降了盟軍的德軍官兵還沒緩過神來,又被美國“還給”了蘇軍,甚至連舍爾納也不例外。
而參加了此次戰役的另一幫外籍人士,尤其是弗拉索夫將軍和他的“俄羅斯解放軍”,可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中高級軍官全部以“叛國罪”執行了死刑,基層官兵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勞改營裏受盡折磨,大多勞動至死。
畢竟,原本可以和平解決的問題,被德軍硬生生的拖入了一場惡戰,好端端的城市炸得千瘡百孔,而且,在解放捷克斯洛伐克的戰鬥中,更有超過了14萬的蘇軍和捷克游擊隊員陣亡。
戰後,為了表示對蘇軍陣亡將士的永久懷念,捷克斯洛伐克各地建立了大量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