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對玩具自言自語?可能是“內部語言”在發展,家長別亂阻止
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660字
閲讀時長:約5.5分鐘
有些孩子會出現自言自語的情況,把玩具、花草、甚至於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當成有生命的,有感覺的,同它們進行溝通。
有些孩子自言自語的情況甚至於不是對着事物的,彷彿在和空氣或者另外一個自己對方,這些行為時常會引起家長的詫異,許多家長甚至於因此感到恐慌,以為孩子出現了什麼毛病。
案例
心理學家維過茨基認為,孩子自言自語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表現,這表明了孩子的“內部語言”在發展,是積極正面的表現。
孩子在玩玩具時,孩子會把玩具當成有生命的物體,時常同玩具進行交流,甚至於能解讀玩具內心的想法,同玩具開啓自言自語的模式。許多家長認為這是孩子充滿童真的表現,對此也並未感覺過分驚奇。
然而,一些家長會遇到孩子在做作業時,時常自言自語,自己在對自己説“應該這樣子做。”、“這樣子做總是對了吧。”、“你真棒,作對了!”。在做作業的過程中,自己質疑自己,自己鼓勵自己。
不但如此,有的孩子還會把自言自語的行為帶到生活中,
一個人的時候,也能自言自語地聊着天,這就讓許多家長十分擔心了,
不少家長甚至於會因此着急,以為孩子是患上了心理疾病。
孩子的自言自語行為該不該制止,一直以來飽受爭議,有的人認為自言自語是孩子過分孤獨的表現,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而有的人認為這是十分正常的表現,
大人偶爾遇到難題也會陷入喃喃自語中,制止孩子的自言自語行為,讓孩子認為自己自言自語屬於不正常行為,會給孩子帶來不良影響。
孩子為何會“自言自語”?
1、與自己溝通
研究表明,孩子在熱鬧的,擁有多人在場的場合,更不會進行自言自語的活動。
其中,很大的一方面原因孩子可以同外人進行溝通交流就減少自己與自己交流的想法和慾望。
所以,往往孤單的孩子,經常一個人的孩子,更易於進行自我溝通。
2、引導自己思考和行動
孩子在思考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出現自己的自言自語的情況,把思考的思路和過程通過自言自語的形式表示出來,但其實這個過程孩子本身並未意識到。
自言自語只是孩子採用有聲的、與自己交流的方式來引導自己的思考。當
孩子陷入選擇時,進行深入地思考,這時孩子也可能會產生自言自語的行為。
孩子“自言自語”有哪些影響?
1、有利於心理調整、情緒宣泄
當孩子因為一些事情開心或不開心時,會不自覺開啓自言自語模式,把這種方式當初自己情緒的宣泄口,讓自己的情緒得以向外表達。
其次,遇到困難時,孩子也會自言自語進行自我心理暗示,鼓勵自己,讓自己的心理得到更好的調整。
2、有利於“內部語言”發展
孩子的自言自語也是孩子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
自言自語有助於孩子能更好地表達自己。有利於孩子“內部語言”的發展,對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家長該如何正確應對孩子“自言自語”的行為?
1、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自言自語的行為古怪,強制制止貶低這個行為,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正常,產生自卑的心理。
想讓孩子減少自言自語的行為,又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家
長可常和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的想法和難題,積極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孩子有了遇到問題可以表達和傾訴的合適對象,自然會減少自言自語的情況。
2、鼓勵孩子社交
孩子過於孤獨,無人可以交流,會加大孩子自言自語的概率。一味地強行制止孩子自言自語,不利於孩子的語言培養,也影響孩子表達自己。
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玩,增加孩子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機會,鼓勵孩子交朋友,讓孩子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夥伴,能增加孩子語言表達的同時,也會降低孩子自言自語的概率。
結語
孩子的自言自語是正常的表現,甚至於對於孩子成長、情緒的調整具有良好的作用。有的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自己同自己説一説也能有效降低自己的負面情緒。
家長希望孩子把同自己溝通的方式轉化為與他人正常交流的行為,應該增加孩子表達的機會,讓孩子擁有更多的機會與他人溝通交流。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裏是朗姐育兒説,在這裏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