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激烈爭奪和瓜分中國,造成中國在辛丑條約的簽署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

1900年爆發了以農民為主體的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運動起自山東,迅速發展到直隸、天津、北京,"義和團"的農民動縱火燒燬了教堂和教徒房屋,同年6月,慈禧太后代表清朝廷對八國聯軍宣戰,允許義和團進駐北京,義和團又先於清軍進攻天津租界,義和團運動引起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恐慌。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帝國主義列強於是決定親自出兵鎮壓義和團,英、美、日、俄、法、德、意、奧八國組織聯軍侵入中國。後世常常將此訴説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但是實際上卻是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奧匈帝國八國為主導,還有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國家,也就是説這也可以算作是一場專門針對當時的中國的戰爭,雖然説是鎮壓義和團,但其實無非是為自己謀取利益,逼迫清政府更多的妥協,好讓自己的獲得更多的好處。

1900年8月15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驚慌失措的慈禧帶着光緒皇帝開始了自己的西逃過程。雖然慈禧美其名曰將其稱為“西狩”,也就是説她並不是逃跑,只是遵循在大清朝的傳統去西安打獵去了。

在西逃的過程中,慈禧也認識到洋人的力量,於是一邊下令絞殺義和團,一邊又派駐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與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北京與洋人談判,乞求獲得列強的原諒。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1901年,清政府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因為這一年是中國舊曆的辛丑年,所以這個條約被稱為《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

1、中國賠款價息合計9.8億兩白銀(詳情為賠償4.5億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約9.8億兩)。

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

3、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

4、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5、懲辦"首禍諸臣"。

《辛丑條約》標誌着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在《辛丑條約》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賠款,戰爭賠款本身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古往今來都是貫徹着這一傳統。但像《辛丑條約》這麼大的賠付額,確實是很少見到的,畢竟這些賠款相當於清政府財政收入的12倍。

列強要求賠款4億5千萬兩,當時中國人口4億5千萬,用意是要每個中國人都要向他們交1兩白銀的"罰金",藉此懲罰、侮辱所有的中國人。

那麼具體的賠款比例數量是怎麼樣的呢?

上述就是常説的四億五千兩白銀的具體配合比例,從1902年正式開始賠款,本金則在3年內還清,利息按照每年四釐計算,每年賠付六個月的利息,共計利息五億八千萬兩白銀,分39年還清,也就是到1940年。

1912年2月12日,大清帝國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佈《清帝遜位詔書》,由此宣佈了清王朝的結束。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清王朝都滅了,那麼《辛丑條約》中的賠款是不是就不賠了呢?不,親愛的讀者,你想多了:推翻清王朝之後剛剛建立的中華民國,在對外的關係上極其軟弱,雖然有着一定的時代因素影響,但事實的真相就是那樣,中華民國剛剛建立之後就發佈了《告各國友邦書》,宣佈承認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所有條約,也就是説會繼續償還《辛丑條約》中的賠款,不過還款對象從清王朝變成了中華民國。

1904年的時候,駐美公使梁誠獲知美國在《辛丑條約》中要求的賠款數額遠遠高於實際出兵費用和損失時,他便抓住這個機會,引導輿論,要求美國退還部分賠款,而當時的清政府也派出大臣伍廷芳與美國人談判,經過三年多的交涉和談判,美國政府決定對清朝政府返還多餘的賠款。

當然,美國人歸還賠款自然不會這麼簡單,它有着自己的附加條件:清政府依舊按照條約賠款,然後再由美國將多餘的賠款返還;清朝從還款之日起每年從全國各省選取學生到美國留學,接受美國的教育,並由清政府出面在北京的皇家園林“清華園”建造一座訓練留美學生的學校,這也就是後來的清華大學;返還的賠款也只能用來留美學生的費用以及清華學堂的建設。

可見,美國的願望是想用這筆錢進行親美教育,當時選派的留學生也幾乎都是幼童,正是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樣做也是想要在將來獲得更多的利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加入協約國參戰,作為戰勝國,停止對戰敗的德、奧賠款支付,同時奧地利和匈牙利宣佈放棄了中國的賠款,而德國也在1917的維也納會議中放棄了中國賠款。1917年北洋政府向其它國家提出了延期五年賠款的要求,最終其它國家答應了它的要求。十月革命勝利後,俄國部分的賠付餘額,蘇俄亦在1920年宣佈放棄。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開始,但中國並未停止支付對日賠款,甚至是在淞滬抗戰爆發之後,民國政府仍指示相關部門向日本及時足額支付賠款 。1937年9月7日梅樂和指示關務署:"當一二八淞護戰之時,善後借款按月應撥日本部分,亦均經按期照付。"直到1937年9月國民政府財政部才命令海關税務司不再向日本撥付賠款。

中國對日本的《辛丑條約》賠款實際是支付到了1937年8月底,至此,中國對日本的實際支付總數計為5736萬海關兩。隨着日本侵略中國的加劇,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與日本在中國的既得利益衝突尖鋭化,中國也無力賠款。於是英、美等國於1938年紛紛停止《辛丑條約》中的賠款。

至此,中國共賠款白銀已近6.532億兩,摺合銀元近10億元。

1942年1月1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二十四個國家在華盛頓簽訂了《聯合國家宣言》,這一宣言標誌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2年10月,蔣介石在接見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代表維爾基時説:"中國今日尚未能取得國際上平等之地位,故深盼美國民眾能瞭解中國,欲其援助被壓迫民族爭取平等,應先使其本身獲得平等地位始。"民國政府將全面廢除不平等條約提到了議事日程。

1943年1月11日,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在華盛頓簽訂《關於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之條約》,民國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與英駐華大使薛穆也在重慶簽訂《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其有關特權條約》,至此,中國與英、美兩國之間的《辛丑條約》正式廢止。

隨後,《中比條約》,《中荷條約》,《中法條約》均做出同樣規定,廢除《辛丑條約》,《辛丑條約》原簽字國,共十一國。除上述英美比荷法五國外,其餘如德、奧、俄、日、意大利、西班牙六國,因宣戰或改定新約,也已取消《辛丑條約》。

至此,中國與原簽字國家共十一個國家廢除了《辛丑條約》,這時,所謂的賠款才真正結束。

到賠款真正終止時,中國已經賠付五億多兩白銀。而各國列強所謂的退還賠款,也只不過是打着所謂的正義旗號,在進行着一些不正當的利益訴求。過多的賠款讓當時的中國人民飽受欺辱,也許在講究世界話語權的時代裏,絕對的實力才是最好的保證。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標誌着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已甘當"洋人的朝廷",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這裏,再説一個題外話:

1901年9月7日,李鴻章代表大清國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的時候,在這份文件上,李鴻章將"李鴻章"三個字籤成了"肅"字的模樣,這三個字擠在一起,即虛弱無力,又辛酸悲苦。很明顯,李鴻章在此時想的是以自己在朝廷受封的身份"肅毅伯"來落下這個恥辱的款。悲慟欲絕的李鴻章在簽字回來後,再一次大口大口地吐血。醫生診斷為:胃血管破裂。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李鴻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上年事變之來尤為倉促,創深痛劇,薄海驚心。

無法想像就要離世的李鴻章在寫下"必多一次吃虧"這幾個字時會是什麼心情,李鴻章畢生致力的"外修和好,內圖富強"的願望,到了生命的邊緣階段,算是徹底碎如齏粉了。

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在北京賢良寺魂飛魄散。死之前,已經穿上壽衣卧於病榻上的李鴻章忽然睜大眼睛,嘴唇喃喃顫動,兩行清淚緩緩滾出,匆忙趕來的老部下週馥痛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了事,我輩可以辦了,請放心去罷!"李鴻章"忽目張口動,欲語淚流"。周馥"以手抹其目,且抹且呼",其目遂瞑,須臾氣絕,終年78歲。

李鴻章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然而無法改變中國落後的現實,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這就是“弱國無公義,弱國無外交”的現實。

中華民族歷經苦難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國家富強,人民才能安居樂業。站在歷史的新起點,讓我們銘記歷史,倍加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與和平環境,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定信念,團結奮鬥,共同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光輝篇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41 字。

轉載請註明: 《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後清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