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國完爆的法國, 憑什麼繼續當歐洲帶頭大哥?
當我們回顧近代法國的經濟發展史時,不難發現,二戰前的法國工業門類齊全、發展興旺,在歐洲堪稱是工業強國。經歷了二戰的洗禮後,法國遍地瘡痍,百廢待興,戰爭的破壞加上德國在佔領期間的殘酷掠奪,法國損失了近兩萬億法郎的財富。1944年,法國工業生產指數只相當於1938年的40%,工人大量失業,工業生產幾乎陷入了停滯狀態。
如何提振國家經濟,推動工業發展?最直接的辦法是注入資本的力量。問題在於,法國是一個高利貸國家,受戰爭的影響,法國投放在國外的借貸資金受到了嚴重的損失,基本上形成了壞賬,而國外高利貸利率的急速下降也使法國的高利貸資本家損失慘重。
面對殘酷的現狀,法國民眾沒有悲觀失望,在戴高樂政府的有力領導下,法國開始走上經濟振興的道路。在此後30年的時間內,法國經濟得到了迅速恢復,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躋身西方七大工業發達國家之列,令西方國家刮目相看。
為什麼在經歷了二戰的洗禮後,法國經濟能迅速脱穎而出,迎來自己的“光輝30年”?在這一節中,雲石君試着就這個問題進行一番分析。
首先,法國在二戰中損失較小,工業基礎沒有遭到嚴重破壞,所以在戰後能夠迅速崛起。
法國在一戰中損失慘重,不僅差點打光了家底,而且損失了整整一代人,所以面對希特勒開動的戰爭機器,不管是法國高層還是普通民眾都不想打仗,這也是法國為什麼積極推行縱容德國的綏靖政策的原因。
鑑於一戰中的教訓,法國在二戰一開始時就消極應付,德軍突破法國防線後,法國不想再步一戰後塵,不想魚死網破,索性放棄了抵抗,德國人輕鬆進入了巴黎,甚至受到了巴黎民眾的歡迎,號稱歐洲第一強國的法國僅僅支撐了不到40天時間,就被迫向德國投降。而法國殘部逃到南部建立了維希法國政權,通過和德國合作在南方苟延殘喘,以此保留了大部分實力和海外殖民地。
作為戰前世界第五大工業國,法國擁有龐大而完整的工業體系。納粹德國擊敗法國後,並沒有摧毀法國的工業基礎,而是繼續加以利用。由於法國的工業資源集中在德佔區,所以德國將法國經濟的主體納入到己方的戰爭經濟體系中,大量徵用法國的航空工業、汽車工業、鋼鐵工業和船舶工業,汲取法國的豐富資源來為戰爭服務,他們甚至將法國比作是“德國佔領政策下一隻下金蛋的鵝”。在後來的盟軍反攻中,德軍兵敗如山倒,在法國也沒有經歷大的拉鋸戰,破壞不大,法國龐大的工業體系在戰爭中並沒有受到大的摧殘。
這就為二戰後法國的工業再度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二戰結束後,法國立即着手恢復和建立國家基礎工業體系,由於工業底子厚實,到1949年,法國已基本恢復了國民經濟,其工業生產指數和國民生產總值也在逐年攀升。
反觀同時期的歐洲各參戰國,由於在戰爭中飽受摧殘,其工業和經濟都受到了嚴重摧殘破壞,就拿德國和英國來説,一個被打爛了,一個被炸爛了,國內工業體系受損嚴重,短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重建。基於此,法國的工業生產能力才能在戰後得到迅速提升。
其次,在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中,法國憑藉着地緣實力和現實國力,和德國聯手成為歐洲一體化整合的領袖,並在這種整合中獲得了極大的利益。
二戰結束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席捲全球,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各國在經濟上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發展大市場經濟。另一方面,二戰後的歐洲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歐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爭霸的前沿陣地。貧病交加的現狀讓歐洲各國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為了讓歐洲從戰後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中解脱出來,實現持久和平與發展,歐洲各國必須聯合起來,組建經濟政治聯合體。由此,歐洲的一體化趨勢不可抗拒。
在歐洲一體化的大背景下,法國憑藉着堅實的工業底子,在實現經濟復甦和繁榮的道路上,主動選擇了融進歐洲區域經濟廣泛合作的大潮中,不得不與昔日的宿敵德國聯起手來,組建了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而在此過程中,法國憑藉着自身的地緣實力和國家實力,在這場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中,自然成為這種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為了説明這一點,我們來回顧一下戰後法國的經濟振興之路。
戰後法國的經濟振興戰略是以發展鋼鐵生產為首要目標的,也就是爭取在鍊鋼工業上取代德國的領先地位。但是,法國在這方面遇到了兩大困難:
首先是能源短缺問題。法國從1946年開始實施的現代化計劃目標是保證法國鋼的年產量達到戰前的最高水平,要保證這麼高的產量,僅靠僅靠從美國進口煤炭補充是遠遠不夠的,只能考慮增加德國煤炭。
其次,與德國相比,法國的鋼鐵工業在兩個方面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一是法國公司的工資水平高,社會負擔重,二是法國公司在購買魯爾區的煤和焦炭時,價格遠高於德國公司。
為了重振法國的經濟,法國不得不主動與德國聯絡,提出了把法德的全部煤鋼生產置於一個其他歐洲國家都可以參加的高級聯營機構的管制之下,也就是後來的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隨着煤鋼聯合體的成立,法國的能源短缺和弱勢競爭問題得到了緩解,還達到了通過煤鋼共同體的超國家一體化機制來保持對德國煤鋼等基礎工業的繼續控制,從而套住西德,以利於法國的經濟復興的目的。
再次,為了快速提振經濟,法國實施政府對國民經濟的直接干預,穩步推進國家經濟計劃。
二戰後,法國動用政府幹預手段,成立了國家計劃總署,開創了此後延續數十年的國家經濟計劃。這種由政府直接插手、調控經濟的措施成效是顯而易見的,在第一個經濟計劃中,法國政府把重點放在基礎產業部門,將煤炭、電力、鋼鐵等行業確定為優先發展對象。此後,法國又制定了四個經濟計劃,到50年代末時,法國已經順利實現了兩個國民經濟計劃,工業生產迅速恢復,並且超越了戰前的水平。
問題在於,在崇尚自由貿易的歐洲大陸上,為什麼法國的國有化經濟政策在在國內能夠暢通無阻?
曾幾何時,歐洲人堅信美國式的資本主義能帶來可靠的經濟增長和體面的生活,而政府則充當着私人經濟的“守夜人”。然而,這種信任持續到30年代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後發生了裂痕。大危機給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民眾手中積累的財富也大大縮水,生活陷入困頓,促使歐洲國家的經濟政策開始出現了重大調整。民眾不再迷信資本主義的種種優勢和好處,而對穩定國家經濟的基石——國有經濟情有獨鍾,國有化被認定為發展經濟的有效措施,他們期待政府成為社會經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和調節者,保護自己手中的財富。
事實上在當時的歐洲,許多國家都發生了大規模的“國有化”浪潮,1945年英國工黨上台執政後,陸續頒佈了8個重要的國有化法令;意大利政府建立了大量國家控股公司,參與經濟建設。
對於法國而言,“國有化運動”在國內有着悠久的歷史傳統,所以戰後在社會黨和共產黨兩個左翼政黨的推動下,戴高樂政府迅速掀起了第二次國有化高潮,由政府集中大量的財力進行經濟重建和發展。正如戴高樂在一次講話中提到的,“國家的最高使命在昨天是作戰,而今天是生產。今天和任何時候都一樣,使國家強盛是政府的責任,而國家今天能否強盛則取決於經濟。……這便是我的政府採取國有化、國家監督和現代化措施的主要動機。”
雖然當時法國政壇一直是風雨飄搖,但“國有化運動”卻幫助法國經濟從復興走向了繁榮。1948年,法國的經濟即恢復到戰前水平。1950年-1959年,法國工業產值平均每年遞增6.1%,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4.8%,成為了帶領歐洲增長的“火車頭”。
然而,這種一味追求經濟增長的政策也留下了後遺症,雖然法國在經濟增長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對普通民眾的生活卻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貧富兩極分化加劇,中間階層的利益也受到損害,從而引發了民眾的不滿。1968年,法國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五月風暴”,最終導致戴高樂於次年辭職。進入70年代中期以後,法國經濟進入緩慢增長階段,開始由盛轉衰,再也不復當年笑傲歐洲羣雄的發展勢頭。
為什麼在經歷了“光輝30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後,法國經濟會持續衰退,直至淪為“歐洲心臟的定時炸彈”?雲石君將在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