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裏是當代教育新視野。
因為一個人,一所學校,得以改變命運,這就是來自大山裏的,上過華坪女高的學生的真實經歷。
而這裏面關鍵人物,就是張桂梅校長。
張校長創辦了華坪女高,2011年首次高考,本科上線69人,綜合上線率100%;2020年高考,華坪女高159名畢業生,17人過了600分,一本上線率高達44%,本科上線率94.3%。
1645名大山裏的女孩,人生命運因華坪女高,因為張桂梅校長而改寫。
張桂梅校長接受採訪時説:
女高校訓給了孩子們自信,讓她們能勇敢地走出去。讀書能夠改變她自己、她父母和她家庭三代人的狀況,她一定要有改變的勇氣。
讀書之路,才是女孩們真正的人生出路
在過去,一個女孩子的出路,取決於你是否生對了地方。如果生在城市,長大以後,就有接班的機會,或者是直接安排一個工作;
如果生在偏遠農村,就要被傳統的偏見世俗所害,上幾年學能識幾個字差不多就回家算了,能堅持到初中畢業的女孩很少,而高中上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
農村的女孩接下來的人生劇情就是相親,嫁人,生育,圍着灶台和一畝三分地勞作,終其一生,就是這個樣子。
而因為沒有經濟獨立能力,只有接受命運安排。受到家庭歧視,暴力,排擠等,就要逆來順受。
讀書,才能走出去大山的偏僻,才是這些女孩看世界的一條路。很可惜,缺少真正有情懷的教育者,能帶她們看世界的路。
讀書能改變三代人,一定要有改變的勇氣
讀書改變學生命運的因果其實很簡單。
就在於讀書能考大學,成為一個知識型人才,然後擁有一份更有意義與價值的工作,同時轉化成一種收益。
讀書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常規之路。
説個例子,在我們偏僻的西部山區,30年村中兩千多口人,近乎沒有大學生,有一個女孩堅持上到了高中,後來真的考了一所西北的985高校。
女孩畢業之後就直接分配到了省會城市某研究所工作,之後與一位高幹子弟建立了家庭,生活優渥,再也不是當年的放羊娃。
而後來,這位女生把自己的父母、哥哥、妹妹都帶了出來,還把自己的多出的一套房子給了妹妹。目前在城市裏,有工作,有社保,再也不是那種土裏刨食的苦日子。
我們可以想,之後他們的後代,已經大概率不會再回去從事底層的生產勞動了。一定會在城市接受優質的教育,然後通過讀書,提高自己的社會分層。
這不就是讀書改變了三代人命運的事實?
現在的地方教育缺乏像張桂梅一樣的校長
張校長作為一名教育人,講了大實話,而且去踐行它,也為所有的教育人做出了榜樣。
網友犀利評論:什麼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張校長才是。相比之下,更多的教育者,只不過是個“教育打工人”罷了。
説得我們這裏教育工作者十分汗顏,在實現中,缺乏對學生終極命運思考的“教育打工人”,的確不在少數。
現在的地方上的校長,不乏一部分考慮的是如何迎合形勢,把自己的位子坐好,或者是工作如何搞得花哩胡哨,迎合大眾口味。
而缺乏的是真正從教育出發為學生未來考慮的初心。
所以説,張桂梅校長的精神十分難能可貴,令我們感動,令我們敬佩,更多的則是令教育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