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許青青 盧育辛
一提到詠春拳,很多人腦中會閃現葉問系列電影中那些驚心動魄、振奮人心的打戲。詠春拳是不是真的和電影中展現的那樣這麼厲害呢?詠春拳這門功夫到底能不能打?
經過中新網記者在廣州細心查訪,“挖掘”出了一位真正的詠春拳高手。
他是德國華裔,他的師傅簡基富(Keith R·Kernspecht)是葉問封門弟子梁挺。在歐洲詠春拳評級標準中,袁師傅的戰鬥力相當於第九級達士。
目前在歐洲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不足100人哦~
他是Sifu Christ Yuen,大家親切地喊他袁師傅。
先來一段視頻感下
記者實拍袁師傅現場演示
可憐的徒弟被一頓“暴打”
盧育辛 攝
詠春拳“唯快不破”
袁師傅8歲開始習武,練習跆拳道和泰拳。
16歲那年,一次機緣巧合,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袁師傅“申請”與德國詠春拳大師簡基富“過招”,被簡基富一招擊倒的他認識到詠春拳的“厲害”,於是他開始同時學習詠春拳和泰拳。
“詠春拳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快,快到完全看不到一個人防衞的動作。”
袁師傅回憶起少年時期結緣詠春拳,他一邊用手比劃介紹詠春拳“快”的原理。
仁義詠春拳館2019年5月學員升級考試現場。受訪者供圖
詠春拳為什麼“快”?
當對手碰到你身體的那一刻,全憑肢體觸覺的條件反射,身體能夠立即感知對手的力量和變動,從而找到對方的破綻和要害,使其失穩或被打倒。
“打詠春蒙着眼也可以憑感覺戰勝對方。”
袁師傅解釋,大部分人面臨攻擊時,都需經眼睛觀察、大腦判斷、最後到身體動作一系列過程,而有經驗的打手也至少需要1至2秒才能反應過來。
而詠春拳則是攻防一體,經過長期訓練之後的本能反應,簡化步驟使自身的攻防動作幾乎與對方同步。這也是為什麼詠春拳被定義為是一門制止侵襲的技術,正當防衞的拳術。
袁師傅現場教學。受訪者供圖
“詠春拳可以同時間完成四個動作,手腳的配合需要非常好。”
袁師傅起身示範,當“對手”一巴掌“打”過去,只見袁師傅攤手、出拳、2個進馬,一套4個動作迅速“制服”了對方。
所以“對手必須要比我快四倍,才有機會打贏我”。
詠春拳既能打又實用,而且還能強身健體,“今年我已經48了,很多二三十歲習武的年輕人都不夠我打。”
在歐洲詠春拳評級標準中,袁師傅的戰鬥力相當於第九級達士。據瞭解,目前在歐洲能達到這個級別的不足100人。
袁師傅現場教學視頻,速度快到記者來不及拍攝。盧育辛 攝
引進歐洲詠春拳標準 系統化教學
很多人會感到疑惑:為什麼詠春拳這門中國傳統武術會在國外發展得這麼順利,深受外國人的喜愛和認可?
除了李小龍當年的影響力,真正讓詠春拳在海外備受關注的是以梁挺為首的葉問徒弟,他們借鑑現代武道管理組織模式,將詠春拳進行類似於空手道的段位劃分,設立國際總部、地區分部及授權管理等。
其中,規模和影響力最大的是梁挺創建的國際詠春總會,該組織在世界上60多個國家有分部,註冊會員超100萬人。葉問系詠春拳在歐洲就有超過6000家武館和100萬學員。
袁師傅的弟子涵蓋了各個年齡段,年紀最大的今年65歲,還有很多正在上小學小朋友。還吸引了不少外國人學習詠春。圖為袁師傅和弟子在拳館。受訪者供圖
2007年,袁師傅因工作的原因回到廣州,在一家德國傢俱公司負責東南亞市場的銷售工作。
“2008年,認識了我的第一個徒弟阿峯,他原本是學跆拳道,後來被我‘説服’轉學詠春拳了。”
在接收第一個弟子之後,袁師傅逐漸萌發了要用現代科學的方式在國內傳承發展傳統武術,讓人們有機會真正接觸到真的好功夫。
2009年,袁師傅在廣州創辦第一家仁義詠春拳館,擔任拳館會長和總教練。
2015年,他放棄原有高薪穩定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拳館的管理和經營。
如今,仁義詠春拳館在國內外遍地開花,僅廣州就有48家,深圳1家,江門市1家;此外,德國有3家、澳大利亞3家,共計56家分館,累計學員達2000多人。
2000多個詠春學員名字牆。許青青 攝
在德國學習詠春拳的袁師傅深諳標準系統化教學的重要性,他將這套教學方式從歐洲帶到中國,再因地制宜地調整級別和教學內容,側重詠春拳的實際運用,以適應國內學員的習慣和興趣。
以詠春學習等級為例,在歐洲,學員和教練級別分別為12個,而袁師傅根據歐洲晉級系統重新編制,將部分等級歸納在同一個級別,改良後的學員和教練級別從原來的12級變為8級。
此外,在每一個級別的訓練中,始終貫穿“套路”“應用”“搏擊”“理論” “養生”等課程學習,讓學員能更好領悟詠春拳的精髓和詠春精神。
袁師傅拳館的學習等級表。受訪者供圖
“拳館裏所有的教練都是我帶出來的,我們不接受外面聘請的教練。”袁師傅認為,這種教學方式除了能保證教學質量和公平性,還能言傳身教,將自己的知識、思考做事方式以及人生經驗傳授給每個學員。
比如理論課程裏面的《春秋》《論語》《孟子》等袁師傅自己都看過,並要求自己的弟子一起學習。
袁師傅説,“學詠春不僅是學技術,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改變,培養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袁師傅的小夢想和大行動
也許是經濟的高速發展讓很多中國人都習慣了做什麼都求快。
在採訪中,袁師傅不時感嘆,現在很多人都“太着急了”,很難沉得下心去真正學習一項本領。
他坦言,小的時候學功夫是為了打贏對手,而學了詠春拳後才發現,功夫改變了自己的脾氣和生活,讓自己變得更加陽光充滿正能量。
袁師傅認為,與常人對功夫的認知相反,學詠春拳最重要的不是學怎麼去攻擊別人,而是去“包容”對手,在防衞的時候讓對方“知難而退”,而非打個你死我活。
袁師傅的學員3成是女性。圖為小女孩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詠春拳術。受訪者供圖
目前在仁義詠春拳館擔任全職教練的邱俊傑是袁師傅的徒弟,目前在3個分館任教。
初見邱俊傑,很難想象7年前的他是個內向瘦弱的男孩。
邱俊傑17歲開始學習詠春拳,他説,最初只是為了健身健體,而隨着學習時間越來越長,邱俊傑發現自己心態變得積極樂觀了很多,“朋友都説我改變了不少,現在願意聽取他人的意見,變得包容了許多”。
另一位徒弟區家豪,也感同身受。
他説,詠春拳讓他變得自信勇敢起來,“練武也是需要思考的,武術並沒有年齡、職業等等限制。”
關於未來,袁師傅首先是想在廣東省普及詠春拳館,進而在中國的每個省份都佈置駐點。
至於詠春在國外的發展,袁師傅也早有計劃:在袁師傅的啓發和幫助下,目前邱俊傑在學習英語,區家豪則在學習德語。
袁師傅笑言,自己年紀大了,希望在徒弟們身上。
袁師傅和弟子在廣州塔合影。受訪者供圖
關於發揚中國傳統武術
你有什麼好建議呢?
小新推薦
編輯:丁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