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古人燒製瓷器紋樣是有講究的,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以明代陶瓷中的“十字杵”紋飾來説,經歷了從無到有、發展崛起、盛極一時、沒落衰敗等階段。

這種“十字杵”紋飾似乎與中國傳統文化毫不相干,但與宗教文化有關。這樣的舶來紋飾,能被融入中國製瓷業,這與明代皇帝中有不少是藏傳佛教的信徒是息息相關的。帝王的喜好,帶動了“十字杵”紋飾在明代制瓷業的流行、發展。所以説,明代制瓷業中滲透着宗教與皇權因素。

一、帶有神秘色彩的“十字杵”紋飾的起源和發展

1、 “十字杵”紋飾的原型來源古代印度。“十字杵”與古代印度有着很深的淵源。古代印度,存在着一種鋒利無比的兵器,兵器的造型為兩頭尖。

2、“十字杵”原型被藏傳佛教帶入中國傳承起來,變成密宗的“金剛杵”。早在七世紀,中國唐代高僧,到印度取經學習,這種兵器也伴隨着巫術一起傳入了中國佛教,後來就演變成了佛教中的一種重要法器,被稱為“金剛杵”。當時中國佛教的一個流派密宗,在各種宗教活動中頻繁使用“金剛杵”,在佛像造型、法器本身和經文中都能找到“金剛杵”的痕跡。

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金剛杵”以龍首作為主要形象,帶有蓮花座,相互交叉成十字狀。當時,雙杵交叉的“金剛杵”四個杵頭有四種顏色之分,即白、黃、紅、綠。杵頭的交叉點,以藍色為代表。白色代表脱離妖障,能夠遠離疾病和苦難。黃色寓意福壽、財運、權勢、智慧。紅色表示通吃天地間神界、鬼界、人界三界的財富和權勢。綠色藴含着脱離痛苦。藍色則有成就一番事業的美好寓意。所以説,“金剛杵”是修行中的吉祥法器。

3、宗教使用的“金剛杵”逐漸演變成明代瓷器上的“十字杵”紋飾。久而久之,“金剛杵”開始傳入中原,得以發展,並被大多數中國民眾熟知。“金剛杵”藴含的脱離苦海,人生頓悟的含義,與漢族儒家文化不謀而合。所以,會在中原地區流行起來。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金剛杵”的造型也有了變化,其中一種變化成了十字交叉狀,民間直接稱它為“十字杵”。也開始作為裝飾紋飾出現在工藝作品中,元代時期已經在瓷器上流行起來,到了明代變成了一種常見的陶瓷的裝飾紋飾。

二、明代早期,由於皇權對宗教政策的變化,“十字杵”紋飾並不流行

明代制瓷業,在明成祖的永樂年間,明宣宗的宣德年間,明憲宗的成化年間,是繁榮發展期。宣德到成化之間,還有正統、景泰、天順三個時期,卻是制瓷業的空白期。明代早期,明太祖、明成祖、明宣宗時期,“十字杵”紋飾並不流行。

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朱元璋

1、太祖朱元璋時期,幾乎看不見“十字杵”紋飾的瓷器。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於宗教文化採取的是限制利用的政策導向。從現存的洪武時期的青花瓷中,可以看到,多以花卉紋為主,很少見到“十字杵”紋。會是這樣,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於朱元璋是開國皇帝,當時他處在百業待興的歷史時期,自然將發展經濟、穩定社會局面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官窯和民窯在當時都不可能興盛。

另一方面,與朱元璋的宗教政策息息相關,他沒有提倡發揚宗教文化,反而對其進行壓制。當時是儒家文化在中原地區盛行。政府朝廷還是對宗教信仰進行了限制,藏傳佛教當時並沒有作為普適性、普世性宗教加以推廣。這種文化信仰只是少部分、特殊羣體的宗教信仰,多半集中於少數民族聚集地,在中原地區比較少見。在階層方面,官僚階層中幾乎看不到。

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朱棣

2、明成祖朱棣時期,法器當中有了金剛杵,“十字杵”紋飾的瓷器不多見。到了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朱棣,整個社會局面得到了扭轉,經濟獲得重新發展、更新,元代的景德鎮制瓷業又開始繁榮發展起來。藏傳佛教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由政府直屬管轄的兵仗局製作的法器當中,有不少金剛杵。瓷器上還是不多見。這種現象與皇權也是有關聯的。明成祖,信奉喇嘛法術。據記載,當時西藏喇嘛會經常到宮廷中來。

3、明宣宗朱瞻基時期,重現了十字圖案。不僅官窯中可以看到“十字杵”紋飾,在民窯中也能見到。但此時的“十字杵”紋飾,燒製在瓷器上變得隨意簡單起來了,能看出十字的圖案。明宣宗,在京大量封授、供養藏僧。皇家這一做法,讓藏傳佛教的影響力不僅滲透到了帝王層面,宮廷也受到了影響。

明代早期,開國皇帝對宗教採取的是限制利用的政策,對於藏傳佛教也是一視同仁的,這是祖訓,所以舶來品“十字杵”,並不多見。

三、明代中期,明憲宗的成化年間,帝王極端推崇藏傳佛教,“十字杵”紋飾發展迎來了鼎盛時期

隨着不同皇帝的登基,執掌朝政,祖訓的約束力在慢慢削弱。而藏傳佛教在中原地區的傳播力在加大,發展也在壯大。到了天順年間,這個祖訓成了一紙空文。

1、明憲宗宗教政策發生改變。明憲宗上位前,其父親的天順年間,已經將祖訓拋之腦後。明憲宗即位後,直接將宗教政策從限制利用轉為修養生息。對宗教採取的是寬容政策,對外來宗教也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藏傳佛教有了大力發展土壤和契機。

2、明憲宗本人虔誠信教,還分外寵信藏僧。明憲宗本人對藏傳佛教十分痴迷,需要大批僧人為他講經。這時候,不僅僅停留在喇嘛頻繁出入宮廷這麼簡單了。明憲宗專門命人在京為僧人們修建了寺廟。成化九年,真覺寺金剛寶塔,就是眾多寺廟中的標誌性、代表性建築。

當時舉辦的法師活動,不但次數多,而且規模也上了一個檔次,雖然和元代時期不能相提並論,但仍是很隆重的。僧人也被用公款供養起來。當時處於明朝中期,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國家有財力讓明憲宗這樣的揮霍。

朝中大臣因不滿明憲宗的這種做法,還上書過。在上書中提及,佛教傳入中國已久,前朝就有僧人禍國殃民的例子。如今,皇帝不但給予僧人法號,對待他們禮儀比王侯將相們還周到。僧人現在可以錦衣玉食,用的是民脂民膏,朝廷上下覺得這樣做不利於治國。就算當時的上奏如此地犀利,明憲宗還是敷衍了事,對上奏不予正面回覆。

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3、藏傳佛教向世俗化方向發展壯大。喇嘛倚仗明憲宗的寵信,藉機與王公貴族和朝中大臣結交,進而發展個人勢力,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還妄想讓自己的身份也官僚化。可以看出,當時藏傳佛教有着不一般的權利和地位。宗教的人,入世後,他們的傳播自然變得世俗起來。所以藏傳佛教“十字杵”,隨着各類法事傳播活動也呈現出了井噴態勢。

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4、世人的上行下效,讓“十字杵”紋飾在瓷器上得到迅速發展。封建統治時期,帝王因為他的特殊地位、尊貴身份,所以他的言行、喜好會對社會有着風向標的意義在。明憲宗除了信教,還熱衷於把玩陶瓷。全國各地上行下效,不光是藏傳佛教能夠發展迅速,藏傳佛教中的精髓,還會影響到那時的審美觀念、主導產業。當時制瓷業與普通民眾生活相當密切,“十字杵”紋飾自然廣為流行。

四、明代後期,“十字杵”紋飾又幾乎不見

明憲宗之後的時期,明代“十字杵”紋飾又變得消無聲息,幾乎不見,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明憲宗以後的明代經濟不景氣。繼位的幾位帝王政績平平,國力大不如前,沒有財力支撐陶瓷生產。另一方面,幾位帝王的宗教信仰也有了變化,信奉藏傳佛教的不多。正德皇帝信奉伊斯蘭教,嘉靖皇帝對道教情有獨鍾。藏傳佛教沒了帝王作為支撐,自然發展大不如前,“十字杵”紋飾在瓷器上的運用也跟着銷聲匿跡。

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結語

明代的各個時期的帝王對宗教態度的政治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控制和籠絡人心,但是皇權的權威性是不可撼動的。可以看到,當皇權對藏傳佛教信奉時,如“十字杵”這樣的具有藏傳佛教代表性意義的圖紋,會跟着帝王喜愛的玩物陶瓷一起紅極一時。當皇權對宗教不痴迷時,或是對藏傳佛教不感興趣時,“十字杵”紋飾也會跟着沒落。

皇權是影響明代制瓷業的關鍵因素,宗教隨着皇權對其的變化,側面影響着制瓷業的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14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十字杵”紋樣的發源發展趨勢,研究明朝制瓷業中的宗教信仰與君權要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