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題:通往未來的答卷——回眸2020年全國統一高考
新華社記者胡浩、周暢
2020年7月7日,1071萬考生在延期30天后走入高考考場。
這是一場不平凡的“大考”,疫情和汛情疊加的雙重壓力下,如何統籌做好防疫防汛和備考組考,成為考驗勇氣、智慧和能力的“必答題”。
隨着2020年全國統一高考平穩順利落下帷幕,各地各部門周密部署、通力合作,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排除萬難,以最高標準和最嚴要求做好考試組織工作
7月3日,距2020年高考正式開始還有4天。位於北京市豐台區的北京市第十二中學考點一切就緒。
校門口,自動測温設備已安裝完成;每個考場門口,都擺放着免洗手消毒凝膠、一次性口罩、紙巾等防疫物品;考場內,考位間距較往年明顯增大,考生人數從30人減至20人;備用考場考生間距2米以上,且安裝了紫外線消毒設備。
這場牽動千萬家庭的考試,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組織的集體性活動。全國考生比去年增加40萬,設考點7050個、考場40萬個,安排監考及考務人員94.5萬人。有外國媒體稱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大學入學考試,“相當於瑞典的全國人口”。
如此大規模的考試,面臨着史無前例的考驗。
“2020年高考組織工作面臨複雜形勢。”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毫不諱言,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組織考試,局部地區可能出現高温天氣和自然災害,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落地……種種因素都對今年高考組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必須迎難而上!
教育部會同公安部、國家衞生健康委等制定了高考防疫和考試安全等工作方案,提出了“安全、平穩、科學、公平”的目標。
國家衞生健康委正式增補為國家教育統一考試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並指導各地醫療、疾控機構為每一個考點派駐了防疫副主考,及時提供專業意見。
公安部開展專項行動護航高考,全力加強考點周邊環境治理、打擊考試舞弊等。
各地結合實際,嚴格落實考前、考中、考後各環節防疫和突發情況應對舉措。
在湖北武漢,20多萬隻高考專用口罩,於7月6日前配送到各高考考點,供考生進入考場後使用;甘肅省聘請專業團隊,對全省考場進行了全面消毒殺菌;天津、青海等地衞生健康部門為考生提供核酸檢測加急服務;浙江採用大數據技術實現考生不帶手機即可核驗健康碼……
針對高考期間可能出現的高温、暴雨雷電、洪澇等情況,廣西專門制定了應急預案,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與省氣象台密切溝通,加強考試期間氣象趨勢預判;湖北省英山縣短時間調集百餘人成立“抗擊洪災、保障高考”先鋒突擊隊,在地勢低窪的考點門口架設“暖心橋”。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相關部門和各地方黨委政府密切協作、多措並舉,以最高標準和最嚴要求,為高考的順利舉行精心籌備。
從容應對,各方力量協同應急為考生護航
7月7日,接連多日下雨的上海,天氣轉陰。約5萬名考生走進全市104個考點。打開首場語文科目考卷,作文題引人深思——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着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轉折、意外、危機的確難以避免,但勇敢面對、從容應對,就能在危機中育新機。
高考第一天,安徽歙縣就遭遇了這樣一次應急大考。
7月7日凌晨,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嚴重積水、道路受阻。儘管歙縣縣委、縣政府啓動預案,但終因水情太大,大部分考生未能抵達考點,全縣2000多名考生中只有約500人抵達。
經研究並報教育部,歙縣考區原定7月7日舉行的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至9日舉行。
為了確保之後的考試順利進行,7日當天,歙縣上下開足馬力運轉,調配船隻車輛、開通應急線路、組織備用考點。經過一夜奮戰,天矇矇亮時,通往歙縣中學、歙縣二中兩個考點的路上,兩座應急交通浮橋終於搭建完成。8日、9日兩天,歙縣考生順利完成高考。
歙縣汛情、湖北黃梅縣暴雨、雲南昆明市地震……在積極妥善應對危機挑戰的同時,這場特殊時期的高考在各方力量協同護航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7月6日,廣西南寧一位考生不小心摔傷胳膊,並於當晚接受手術。為了確保他能夠順利參加考試,7日上午,當地公安分局專門安排警車從醫院接他前往考點,在考場設置方面,也臨時進行了調整,將他的考場安排在一樓。
北京排水集團所有泵站人員全部在崗,在高考考點及考試中心、備考學校一對一防汛值守。
湖南長沙公安在全市各考點均成立了安全保衞工作小組,安排巡邏車和相應警力執勤。
在山東濟南不少考點,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們組成志願服務隊,身穿“泉城義警”制服,協助交警維持秩序、服務考生。
……
“今年是一次特殊的高考。從考試環節來看,安全防控是到位的。各個地方和相關部門的合作整體收效明顯。”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説。
公平公正,高考在不斷改革完善中助力青年成長
在湖南永州江華瑤族自治縣第二中學考點,特殊考生遊湘(化名)正安心答題。因患先天性雙手殘疾,遊湘握筆困難,書寫速度慢。考慮到遊湘的特殊情況,縣招生考試辦向湖南省教育考試院提出申請,適當延長考試時間的30%。
鈴響筆停。考試終有竟時,成長和發展的步伐卻並未停歇。
以人為本優化考試服務、人技聯防確保試題試卷安全、多措並舉維護公平公正,高考從命題閲卷到招生錄取的各環節,不斷髮展完善。
7月15日,安徽省高考網上評卷安徽大學評卷點一號機房內,老師們各自戴着口罩、盯着眼前的電腦屏幕。這裏沒有説話聲,只能聽到點擊鼠標和敲擊鍵盤的聲音。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安徽省各科目評卷教師只有經過培訓並測試合格方能正式評卷,同時採用“人工智能輔助網上評卷質量監控”組織管理模式,加強過程監控。
四川首次使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對高考考場監控錄像回放倒查,切實維護考試公平;廣西舉辦“視頻直播+雙向語音及文字互動”的高校招生網上諮詢會;教育部深入實施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加大招生政策、招生章程、錄取程序等信息公開力度,確保信息準確性和時效性……
“疫情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大家思考國家考試招生制度如何更加完善,更公平有質量,讓結果經得起時間檢驗。”儲朝暉説。
在疫情和暴雨中,2020年全國高考經受了考驗和歷練,一千多萬考生也從這場“大考”中收穫了成長。
剛剛走出考場,18歲的周亮宇就奔赴防汛“戰場”,成為湖北武漢武金堤張家灣街駐守堤段的青年突擊隊隊員。他拿着長竿、滿腿泥污的樣子讓網友們讚歎這一代年輕人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之下,我們上了一堂生命大課,經歷一番人生洗禮,我想你們肯定思考過應該活成什麼樣的人、活出什麼樣的生命特質。”浙江鎮海中學校長吳國平在寄語2020年高考生時説,有人説這一屆學生,出生於“非典”年,高考在“新冠”年,好像不怎麼幸運。但這無形中錘鍊了大家的品性與能力,相信在未來一定能“擔當更大的使命,成就更大的作為”。
“團結、守紀、奉獻、犧牲,這感人的一幕幕,將成為我難忘的高考記憶。”安徽考生周欣怡説,“面對疫情、汛情的經歷,讓我對我們的未來更有信心,也更堅定了我將個人成長匯入國家發展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