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家書 | 夢想最美在拼搏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經典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田心

首批“天格計劃”團隊成員。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對今年的高考生來説,受疫情影響,線上聽課、推遲返校、考試延期,意味着原定的學習計劃被打亂。距開考已不足一個月,備戰時間越來越短,圓夢的日子也就越來越近。夢想的實現,源自一點一滴的努力堅持。

一起通過著名作家王旭烽四十多年前參加高考時的一封家書,和一羣平均年齡21歲的大學生給今年高考生的寄語,來尋找那份拼盡全力、永不放棄的精神。

“我真的考上大學了”

親愛的媽媽:

我真的考上大學了!

……

媽媽,您沒有看到我用一條大米黃色毛線圍巾包着的腦袋,為了高考我一個月不洗頭不梳頭;媽媽您也沒有看到我自以為初考失利時的沮喪,為了減輕絕望感我拿起竹針就開始打毛衣,直到復考通知書突然降臨,毛衣再也沒有完成;媽媽您也沒有看到我半夜突然跳起來,咬着自己的手指頭,然後想:這是真的,真的,我真的可以考大學了……

這些年來,我從來不敢想象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大學生……《水滸傳》我是矇頭打開電筒在被窩裏讀完的;《紅樓夢》是在姨媽家偷偷看的;《斯巴達克斯》是地下讀物,傳到我手裏時對方告訴我:這是一部看得眼睛要出血的書;結果我真是把眼睛看出了血,幾天幾夜地狂讀讓我眼球佈滿血絲。現在這一切都結束了,我可以在大學的校園裏,名正言順地、光明正大地讀書了。

……

旭烽寫於1978年2月

這封家書的作者是國家一級作家王旭烽。1977年11月28日,王旭烽參加了新中國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成為了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屆考生,並考上杭州大學歷史系。這是她在1978年2月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後,給下鄉工作的媽媽寫的一封家書。她的高考之路,實在可用“一波三折”來形容。

在參加高考前,王旭烽是杭州無線電元件廠的一名繞線女工。四年裏,每天干的是給無線電元器件繞線圈的活。閒暇之餘,她卻始終沒有忘記讀書。她從同學、鄰居、親戚那裏,偷偷借來《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等書籍。有的沒封面、有的爛了一半、有的只有上集沒下集,她卻如飢似渴,利用下班時間讀了一遍又一遍,有時甚至躲在被窩裏用手電照着讀。

1977年10月,拱墅區組織了一批優秀青年到黨校培訓學習,文字功底不錯的王旭烽幸運地成了其中一員。在會上,老師告訴大家,高考制度恢復了,任何人通過高考,都可以上大學了!

消息宣佈的一剎那,王旭烽恍然若夢,潛藏在內心深處的希望之火“轟”的一下被點燃了——一定要考上!然而,從消息公佈到參加高考,只有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她不得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學習。

當時,她留了一條齊腰的長辮子,洗頭、梳頭都要花時間。高考複習一開始,時間驟緊,為了心無旁騖地複習,她索性一跺腳,花5塊錢買了一塊很大的土黃色長圍巾,把長髮包起來,一包就是一個月。

從家裏到廠裏,王旭烽每天要騎整整一個小時的自行車才能到,但為了能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再辛苦也不怕。“領導給了我們一個房間,我們21個同學全部在那個房間裏面複習功課。我每天頂着個圍巾頭,披星戴月瘋狂複習。一個月沒有梳頭髮,更沒有洗頭,奇怪的是也不覺得癢。無法想象那一個月是如何熬下來的,幸虧是深秋初冬,頭皮沒有被圍巾捂成爛泥。熬到赴考前,終於摘下圍巾洗一洗。頭髮已經打成了結,需要一點點地梳理。”

1977年冬天的高考,全國共有570萬考生赴考。浙江分為初試和複試。“當時還是太緊張了,把作文題都看錯了。”初試之後,王旭烽覺得自己失敗了、進不了複試。為了緩解心中那種萬箭穿心的感覺,她託人從上海帶來了1斤粉紅色的毛線,用打毛衣來舒緩心情。

一天,一位考友跑到王旭烽家樓下叫她,説接到複試通知書了,希望一起復習功課。

“我就從廚房門口探出頭去,説:‘我沒有接到通知書,我考不上了,你自己去複習吧。’當時蒙得連難過的力氣也沒有了。”

誰知第二天,她也接到複試通知了,簡直又驚又喜又氣:“天啊,人家在一個月當中一直在複習,我卻浪費時間打毛衣!”於是,她一把扔了那件還剩半個袖子的毛衣,打開復習資料,又開始拼了命地複習。

功夫不負有心人,1978年3月初,王旭烽終於走進了杭州大學校園,成為一名正式的大學生。她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個時候,大家是在怎樣地拼命讀書、辯論、思考。學校裏的書店一旦有新書上櫃,店門口準能出現百米長隊,甚至還有通宵排隊的。因為買不到電影文學劇本《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王旭烽從圖書館裏借來,完完整整地抄了一遍。雖然家就在杭州,但她幾乎都不回家,一個人窩在寢室裏看書寫作,常常廢寢忘食,甚至通宵。

“你們這一代人一定是能夠讀書的。”王旭烽始終記得一位名叫童光燦的中學老師曾經對他們講的話。在準備高考的幾個月時間裏,有狂轟濫炸式的讀書學習,有拋下一切奮力一搏的決心,有絕望後的希望,也有苦盡之後的甘來。始終不拋棄不放棄、拼盡全力,或許這便是王旭烽得以圓夢大學的秘密。

青春少年 勇敢追光

行百里者半九十,臨門一腳是最容易放棄的。學術研究本身是一種值得回味的歷程,其本質是對未知世界懷有興趣,即便百轉千折,也要努力做到始終不失勇氣、執着與冷靜。遇到困難懷疑自己,是經常出現的事情。一個人不懷疑自己,是不可能有進步的。我們也會經常懷疑自己,但始終堅持的是——即使懷疑自己也從不放棄。

……

“天格計劃”團隊成員

2015年,人類首次探測到引力波。那麼,與引力波事件同時發生的宇宙伽馬射線暴,是否也可以被探測到?

在清華大學,有一羣平均年齡21歲的青少年,他們希望能夠通過發射衞星載荷,捕捉太空中的伽馬閃光,從而瞭解宇宙隱藏的奧秘。這是這羣追光的青少年對今年高考生的一番寄語。

2016年10月,剛上大四的温家星在食堂與老師們一起吃飯時,幾位老師聊起了引力波以及與其對應的電磁波輻射和探測。在老師們的啓發下,一個“大膽”的想法在他腦海中出現:“作為學生,可不可以去探測與引力波成協的伽馬射線暴?”結合引力波和伽馬射線波段的探測,將有助於理解中子星併合後噴流的形成和輻射機制。但是探測宇宙伽馬射線暴,需要將探測器發射到太空中。

幸運的是,他的想法得到了在場老師們的支持,他們鼓勵他試着沿這條路繼續探索。然而具體怎麼做、做成什麼樣、有多大的可行性,當時誰也不知道。

很快,一個30多人的小團隊組建了起來——成員們來自工物、物理、航院、電子和機械等不同的院系,但對宇宙卻有着相同的好奇。大家一起明確了探測目標,完善了技術方案,即構建一個利用立方星搭載的、覆蓋全天的伽馬射線暴探測網絡,以此實現對伽馬射線暴事件的全天全時監測和初步定位。

天道酬勤,格物致知,是為“天格”,他們用這個寓意雋永的詞來命名這一計劃。

在很多人想象中,本科生去研發衞星載荷,無異於異想天開:“衞星要考慮軌道、姿態、數傳、熱控、能源,還有可靠性。這是國家的事情,學生們還是別好高騖遠吧。”他們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理論演繹、論證衞星載荷發射的可能性,可第一次帶着做出來的地面原型樣機向學校申請科研經費時,卻失敗了——幾乎沒有人相信衞星載荷能真正發射出去。

的確,科學研究探索的是未知,就像摸着石頭過河,在前進的路上,不會總有人為你準備好石頭。“我們是在走一條前人沒走過的路,老師不相信我們是可以理解的。”被拒絕之後,他們沮喪了一段時間,但很快振作起來,開始從科學目標、工程實現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更為嚴密的論證和模擬計算。

2017年4月,“天格計劃”團隊完成科學報告與第一代地面原型系統,在獲得清華大學第三十五屆“挑戰杯”特等獎後,得到了學校“大學生學術研究推進計劃——重大專項”的進一步支持。

從2017年5月開始,團隊成員展開更加困難的技術攻關——將一個地面原型系統變成一個真正能夠上天的衞星載荷。此前沒有先例,沒有人能確保一定成功,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摸索着前進。

好在,這是一個年輕、多元且團結的團隊。團隊內不同院系同學按照專業特點分成科學、載荷、衞星三個小組分工協作:物理系同學對中子星併合與伽馬射線暴更熟悉,他們知道探測器要具有哪些指標;工程物理系同學更擅長輻射探測,他們更瞭解什麼樣的探測器能探測伽馬射線,瞭解信號產生的原理;而探測器產生的所有信號都要變成電信號才能被計算機系統採集處理,一系列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的設計需要用到電子學的專業知識;衞星載荷上天的過程要承受高達一千個G的加速度,對於探測器的結構是重大考驗,這時就需要專門做機械結構的設計……

回憶起那段時光,温家星説:“非常難,有時甚至可以用痛苦來形容。”科學現實總會一次又一次推翻想象。例如,原方案中,探測器大小約10釐米長、10釐米寬、30釐米高,然而,衞星的發射成本堪比黃金,在真正製作中他們發現,這樣的尺寸太大了,需要控制在原型的六分之一。而大幅度的體積縮減,意味着此前很多的工作都要推倒重來。僅僅是一塊小小的電路板,一年時間內就修改了十版,每改一版都意味着“設計、生產、加工、測試”整個流程的重新來過,這背後是數不清的日日夜夜。“解決一個問題後,往往還來不及開心,就發現後面還有一串問題又跟着出現了。”

衞星載荷計劃於2018年10月底發射,距離發射還有一個多月時,探測器在衞星公司總裝時卻因意外損毀。

重來還是放棄?重來,意味着要兩週之內重新制作一個探測器,完成標定並送到衞星公司總裝。雖然已經有了可行的技術,然而一個探測器,組裝、標定和測試,僅温度循環就需要幾十個小時,還有全套功能指令和性能驗證。連指導老師都説,可能天格首星趕不上10月底的發射了:“如果真的趕不出來,就只能放一塊磚頭上去做配重了。”

就算不知道結果,也要用盡全力拼一次。大家沒有放棄,不眠不休、齊心協力,重新組裝了探測器,咬着牙關走完了黎明前最黑暗的夜。2018年10月29日,“天格計劃”團隊的首顆實驗衞星載荷從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發射入軌,國際空間飛行器編號43663。

“下視宇宙間,四溟皆波瀾。”對於夢想的堅持,讓屬於學生團隊自己的首星最終閃耀在星空中。經過多輪測試調校,探測器於2019年6月獲取首軌實驗數據,至今仍在學生團隊的負責下開展在軌實驗。

目前,“天格計劃”已成為20多所大學共同參與的全國性學生自主科研項目。2020年暑假,二號試驗衞星載荷整裝待發,少年們關於宇宙的夢想,一直努力生長。

夢想最美在拼搏。青春的底色,永遠是奮鬥二字。只有奮鬥過、拼搏過、奉獻過,才有真正的青春無悔。心懷希望與信念,困難重重但絕不言棄,這是“天格計劃”裏的追光少年,也是每一個正在為夢想奮力拼搏、勇敢前行的我們。